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阪上走丸【bǎn shàng zǒu wán】

    成语解释:阪:斜坡;丸:弹丸。象在斜坡上滚弹丸。比喻形势发展迅速或工作进行顺利。

    成语出处:《汉书·蒯通传》:“边城皆将相告曰:‘范阳令先下而身富贵’,必相率而降,犹如阪上走丸也。”

  • 奔走相告【bēn zǒu xiāng gào】

    成语解释:指有重大的消息时,人们奔跑着相互转告。

    成语出处:《国语·鲁语下》:“士有陪乘,告奔走也。”

  • 不胫而走【bù jìng ér zǒu】

    成语解释:胫:小腿;走:跑。没有腿却能跑。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

    成语出处:汉·孔融《论盛孝章书》:“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

  • 吃不了兜着走【chī bù liǎo dōu zhe zǒu】

    成语解释:比喻受不了或担当不起。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3回:“不可拿进园去,叫人知道了,我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 闯南走北【chuǎng nán zǒu běi】

    成语解释:奔走四方。

    成语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1章:“一个女子会几手武艺不难,难的是她是一个尚未出闺的大姑娘,能够带领一班人在江湖上闯南走北。”

  • 驰声走誉【chí shēng zǒu yù】

    成语解释:指名声传扬。

    成语出处:明·袁宏道《钦叔阳秀才》:“三代而下,尽是此一种人,驰声走誉,比善人有恒,更觉完美。”

  • 东奔西走【dōng bēn xī zǒu】

    成语解释:到处奔波。多指为生活所迫或为某一目的四处奔走活动。

    成语出处:元·魏初《沁园春·留别张周卿韵》:“甚年来行役,交情契阔,东奔西走,水送山迎。”

  • 东走西顾【dōng zǒu xī gù】

    成语解释:比喻顾虑多。

    成语出处:《古诗源》卷三:“茕茕白兔,东走西顾。”

  • 斗鸡走狗【dòu jī zǒu gǒu】

    成语解释:使公鸡相斗,使狗赛跑。指旧时剥削阶级子弟游手好闲的无聊游戏。

    成语出处:《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盎病免居家,与阊里淝枕,相随行斗鸡走狗。”

  • 斗鸡走马【dòu jī zǒu mǎ】

    成语解释:斗鸡赛马。古代的赌博游戏。

    成语出处:《汉书·宣帝纪》:“[宣帝]受《诗》于东海澓中翁,高材好学,然亦喜游侠,斗鸡走马。”

  • 贩夫走卒【fàn fū zǒu fú】

    成语解释:旧指小贩和差役。泛指旧社会里地位低下者。

    成语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十八回:“通国无不识字的百姓,即贩夫走卒,也都通晓天下大势,民智日进,国力自然日大了。”

  • 飞禽走兽【fēi qín zǒu shòu】

    成语解释:禽:鸟;兽:野兽。飞翔的禽鸟,奔跑的野兽。泛指鸟类和兽类。

    成语出处: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飞禽走兽,因木生姿。”

  • 飞沙走石【fēi shā zǒu shí】

    成语解释:沙土飞扬,石块滚动。形容风势狂暴。

    成语出处:《三国志·吴志·陆凯传》:“苍梧、南海,岁有风瘴气之害,风则折木,飞沙转石,气则雾郁,飞鸟不经。”

  • 飞檐走壁【fēi yán zǒu bì】

    成语解释: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六回:“且说时迁是个飞檐走壁的人,不从正路入城,夜间越墙而过。”

  • 飞鹰走狗【fēi yīng zǒu gǒu】

    成语解释:放出鹰狗去追捕野兽。指打猎游荡的生活。

    成语出处:《后汉书·袁术传》:“少以侠气闻,数与诸公子飞鹰走狗。”

  • 飞针走线【fēi zhēn zǒu xiàn】

    成语解释:走:跑。形容缝纫技术非常熟练。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一回:“这人姓侯,名健,祖居洪都人氏。做得第一手裁缝,端的是飞针走线。”

  • 飞苍走黄【fēi cāng zǒu huáng】

    成语解释:指打猎。苍,苍鹰。黄,黄狗。

    成语出处:晋·葛洪《抱朴子·金丹》:“其所营也,非荣即利,或飞苍走黄于中原,或留连杯觞以羹沸。”

  • 飞觥走斝【fēi gōng zǒu jiǎ】

    成语解释:指宴饮的酒器。

    成语出处:元·杨梓《豫让吞炭》第三折:“则为你诛夷了俺主公夺了天下,锯的他死尸骸做飞觥走斝。”

  • 飞书走檄【fēi shū zǒu xí】

    成语解释:迅速地书写文件。

    成语出处:唐·李白《送程刘二侍御兼独孤判官赴安西幕府》诗:“绣衣貂裘明积雪,飞书走檄如飘风。”

  • 飞鹰走马【fēi yīng zǒu mǎ】

    成语解释:放鹰追捕和骑马追逐鸟兽。指打猎。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乞奖用孙沔札子》:“沔今年虽七十,闻其心力不衰,飞鹰走马尚如平日。”

  • 飞砂走石【fēi shā zǒu shí】

    成语解释:砂土飞扬,小石翻滚。形容风力迅猛。

    成语出处:唐·韩鄂《岁华纪丽·风》:“飞砂走石,风则从箕,月离于毕。”

  • 狗走狐淫【gǒu zǒu hú yín】

    成语解释:比喻卑劣淫乱。

    成语出处:

  • 骇龙走蛇【hài lóng zǒu shé】

    成语解释:龙蛇被掠走。形容声势浩大。

    成语出处:

  • 离弦走板【lí xián zǒu bǎn】

    成语解释: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

    成语出处:浩然《艳阳天》第12章:“您哪,也当过解放军呀,花一点,也不能算是离弦走板。”

  • 鹿走苏台【lù zǒu sū tái】

    成语解释:比喻国家败亡,宫殿荒废。

    成语出处:《汉书·伍被传》:“臣今见麋鹿游姑苏之台也。”

  • 死诸葛吓走生仲达【sǐ zhū gé xià zǒu shēng zhòng dá】

    成语解释:指人虽死,余威犹在。同“死诸葛能走生仲达”。

    成语出处:时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帝闻而笑曰:‘吾便料生,不便料死故也。 《晋书·宣帝纪》

  • 死诸葛能走生仲达【sǐ zhū gé néng zǒu shēng zhòng dá】

    成语解释:诸葛:诸葛亮;走:吓走;仲达:司马懿。指人虽死,余威犹在。

    成语出处:傅専《题自书精神一到何事不成横卷》诗:“君不闻‘死诸葛能走生仲达’,千古奇事真堪诧。?

  • 乌飞兔走【wū fēi tù zǒu】

    成语解释:乌:古代传说日中有三足乌,故称太阳为金乌;兔:古代传说中月中有玉兔,故称月亮为玉兔。形容光阴迅速流逝。

    成语出处:唐·韩琮《春愁》诗:“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鬓长青古无有。”唐·韦庄《秋日早行》诗:“行人自是心如火,兔走乌飞不觉长。”

  • 行尸走肉【xíng shī zǒu ròu】

    成语解释:行尸:可以走动的尸体;走肉:会走动而没有灵魂的躯壳。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

    成语出处:晋·王嘉《拾遗记》卷六:“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 远走高飞【yuǎn zǒu gāo fēi】

    成语解释:指象野兽远远跑掉,象鸟儿远远飞走。比喻人跑到很远的地方去。多指摆脱困境去寻找出路。

    成语出处:《后汉书·卓茂传》:“汝独不欲修之,宁能高飞远走,不在人间邪?”

  • 走南闯北【zǒu nán chuǎng běi】

    成语解释: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闯荡。

    成语出处:老舍《龙须沟》第二幕:“这年月呀,女人尊贵啦,跟男人一样可以走南闯北的。”

  • 走花溜水【zǒu huā liū bīng】

    成语解释:比喻吹牛,说大话。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74回:“你莫象才来的那个和尚,走花溜水的胡缠。”

  • 走马赴任【zǒu mǎ fù rèn】

    成语解释:走马:骑着马跑;任:职务。旧指官吏到任。现比喻接任某项工作。

    成语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先以陈公走马赴任,乃树一魁妖,共翼佐之。”

  • 走马观花【zǒu mǎ guān huā】

    成语解释: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成语出处: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走马看花【zǒu mǎ kàn huā】

    成语解释: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成语出处: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