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百感交集【bǎi gǎn jiāo jí】

    成语解释:感:感想;交:同时发生。各种感触交织在一起。形容感触很多,心情复杂。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见此茫茫,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

  • 荡然无存【dàng rán wú cún】

    成语解释: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

    成语出处:唐 白居易《议碑碣词赋》:“著诚去伪,小疵小弊,荡然无遗矣。”

  • 睹物思人【dǔ wù sī rén】

    成语解释:睹:看;思:思念。看见死去或离别的人留下的东西就想起了这个人。

    成语出处:唐·裴铏《传奇·颜睿》:“贵妃赠辟(避)尘犀簪一枚,曰:‘异日睹物思人。’”

  • 冯唐白首【féng táng bái shǒu】

    成语解释:汉朝冯唐身历三朝,到武帝时,举为贤良,但年事已高不能为官。感慨生不逢时或表示年寿老迈。同“冯唐易老”。

    成语出处:汉·荀悦《汉纪文帝纪下》:“以孝文之明也,本朝之治,百寮之贤,而贾谊见逐,张释之十年不见省用,冯唐白首,屈于郎署,岂不惜哉!”

  • 冯唐头白【féng táng tóu bái】

    成语解释:汉朝冯唐身历三朝,到武帝时,举为贤良,但年事已高不能为官。感慨生不逢时或表示年寿老迈。同“冯唐易老”。

    成语出处:

  • 冯唐已老【féng táng yǐ lǎo】

    成语解释:汉朝冯唐身历三朝,到武帝时,举为贤良,但年事已高不能为官。感慨生不逢时或表示年寿老迈。同“冯唐易老”。

    成语出处:唐·王维《重酬苑郎中》诗:“扬子《解嘲》徒自遣,冯唐已老复何论。”

  • 冯唐易老【féng táng yì lǎo】

    成语解释:汉朝冯唐身历三朝,到武帝时,举为贤良,但年事已高不能为官。感慨生不逢时或表示年寿老迈。

    成语出处: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嗟乎!时运不齐,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 抚今思昔【fǔ jīn sī xī】

    成语解释:因眼前事物而引起对往事的追思。同“抚今悼昔”。

    成语出处:秦牧《长街灯语一九七九年的晨钟》:“抚今思昔,心头掀起了思想的浪花。”

  • 感慨万端【gǎn kǎi wàn duān】

    成语解释:感慨:因有所感触而慨叹;万端:极多而纷繁。因深有感触而有许多慨叹。

    成语出处:季羡林《重返哥廷根》:“此情此景,人非木石,能不感慨万端吗?”

  • 感慨万千【gǎn kǎi wàn qiān】

    成语解释:因外界事物变化很大而引起许多感想、感触。

    成语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30章:“孙玉厚坐在这里,心里忍不住感慨万千。”

  • 感慨系之【gǎn kǎi xì zhī】

    成语解释:感:感触;慨:慨叹;系:联结。有所感触,慨叹不已。

    成语出处:汉·刘桢《赠五官中郎将》诗:“秋日多悲怀,感慨以长叹。”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 古往今来【gǔ wǎng jīn lái】

    成语解释:从古到今。

    成语出处:《淮南子·齐俗训》:“往古今来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

  • 会少离多【huì shǎo lí duō】

    成语解释:相会少,别离多。感慨人生聚散无常或别离之苦。

    成语出处:宋·辛弃疾《蝶恋花·送祐之弟》词:“会少离多看两鬓,万缕千丝,何况新来病。”

  • 见景生情【jiàn jǐng shēng qíng】

    成语解释:看到眼前的景物,唤起某种感慨。亦指看到眼前的景物,想起应对的办法,即随机应变。

    成语出处:元·宫大用《七里滩》第四折:“不由我见景生情,睹物伤怀。”

  • 今愁古恨【jīn chóu gǔ hèn】

    成语解释:古今的恨事。形容感慨极多。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题灵岩寺》诗:“今愁古恨入丝竹,一曲凉州无限情。”

  • 喟然长叹【kuì rán cháng tàn】

    成语解释:喟然:叹气的样子。因感慨而深深地叹气。

    成语出处:《论语·子罕》:“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 力不胜任【lì bù shèng rèn】

    成语解释:能力担当不了。

    成语出处:《易·系辞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 莫可奈何【mò kě nài hé】

    成语解释:犹无可奈何。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

    成语出处:郭沫若《女神·湘累》:“他们见了凤凰要说是鸡,见了麒麟要说是驴马,我也把他们莫可奈何。”

  • 年事已高【nián shì yǐ gāo】

    成语解释:年事:年纪。指一个人的岁数已经很大了。

    成语出处:《南史·虞荔传》:“卿年事已高,气力稍减。”

  • 岂有此理【qǐ yǒu cǐ lǐ】

    成语解释:哪有这个道理。指别人的言行或某一事物极其荒谬。

    成语出处:《南齐书·虞悰传》:“郁林(王)废,悰窃叹日:‘王、徐遂缚袴废一辈子,天下岂有此理邪?’”

  • 人非木石【rén fēi mù shí】

    成语解释: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树木石头。

    成语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愬者?”

  • 人穷志短【rén qióng zhì duǎn】

    成语解释:穷:困厄;短:短小。人的处境困厄,志向也就小了。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一回:“所谓人穷志短,我那里敢和他较量,只索避了。”

  • 人穷智短【rén qióng zhì duǎn】

    成语解释:穷:困厄;短:短小。指人一到无路可走的时候,思想迟钝,办法也就不多了。

    成语出处: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下引陈无己诗:“人穷令智短。”惟白《建中靖国续灯录》:“人贫智短,马瘦毛长。”

  • 人去楼空【rén qù lóu kōng】

    成语解释:人已离去,楼中空空。比喻故地重游时睹物思人的感慨。

    成语出处:唐·崔颢《黄鹤楼》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 人心不古【rén xīn bù gǔ】

    成语解释:古:指古代的社会风尚。旧时指人心奸诈、刻薄,没有古人淳厚。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五回:“奈近来人心不古,都尚奢华。”

  • 人亡物在【rén wáng wù zài】

    成语解释:人死了,东西还在。指因看见遗物而引起对死者的怀念,或因此而引起的感慨。

    成语出处:宋·曾会《重登潇湘楼》诗:“物在人亡空有泪,时殊事变独伤心。”

  • 人生如梦【rén shēng rú mèng】

    成语解释:人生如同一场梦。形容世事无定,人生短促。

    成语出处: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 生不逢辰【shēng bù féng chén】

    成语解释:辰:日子,时光。生下来没有遇到好时候。旧时指命运不好。

    成语出处:《诗·大雅·桑柔》 :“我生不辰,逢天僤怒。”

  • 生不逢时【shēng bù féng shí】

    成语解释:生下来没有遇到好时候。旧时指命运不好。

    成语出处:《诗·大雅·桑柔》 :“我生不辰,逢天僤怒。”

  • 随机应变【suí jī yìng biàn】

    成语解释:机:时机,形势。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成语出处:《旧唐书·郭孝恪传》:“世充日踧月迫,力尽计穷,悬首面缚,翘足可待。建德远来助虐,粮运阻绝,此是天丧之时。请固武牢,屯军氾水,随机应变,则易为克殄。”

  • 黍秀宫庭【shǔ xiù gōng tíng】

    成语解释:相传西周亡后,所有旧时的宗庙宫室尽为禾黍之地。后以之作为感慨亡国之词。

    成语出处:语出《诗·王风·黍离序》:“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仿徨不忍去。”

  • 思绪万千【sī xù wàn qiān】

    成语解释:思绪:思想的头绪。万千:极多。指思想的头绪相当多,思虑复杂多端。

    成语出处:

  • 万里长城【wàn lǐ cháng chéng】

    成语解释:指我国长城。也比喻国家所依赖的大将。现也比喻人民的军队。

    成语出处:《南史·檀道济传》:“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乃脱帻投地,曰:‘乃坏汝万里长城!’”

  • 望洋兴叹【wàng yáng xīng tàn】

    成语解释:望洋:仰视的样子。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成语出处:《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 无病呻吟【wú bìng shēn yīn】

    成语解释:呻吟:病痛时的低哼。没病瞎哼哼。比喻没有值得忧伤的事情而叹息感慨。也比喻文艺作品没有真实感情,装腔作势。

    成语出处:宋·辛弃疾《临江仙》词:“百年光景百年心,更欢须叹息,无病也呻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