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词大全
  2. 诗词正文

拟行路难(泻水置平地)

 

拟行路难(泻水置平地)原文

【拟行路难】 泻水置平地[1],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2] 。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3]!

拟行路难(泻水置平地)拼音版

【nǐ háng lù nán 】 xiè shuǐ zhì píng dì [1],gè zì dōng xī nán běi liú 。 rén shēng yì yǒu mìng ,ān néng háng tàn fù zuò chóu ! zhuó jiǔ yǐ zì kuān ,jǔ bēi duàn jué gē lù nán [2] 。 xīn fēi mù shí qǐ wú gǎn ?tūn shēng zhí zhú bú gǎn yán [3]!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拟行路难(泻水置平地)翻译

暂无翻译!

拟行路难(泻水置平地)赏析

暂无赏析!

作者介绍

鲍照(412?-466)字明远,东海(今江苏省涟水县北)人。出身贫寒。因向宋临川王刘义庆献诗而受到赏识,被任为国侍郎。文帝时迁中书舍人。临海王子项镇荆州,鲍照又任前军参军,所以世称鲍参军。后临海王谋反,鲍照死于乱军之中。他生活在南北中国分裂,门阀士族当权的时代,一生关心国家命运,对刘宋王朝的政治深为不满。但由于「家世贫贱」而在宦途上饱受压抑。鲍照是宋代成就最高的诗人。他的诗歌思想内容较丰富,具有明显的社会意义。有些诗直接反映了人民在战乱和徭役压迫下的痛苦生活,表达了作者要求保卫国家的热烈愿望,和对士族门阀的揭露和愤怒抗议。但也有的作品流露了乐天安命、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和感伤情绪。鲍照的七言诗和杂言乐府继承了汉魏乐府的传统又有所发展,具有感情慷慨奔放,词采新奇丰盛,音节激昂顿挫的特点。尤其是他的七言诗,对于当时诗体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南齐书·文学传论》说他「发言惊挺,操调险危」,这种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对于唐代诗人产生过重要影响。今传《鲍参军集》十卷。诗集的注本有黄节《鲍参军诗注》较完善。

鲍照创作以诗为主,今存204首。《拟行路难》18首,表现了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少部分诗描写了边塞战争和征戍生活,为唐代边塞诗的萌芽。 

版权声明:本问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学古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slxby.com/gushiwen/2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