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晨钟暮鼓【chén zhōng mù gǔ】

    成语解释:暮:傍晚。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晚上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成语出处:唐·李成用《山中》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 朝成暮徧【cháo chéng mù shí】

    成语解释:早晨刚写成,晚上就到处流传。形容文章流传迅速。

    成语出处:

  • 旦夕之间【dàn xī zhī jiān】

    成语解释:旦:早晨。夕:晚上。早晚之间,形容在很短时间内。

    成语出处:汉·无名氏《焦仲卿妻》:“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

  • 灯烛辉煌【dēng zhú huī huáng】

    成语解释:辉煌:光辉耀眼。形容灯光烛火通明,光辉耀眼。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军士引阚泽至,只见帐上灯烛辉煌,曹操凭几危坐。”

  • 灯红酒绿【dēng hóng jiǔ lǜ】

    成语解释:形容奢侈糜烂的生活。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三回:“(玉生)侧着头想了一会道‘灯红酒绿’好吗?”

  • 灯火辉煌【dēng huǒ huī huáng】

    成语解释:形容夜晚灯光明亮的繁华景象。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理宗皇帝游苑,登凤凰山,至夜望见西湖内灯火辉煌,一片光明。”

  • 刁斗森严【diāo dǒu sēn yán】

    成语解释:刁斗:古时行军,在晚上敲击以报时或报警的用具。森严:整肃,整饬。防卫严密。形容军队的营地戒备森严。

    成语出处:

  • 灯火万家【dēng huǒ wàn jiā】

    成语解释:家家都点上灯。指天黑上灯的时候。亦形容城镇夜晚的景象。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 月夕花朝【yuè xī huā zhāo】

    成语解释:月明的夜晚,花开的早晨。形容良辰美景。

    成语出处: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你则待要爱纤腰,可便似柔条,不离了舞榭歌台,不俫更那月夕花朝,想当日个按六幺,舞霓裳未了,猛回头烛灭香消。”

  • 匪伊朝夕【fěi yí zhāo xī】

    成语解释:不止一个早晨一个晚上。指是子不少。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婴宁》:“我有志,匪伊朝夕。”

  • 沸反盈天【fèi fǎn yíng tiān】

    成语解释:沸:滚翻;盈:充满。声音象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

    成语出处: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只见外面的人雪片打进来,沸反盈天,喊声不绝。”

  • 飞砂走石【fēi shā zǒu shí】

    成语解释:砂土飞扬,小石翻滚。形容风力迅猛。

    成语出处:唐·韩鄂《岁华纪丽·风》:“飞砂走石,风则从箕,月离于毕。”

  • 更阑人静【gēng lán rén jǐng】

    成语解释:更: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两小时;阑:将尽;人静:没有人的吵杂声,一片寂静。夜已很深,没有人声,一片寂静。

    成语出处:宋·蔡绦《西清诗话》引杨鸾诗:“白日苍蝇满饭盘,夜间蚁子又成团;每到更深人静后,定来头人咬杨鸾。”

  • 更深夜静【gēng shēn yè jìng】

    成语解释:更: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两个小时。夜已很深,没有一点声响。形容夜深处于一片寂静之中。

    成语出处:汉·蔡琰《胡笳十八拍·第十四拍》:“山高地阔兮,见汝无期;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斯。”

  • 光天化日【guāng tiān huà rì】

    成语解释:光天:最大的天,大白天;化日:生长万物的太阳。原形容太平盛世。后比喻大家看得非常清楚的场合。

    成语出处:《尚书·益稷》:“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后汉书·王符传》:“化国之日舒以长,故其民闲暇而力有余。”

  • 花朝月夕【huā zhāo yuè xī】

    成语解释: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旧时也特指农历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

    成语出处:《旧唐书·罗威传》:“每花朝月夕,与宾佐赋咏,甚有情致。”

  • 火树银花【huǒ shù yín huā】

    成语解释: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雪亮。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成语出处: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尽桥铁锁开。”

  • 急管繁弦【jí guǎn fán xián】

    成语解释:急:快;繁:杂。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

    成语出处:宋·晏殊《蝶恋花》词:“绣幕卷波香引穗,急管繁弦,共爱人间瑞。”

  • 良辰美景【liáng chén měi jǐng】

    成语解释:美好的时光和景物。

    成语出处: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 没日没夜【méi rì méi yè】

    成语解释:犹言不分白天夜晚。

    成语出处:冰心《姑姑》:“我希望她遇见一位煞神般的婆婆,没日没夜的支使欺负她,才给我出这口气!”

  • 暮爨朝舂【mù cuàn cháo chōng】

    成语解释:早晨舂米晚上烧火煮饭,形容生活清苦。

    成语出处:金·元好问《后平湖曲》:“楼上墙头无一物,暮爨朝舂一生足。”

  • 日以继夜【rì yǐ jì yè】

    成语解释: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成语出处:《孟子·离娄下》:“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 深更半夜【shēn gēng bàn yè】

    成语解释:指深夜。

    成语出处:元 李蔚《燕青博鱼》第三折:“兄弟,深更半夜,你唤我做什么?”

  • 万家灯火【wàn jiā dēng huǒ】

    成语解释:家家点上了灯。指天黑上灯的时候。也形容城市夜晚的景象。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 万籁俱寂【wàn lài jù jì】

    成语解释: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万籁:自然界中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寂:静。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成语出处: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万赖此俱寂,唯闻钟磬音。”

  • 温凊定省【wēn qǐng dìng shěng】

    成语解释:冬温夏凊、昏定晨省的省称。谓冬天温被,夏天扇席,晚上侍候睡定,早晨前往请安。表示侍奉父母无微不至。

    成语出处:语出《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

  • 晓行夜住【xiǎo xíng yè zhù】

    成语解释:白天赶路,晚上投宿。形容旅途奔波劳苦。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一卷:“赵旭词毕,作别亲友,起程而行。于路饥餐渴饮,夜住晓行。不则一日,来到东京。”

  • 炫昼缟夜【xuàn zhòu gǎo yè】

    成语解释:指李花色白,其光采或照耀于白天,或显现于夜晚。

    成语出处:宋·杨万里《读退之李花诗序》:“因晚登碧落堂,望隔江桃皆暗,而李独明,乃悟其妙,盖炫昼缟夜云。”

  • 夜以继日【yè yǐ jì rì】

    成语解释: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成语出处:《庄子·至乐》:“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孟子·离娄下》:“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 一朝一夕【yī zhāo yī xī】

    成语解释:朝:早晨;夕:晚上。一个早晨或一个晚上。形容很短的时间。

    成语出处:《周易·坤》:“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

  • 月白风清【yuè bái fēng qīng】

    成语解释:形容幽静美好的夜晚。

    成语出处:宋·苏轼《后赤壁赋》:“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 月黑风高【yuè hēi fēng gāo】

    成语解释:比喻没有月光风也很大的夜晚。比喻险恶的环境。

    成语出处:元·元怀《拊掌录》:“欧阳公与人行令,各作诗两句,须犯徒以上罪者……一云:‘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

  • 夜不成寐【yè bù chéng mèi】

    成语解释:寐:睡着。形容因心中有事,晚上怎么也睡不着觉。

    成语出处:宋·洪迈《夷坚志·乙志卷八·虔州城楼》:“明日而先公言:‘汝夜何所往?吾闻抱关老卒云,楼故多怪,每夕必出。’予因道昨见者。是日徒于孤独,竟夜不能寐。”

  • 一夕一朝【yī xī yī zhāo】

    成语解释:一个晚上或一个早晨。形容很短的时间。同“一朝一夕”。

    成语出处:《朱子语类》卷十三:“所以圣人垂戎谓:臣弑父,非一夕一朝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

  • 以日继夜【yǐ rì jì yè】

    成语解释:白天接着夜晚,日夜不停。

    成语出处:《陈书·郑灼传》:“灼家贫,抄义疏以日继夜,笔毫尽,每削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