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白日做梦【bái rì zuò mèng】

    成语解释:大白天做梦。比喻根本不能实现的梦想。

    成语出处:明·豫章醉月子《精选雅笑·送匾》:“以为必中而遍问星相者,亦是白日做梦。”

  • 楚梦云雨【chǔ mèng yún yǔ】

    成语解释:楚王梦,云雨情。后比喻男女亲昵。

    成语出处: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阴,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 大梦初醒【dà mèng chū xǐng】

    成语解释:象做了一场大梦才醒。比喻被错误的东西蒙蔽了许久,开始醒悟过来。

    成语出处:《庄子·齐物论》:“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

  • 丹漆随梦【dān qī suí mèng】

    成语解释:指追随前哲。

    成语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序志》:“齿在逾立,则尝梦执丹漆之礼器,随仲尼而南行。”

  • 飞熊入梦【fēi xióng rù mèng】

    成语解释:原指周文王梦飞熊而得太公望。后比喻圣主得贤臣的征兆。

    成语出处:《史记·齐太公世家》:“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彲,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

  • 浮生若梦【fú shēng ruò mèng】

    成语解释:浮生:空虚不实的人生;若:象。把人生当作短暂虚幻的梦境。

    成语出处: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 分床同梦【fēn chuáng tóng mèng】

    成语解释:比喻虽所做之事不同,但打算一样。

    成语出处:清·黄宗羲《宪副郑平子先生七十寿序》:“余见今之亡国大夫,大略三等:或龌龊治生,或丐贷诸侯,或法乳济洞。要皆胸中扰扰,不胜富贵利达之想,分床同梦。”

  • 更长梦短【gēng cháng mèng duǎn】

    成语解释:更: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两个小时;更长:指漫漫长夜;梦短:指睡眠不踏实,极易醒。形容思绪烦乱,很难入眠。

    成语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清腔类·步步娇〉》:“可怜正凄凉正眠,冷清清把纱窗半掩,更长梦短使人愁闷添。”

  • 好梦不长【hǎo mèng bù cháng】

    成语解释:指不切实际的幻想是不能实现的,只能存在于梦幻之中。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云窗梦》:“薄设设衾寒枕冷,愁易感好梦难成。千愁万恨断肠人,怎当那半夜三更莫秋景。”

  • 恍如梦境【huǎng rú mèng jìng】

    成语解释:好象是在梦里一样。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张鸿渐》:“两相惊喜,握手入帷。见儿卧床上,慨然曰:‘我去时儿才及膝,今身长如许矣!’夫妇依倚,恍如梦寐。”

  • 魂牵梦萦【hún qiān mèng yíng】

    成语解释:形容万分思念。

    成语出处:宋·刘过《醉太平》词:“思君忆君,魂牵梦萦,翠销香暖云屏,更哪堪酒醒。”

  • 酣然入梦【hān rán rù mèng】

    成语解释:很舒适地进入梦乡

    成语出处:

  • 糊里糊涂【hú lǐ hú tú】

    成语解释:认识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成语出处:曾朴《孽海花》第三回:“难道龚定庵就这么糊里糊涂的给他们药死了吗?”

  • 恍如梦寐【huǎng rú mèng mèi】

    成语解释:指好像做梦一样。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张鸿渐》:“两相惊喜,握手入帷。见儿卧床上,慨然曰:‘我去时儿才及膝,今身长如许矣!’夫妇依倚,恍如梦寐。”

  • 黄粱美梦【huáng liáng měi mèng】

    成语解释:黄粱:小米。比喻虚幻不能实现的梦想。

    成语出处:唐·沈既济《枕中记》:“怪曰:‘岂其梦寐耶?’翁笑曰:‘人世之事亦犹是矣。’”

  • 黄粱一梦【huáng liáng yī mèng】

    成语解释:黄粱:小米。比喻虚幻不能实现的梦想。

    成语出处:唐·沈既济《枕中记》:“怪曰:‘岂其梦寐耶?’翁笑曰:‘人世之事亦犹是矣。’”

  • 昏昏沉沉【hūn hūn chén chén】

    成语解释:形容人神志不清的样子。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

  • 魂颠梦倒【hún diān mèng dǎo】

    成语解释:犹言神魂颠倒。精神恍惚,颠三倒四,失去常态。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锦堂月·金阊纪遇》套曲:“魂颠梦倒神未定,忽听得雨骤风狂闹五更。”

  • 魂劳梦断【hún láo mèng duàn】

    成语解释:形容日夜思念,精神困乏。

    成语出处:明·贾仲名《萧淑兰》第二折:“不料东人妹淑兰留心于那生身上,终日魂劳梦断。”

  • 江淹梦笔【jiāng yān mèng bǐ】

    成语解释:传说南朝梁江淹夜梦郭璞索还五色笔,尔后为诗遂无佳句。后以之比喻才思减退。

    成语出处:宋玉悲秋愁闷,江淹梦笔寂寞,人间岂无成与破。 元·白朴《恼煞人》

  • 梦魂颠倒【mèng hún diān dǎo】

    成语解释:比喻心神恍惚,失去常态。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9卷:“只因财利迷心,身家念重,时时防贼发火起,自然梦魂颠倒。”

  • 梦见周公【mèng jiàn zhōu gōng】

    成语解释:周公:西周初著名政治家,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原为孔子哀叹自己体衰年老的辞句。后多作为瞌睡的代称。

    成语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述而》:“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 梦里南轲【mèng lǐ nán kē】

    成语解释: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

    成语出处: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宋·黄庭坚《戏答荆州王充道烹茶诗四首》之三:“为公唤觉荆州梦,可待南轲一梦成。”

  • 梦撒寮丁【mèng sā liáo dīng】

    成语解释:梦撒:丧失。寮丁:指钱。比喻没钱应酬。亦作“梦撒撩丁”。

    成语出处:钟嗣成《全元散曲·哭皇天》:“近来论世态,世态有高低。有钱的高贵,无钱的低微。那里问风流子弟?折末颜如灌口,貌赛神仙,洞宾出世,宋玉重生,没答了镘的,梦撒寮丁。” 注释:没答:无(钱)以应酬。镘的:指钱。

  • 梦撒撩丁【mèng sā liáo dīng】

    成语解释:比喻没钱应酬。同“梦撒寮丁”。

    成语出处:《元人散曲·庆宣和》:“若是自家空藏瓶,梦撒撩丁,花姑不重女猱轻,任谁,见哽。”

  • 梦想颠倒【mèng xiǎng diān dǎo】

    成语解释:比喻心神恍惚,失去常态。

    成语出处:《西游补》第一回:“卷做一团,塞在猪八戒耳朵里,口里乱嚷道:‘悟能,休得梦想颠倒。’”

  • 梦熊之喜【mèng xióng zhī xǐ】

    成语解释:梦熊:指生男孩。祝贺生男孩之语。

    成语出处:

  • 眠思梦想【mián sī mèng xiǎng】

    成语解释:睡梦中也在想念。形容思念之甚。

    成语出处:《醒世悟言·李玉英狱中讼冤》:“且说那禁子贪爱玉英容貌,眠思梦想,要去奸他。”

  • 南柯一梦【nán kē yī mèng】

    成语解释: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

    成语出处: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 鹏游蝶梦【péng yóu dié mèng】

    成语解释:指变幻夸诞之谈。

    成语出处:《庄子·逍遥游》载鲲化为鹏徙于南溟之事,又《齐物论》载庄周梦为胡蝶之事。

  • 轻而易举【qīng ér yì jǔ】

    成语解释: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气。

    成语出处:《诗·大雅·烝民》:“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朱熹注:“言人皆言德甚轻而易举,然人莫能举也。”

  • 人生如梦【rén shēng rú mèng】

    成语解释:人生如同一场梦。形容世事无定,人生短促。

    成语出处: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 如痴如梦【rú chī rú mèng】

    成语解释:形容处于不清醒、迷糊状态中。同“如醉如梦”。

    成语出处:明·李贽《焚书·答周二鲁》:“遇真正儒者,如痴如梦,翻令见疑。”

  • 如梦初觉【rú mèng chū jué】

    成语解释:好像刚从梦景中醒来一样。多比喻从糊涂、错误的认识中省悟过来。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百回:“信陵君如梦初觉,再拜称谢。”

  • 如梦如醉【rú mèng rú zuì】

    成语解释:形容处于不清醒、迷糊状态中。同“如醉如梦”。

    成语出处:叶圣陶《母》:“‘我如梦如醉的离开了他。”伊揩着眼泪,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