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拔刀相助【bá dāo xiāng zhù】

    成语解释:旧小说中多指打抱不平。

    成语出处:宋·释道元《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二:“师曰:‘路见不平,所以按剑。’”

  • 过五关斩六将【guò wǔ guān zhǎn liù jiàng】

    成语解释:比喻克服重重困难。这是《三国演义》中描写关羽的故事。

    成语出处:《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76回:“这如今万世之下,那一个不说道过五关斩六将、掀天揭地的好大丈夫?”

  • 海纳百川【hǎi nà bǎi chuān】

    成语解释:纳:容纳,包容。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而且数量很大。

    成语出处: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言其包含广也。”

  • 户枢不蠹【hù shū bù dù】

    成语解释:流动的水不会发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容易受侵蚀。也比喻人经常运动可以强身。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

  • 计上心来【jì shàng xīn lái】

    成语解释:计:计策、计谋。心里突然有了计策。

    成语出处: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一折:“不要倒好了他,眉头一纵,计上心来。”

  • 决胜千里【jué shèng qiān lǐ】

    成语解释:坐镇指挥千里之外的战局。形容将帅雄才大略,指挥若定。

    成语出处:《史记·留侯世家》:“运筹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

  • 路见不平【lù jiàn bù píng】

    成语解释:指见到不平的事。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七回:“俺却路见不平,直送他到沧州,救了他一命。”

  • 日久见人心【rì jiǔ jiàn rén xīn】

    成语解释:日子长了,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为人怎样。

    成语出处:《京本通俗小说 拗相公》:“假如王莽早死了十八年,却不是完全名节一个贤宰相,垂之史册,不把恶人当做好人么?所以古人说:‘日久见人心。’”

  • 一夫当关【yī fū dāng guān】

    成语解释: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成语出处:《明史·外国传一·朝鲜》:“忠州左右乌、竹两岭,羊肠绕曲,有‘一夫当关’之险。”

  • 流水无情【liú shuǐ wú qíng】

    成语解释:流水一去不复返,毫无情意。比喻时光消逝,无意停留。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过元家履信宅》:“落花不语空辞树,流水无情自入地。”

  • 运筹帷幄【yùn chóu wéi wò】

    成语解释:筹:计谋、谋划;帷幄:古代军中帐幕。指拟定作战策略。引申为筹划、指挥。

    成语出处:《史记·高祖本纪》:“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 不成方圆【bù chéng fāng yuán】

    成语解释:方圆:借指规矩。形容言语行动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成语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 流水不腐【liú shǔi bù fǔ】

    成语解释:腐:臭。流动的水不会发臭。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侵蚀。也比喻人经常运动可以强身。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