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病态男子的成语(6个)

成语解释、出处

  • 病入膏肓【bìng rù gāo huāng】

    成语解释: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成语出处:《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 香消玉殒【xiāng xiāo yù yǔn】

    成语解释:比喻美丽的女子死亡。

    成语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30回:“香消玉碎佳人绝,粉骨残躯血染衣!”

  • 奄奄一息【yǎn yǎn yī xī】

    成语解释: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只剩下一口气。形容临近死亡。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七回:“惠王亲往问疾,见痤病势已重,奄奄一息。”

  • 晕头转向【yūn tóu zhuàn xiàng】

    成语解释:晕:头发昏;转向:辨不清方向。头脑发晕,辨不清方向。形容糊里糊涂或惊惶失措。

    成语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巧珠奶奶听得晕头转向。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儿子居然变了,而且变得这么快!”

  • 面黄肌瘦【miàn huáng jī shòu】

    成语解释:脸色发黄,身体瘦削。形容人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子。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独角牛》第一折:“哥也,你这般面黄肌廋,怎生赢的人也。”

  • 危在旦夕【wēi zài dàn xī】

    成语解释:旦夕:早晨和晚上,形容时间短。形容危险就在眼前。

    成语出处:《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