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爱别离苦【ài bié lí kǔ】

    成语解释:佛家语,指亲爱的人离别的痛苦。

    成语出处:《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一:“云何爱别离苦?当知此苦,亦由五相。”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三:“问:‘如何是至极之谈?’曰:‘爱别离苦。’”

  • 黯然销魂【àn rán xiāo hún】

    成语解释:黯然:心怀沮丧、面色难看的样子;销魂:灵魂离开肉体。心怀沮丧得好象丢了魂似的。形容非常悲伤或愁苦。

    成语出处: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 背井离乡【bèi jǐng lí xiāng】

    成语解释:离开家乡到外地。

    成语出处:元·贾仲名《对玉梳》第一折:“送的他离乡背井,进退无门。

  • 比肩并起【bǐ jiān bìng qǐ】

    成语解释:比:并。肩并肩地一齐起来。比喻同时相随而起。

    成语出处:《荀子·非相》:“弃其亲家而欲奔之者比肩并起。”

  • 比翼连枝【bǐ yì lián zhī】

    成语解释:比翼:鸟名。传说此鸟一目一翼,须两两齐飞。比喻夫妇亲密不离。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诗:“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 不辞而别【bù cí ér bié】

    成语解释:辞:告辞;别:离别。没有告辞就离开了。或悄悄溜走了。

    成语出处: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于是,大家想不辞而别。”

  • 不欢而散【bù huān ér sàn】

    成语解释:很不愉快地分手。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辛十四娘》:“公子大惭,不欢而散。”

  • 不即不离【bù jí bù lí】

    成语解释:即:接近,靠近;离:疏远,离开。指对人既不接近,也不疏远。多指对人似亲非亲、似疏非疏的关系。

    成语出处:《圆觉经》卷上:“不即不离,无缚无脱”

  • 背暗投明【bèi àn tóu míng】

    成语解释:离开黑暗,投向光明。比喻在政治上脱离反动阵营,投向进步方面。

    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六回:“今将军既知顺逆,弃暗投明,俱是一殿之臣,何得又分彼此。”

  • 比目连枝【bǐ mù lián zhī】

    成语解释:比目:比目鱼,传说仅一眼,须两鱼并游;连枝:连在一起的树枝。比喻形影不离的情侣和朋友。

    成语出处:元·贾固《醉高歌过红绣鞋·寄金莺儿》:“乐心儿比目连枝,肯意儿新婚燕儿。”

  • 变躬迁席【biàn gōng qiān xí】

    成语解释:移动身体,离开席位。表示谦恭。

    成语出处:《管子·霸形》:“桓公变躬迁席,拱手而曰:‘敢问何谓其体?’”

  • 伯劳飞燕【bó láo fēi yàn】

    成语解释:借指离别的亲人或朋友。

    成语出处:《玉台新咏·古词〈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 刺刺不休【cì cì bù xiū】

    成语解释:刺刺:多话的样子。形容说话唠叨,没完没了。

    成语出处:唐·韩愈《送殷员外序》:“持被入直三省,丁宁顾婢子,语刺刺不能休。”

  • 迟迟吾行【chí chí wú xíng】

    成语解释:迟迟:慢慢地。原指慢慢考虑考虑再走。形容恋恋不舍地离开。

    成语出处:

  • 调虎离山【diào hǔ lí shān】

    成语解释: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

    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十八回:“子牙公须是亲自用调虎离山计,一战成功。”

  • 东劳西燕【dōng láo xī yàn】

    成语解释:劳:伯劳。比喻情侣、朋友离别。

    成语出处: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古辞·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 进退无门【jìn tuì wú mén】

    成语解释:前进无路,后退无门。形容处境十分困难,进退两难,无处容身。

    成语出处:宋·朱熹《答刘季章》:“吾道不幸遽失,此人馀子纷纷,才有毛发利害,便章皇失措,进退无门,亦何足为轩轾耶。”

  • 离情别绪【lí qíng bié xù】

    成语解释:分离前后惜别、相思的愁苦情绪。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梁州令》:“离情别恨多少,条条结向垂杨缕。”

  • 连枝比翼【lián zhī bǐ yì】

    成语解释:比翼:比翼鸟,即鹣鹣。传此鸟一目一翼,两只必须并列在一起飞。比喻男女成双成对。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 盟山誓海【méng shān shì hǎi】

    成语解释:犹海誓山盟。对着山海盟誓。极言男女相爱,坚贞不渝。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四块玉》套曲:“我则怕梁山伯不恋我这祝英台。他若是背义忘恩寻罪责,我将这盟山誓海说的明白。”

  • 难分难舍【nán fēn nán shě】

    成语解释:分:分离;舍:放下。形容感情很好,不愿分开。亦作“难舍难分。”。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骨肉主婢之间,也有许多难分难舍。”

  • 难舍难分【nán shě nán fēn】

    成语解释:舍:放下。形容感情很好,不愿分离。亦作“难分难舍。”。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一回:“不免盟山誓海,难舍难分。”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难舍难分,所以一直就在船上打了‘水公馆’。”

  • 黯然魂销【àn rán hún xiāo】

    成语解释:黯然:心神沮丧的样子;魂销:灵魂离开了躯壳。形容心情极其沮丧、哀痛,以致心神无主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授曲第三》:“悲者黯然魂销而不致反有喜色,欢者怡然自得而不见稍有瘁容。”

  • 弃暗投明【qì àn tóu míng】

    成语解释:离开黑暗,投向光明。比喻在政治上脱离反动阵营,投向进步方面。

    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六回:“今将军既知顺逆,弃暗投明,俱是一殿之臣,何得又分彼此。”

  • 生离死别【shēng lí sǐ bié】

    成语解释:分离好象和死者永别一样。指很难再见的离别或永久的离别。

    成语出处:汉·无名氏《为焦仲卿妻作》诗:“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北周·庾信《拟连珠》:“盖闻死别长城,生离函谷。”

  • 双凫一雁【shuāng fú yī yàn】

    成语解释:汉苏武出使匈奴被羁,归国时留别李陵的诗中有“双凫俱北飞,一雁独南翔”之句。后以“双凫一雁”为感伤离别之词。

    成语出处:

  • 违乡负俗【wéi xiāng fù sú】

    成语解释:离别家乡,违背世俗。

    成语出处:南朝·陈·徐陵《劝进梁元帝表》:“昔苏季、张仪违乡负俗,尚复招三方以事赵,请六国以尊秦。”

  • 卧雪眠霜【wò xuě mián shuāng】

    成语解释:睡卧在霜雪之上,比喻艰苦的流浪生活。

    成语出处: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三折:“假若俺高皇差你个梅香,背井离乡,卧雪眠霜,若是他不恋春风画堂,我便官封你一字王。”

  • 形影不离【xíng yǐng bù lí】

    成语解释:象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亲密,经常在一起。

    成语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二:“青县农家少妇,性轻佻,随其夫操作,形影不离。”

  • 依依不舍【yī yī bù shě】

    成语解释:依依:依恋的样子;舍:放弃。形容舍不得离开。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候》:“那卢楠直送五百余里,两下依依不舍。”

  • 怡然自得【yí rán zì dé】

    成语解释: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成语出处:《列子·黄帝》:“黄帝既寤,怡然自得。”

  • 雨恨云愁【yǔ hèn yún chóu】

    成语解释:①感觉上以为可以惹人愁怨的云和雨。②喻男女间离别之情。

    成语出处:宋·王禹偁《点绛唇·感兴》词:“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宋·柳永《曲玉管》词:“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忌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

  • 抱恨黄泉【bào hèn huáng quán】

    成语解释:黄泉:人死埋葬的地下,指阴间。心怀遗憾离开人世,死有遗恨。

    成语出处:唐·李贤等引注《邕别传》:“臣所在孤危,悬命锋镝,湮灭土灰,呼吸无期。诚恐所怀随躯腐朽,抱恨黄泉。”

  • 把臂徐去【bǎ bì xú qù】

    成语解释:互相挽着胳膊慢慢离开。

    成语出处:

  • 爱不释手【ài bù shì shǒu】

    成语解释:释:放下。喜爱得舍不得放手。

    成语出处:清·孙道乾《小螺庵病榻忆语》:“小暑日,王叔眉学博自武林归,以娱园主人画团扇相赠……儿起坐桃笙上,爱不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