成语解释、出处

  • 傲慢无礼【ào màn wú lǐ】

    成语解释:态度傲慢,对人不讲礼节。

    成语出处:《三国志·吴志·三嗣主传》裴松之注引孙皓侍中李仁之言:“视人君相忤,是乃祀所谓傲慢;傲慢则无礼,无礼则不臣,不臣则犯罪,犯罪则陷不测矣。”

  • 毕恭毕敬【bì gōng bì jìng】

    成语解释: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

  • 不露声色【bù lù shēng sè】

    成语解释:声:说话的声音;色:脸上的表情。心里的打算不在说话和脸色上显露出来。

    成语出处:《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好以甘言啗人,而阴中伤之,不露辞色。”

  • 瞠目结舌【chēng mù jié shé】

    成语解释:瞪:瞪着眼;结舌:说不出话来。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霁园主人《夜谭随录·梨花》:“因耳语其故,公子大骇,入舱隐叩细君,细君结舌瞠目。”

  • 垂头丧气【chuí tóu sàng qì】

    成语解释: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蘼不振的样子。

    成语出处:唐·韩愈《送穷文》:“主人于是垂头丧气,上手称谢。”

  • 大腹便便【dà fù pián pián】

    成语解释:便便:肥胖的样子。形容肥胖的样子。

    成语出处:《后汉书·边韶传》:“边孝先,腹便便。”

  • 呆若木鸡【dāi ruò mù jī】

    成语解释:呆:傻,发愣的样子。呆得象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成语出处:《庄子·达生》:“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 咄咄逼人【duō duō bī rén】

    成语解释:咄咄:使人惊奇的声音。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

    成语出处:晋·卫铄《与释某书》:“卫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学卫真书,咄咄逼人。”

  • 风度翩翩【fēng dù piān piān】

    成语解释:风度:风采气度,指美好的举止姿态;翩翩:文雅的样子。举止文雅优美。

    成语出处:《史记·平原君列传》:“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

  • 鬼头鬼脑【guǐ tóu guǐ nǎo】

    成语解释:形容行为举止诡秘,不光明正大。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就悄悄向那小小厮说,叫把管租的管家叫了两个进来。又鬼头鬼脑,不知说了些甚么,便叫请出大爷来。”

  • 和蔼可亲【hé ǎi kě qīn】

    成语解释:和蔼:和善。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九回:“原来这唐六轩唐观察为人极其和蔼可亲,见了人总是笑嘻嘻的。”

  • 和颜悦色【hé yán yuè sè】

    成语解释:颜:面容;悦:愉快;色:脸色。脸色和霭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成语出处:《论语·季氏》:“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也。”邢昺疏:“善柔,谓面柔,和颜悦色以诱人者也。”

  • 虎背熊腰【hǔ bèi xióng yāo】

    成语解释: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飞刀对箭》:“这厮倒是一条好汉,狗背驴腰的,哦,是虎背熊腰。”

  • 火眼金睛【huǒ yǎn jīn jīng】

    成语解释:原指《西游记》中孙悟空能识别妖魔鬼怪的眼睛。后用以形容人的眼光锐利,能够识别真伪。

    成语出处:元·杨景贤《西游记杂剧》第三本第九出:“这厮瞒神唬鬼,铜筋铁骨,火眼金睛。”

  • 尖嘴猴腮【jiān zuǐ hóu sāi】

    成语解释:形容人相貌丑陋粗俗。

    成语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象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

  • 津津有味【jīn jīn yǒu wèi】

    成语解释: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成语出处:汉·王褒《洞箫赋》:“哀悁悁之可怀兮,良醰醰而有味。”

  • 精神抖擞【jīng shén dǒu sǒu】

    成语解释:抖擞:振动,引伸为振作。形容精神振奋。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杭州光庆寺遇安禅师》:“(僧)问:‘光吞万象从师道,心月孤圆意若何?’师曰:‘抖擞精神着。’”

  • 局促不安【jú cù bù ān】

    成语解释:局促:拘束。形容举止拘束,心中不安。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二回:“昭公虽不治罪,心中怏怏,恩礼稍减于昔日。祭足亦觉跼蹐不安,每每称疾不朝。”

  • 浓眉大眼【nóng méi dà yǎn】

    成语解释:又黑又密的眉毛,大大的眼睛。形容眉目有神的人。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三回:“只见里面一个浓眉大眼的黑面肥胖妇人,穿着一件黑夏布小衣,两袖勒得高高的,膊肘子也露了出来。”

  • 蓬头垢面【péng tóu gòu miàn】

    成语解释:头发蓬乱,脸上很脏。旧时形容贫苦人生活生活条件很坏的样子。也泛指没有修饰。

    成语出处:《魏书·封轨传》:“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何必蓬头垢面,然后为贤?”

  • 披头散发【pī tóu sàn fà】

    成语解释:头发长而散乱。形容仪容不整。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二回:“那张三又挑唆阎婆去厅上披头散发来告道:‘宋江实是宋清隐藏在家,不令出官。相公如何不与老身做主去拿宋江。’”

  • 平心静气【píng xīn jìng qì】

    成语解释: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四回:“且平心静气,暗暗访察,才能得这个实在;纵然访不着,外人也不能知道。”

  • 气喘吁吁【qì chuǎn xū xū】

    成语解释:形容呼吸急促,大声喘气。

    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六回:“一眼看见喜媚乌云散乱,气喘吁吁。”

  • 容光焕发【róng guāng huàn fā】

    成语解释:容光:脸上的光彩;焕发:光彩四射的样子。形容身体好,精神饱满。

    成语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阿绣》:“母亦喜,为女盥濯,竟妆,容光焕发。”

  • 弱不禁风【ruò bù jìn fēng】

    成语解释:禁:承受。形容身体娇弱,连风吹都经受不起。

    成语出处:唐·杜甫《江雨有怀郑典设诗》:“乱波纷披已打岸,弱云狼藉不禁风。”

  • 若无其事【ruò wú qí shì】

    成语解释:象没有那回事一样。形容遇事沉着镇定或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成语出处:《晚清文学丛钞》:“雪岩若无其事,说不妨事,一面教人拿名片去县里把人放了,一面教把甥王爷请来商酌其事。”

  • 热情洋溢【rè qíng yáng yì】

    成语解释:热烈的感情充分地流露出来。

    成语出处:曹靖华《罗汉岭前吊秋白》:“对全世界来说,这些热情洋溢的报导,正是拨云雾而见青天啊!”

  • 杀气腾腾【shā qì téng téng】

    成语解释:杀气:凶恶的气势;腾腾:气势旺盛的样子。形容充满了要杀人的凶狠气势。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气英布》第四折:“杀气腾腾蔽远空,一声传语似金钟,两家赌战分成败,只在来人启口中。”

  • 身强力壮【shēn qiáng lì zhuàng】

    成语解释:形容身体强壮有力。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一回:“全凭着手疾眼快,必须要身强力壮。”

  • 神气活现【shén qì huó xiàn】

    成语解释:自以为了不起而显示出来的得意和傲慢的样子。

    成语出处:《茅盾选集 委屈》:“要不是他们神气活现说‘查得到’,那她干脆就去缝制新的了。”

  • 神气十足【shén qì shí zú】

    成语解释:形容摆出一副自以为高人一等而了不起的样子。

    成语出处: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农会于是神气十足了。”

  • 盛气凌人【shèng qì líng rén】

    成语解释:盛气:骄横的气焰;凌:欺凌。以骄横的气势压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

    成语出处:不得盛气凌人,自取耻辱。 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五·教人》

  • 瘦骨嶙峋【shòu gǔ lí xún】

    成语解释:形容人或动物消瘦露骨。

    成语出处:高云览《小城春秋》第十八章:“秀苇看见一个光着上身、瘦骨嶙峋的童工,提着一簸箕的泥灰,在一条悬空吊着的跳板上,吃力的走着。”

  • 瘦骨如柴【shòu gǔ rú chái】

    成语解释:十分削瘦的样子。

    成语出处:宋·陆佃《埤雅·释兽》:“瘦如豺。豺,柴也。豺体瘦,故谓之豺。” 宋·杨万里《武陵春·长铗归乎逾十暑》词:“旧赐龙团新作祟,频啜得中寒。瘦骨如柴痛又酸,儿信问平安。”

  • 威风凛凛【wēi fēng lǐn lǐn】

    成语解释:威风:威严的气概;凛凛:严肃,可敬畏的样子。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回:“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