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诚心诚意【chéng xīn chéng yì】

    成语解释: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成语出处:《后汉书·马援传》:“开心见诚,无所隐伏。”

  • 吃苦耐劳【chī kǔ nài láo】

    成语解释:耐:禁受得住。能过困苦的生活,也经得起劳累。

    成语出处:周恩来《目前形势和新四军的任务》:“而我们新四军能吃苦耐劳,不怕困难。”

  • 德才兼备【dé cái jiān bèi】

    成语解释:德:品德;才:才能;备:具备。既有好的思想品质,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娶小乔》第一折:“江东有一故友,乃鲁子敬,此人才德兼备。”

  • 扶老携幼【fú lǎo xié yòu】

    成语解释:携:拉着,带领。搀着老人,领着小孩。

    成语出处:《战国策·齐策四》:“夫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 光明正大【guāng míng zhèng dà】

    成语解释:心怀坦白,言行正派。

    成语出处:《朱子语类》卷七三:“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

  • 光明磊落【guāng míng lěi luò】

    成语解释:磊落:心地光明坦白。胸怀坦白,正大光明。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聂小倩》:“公子光明磊落,为天人所钦瞩。”

  • 光宗耀祖【guāng zōng yào zǔ】

    成语解释:宗:宗族;祖:祖先。指子孙做了官出了名,使祖先和家族都荣耀。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三回:“儿子管他,也为的是光宗耀祖。”

  • 鸿鹄之志【hóng hú zhī zhì】

    成语解释:鸿鹄:天鹅,比喻志向远大的人;志:志向。比喻远大志向。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士容》:“夫骥骜之气,鸿鹄之志,有谕乎人心者,诚也。”《史记·陈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坚贞不屈【jiān zhēn bù qū】

    成语解释:坚:坚定;贞:有节操;屈:屈服、低头。意志坚定,决不屈服。

    成语出处:《荀子·法行》:“坚强而不屈,义也。”:《后汉书·王龚传》:“王公束修厉节,敦乐爇文,不求苟得,不为苟行,但以坚贞之操,违俗失众,横为谗佞所构毁。”

  • 见贤思齐【jiàn xián sī qí】

    成语解释: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成语出处:《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姜桂之性【jiāng guì zhī xìng】

    成语解释:生姜和肉桂愈久愈辣。比喻年纪越大性格越耿直。

    成语出处:《宋史·晏敦复传》:“况吾姜桂之性,到老愈辣。”

  • 讲信修睦【jiǎng xìn xiū mù】

    成语解释: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讲究信用,谋求和睦。

    成语出处:《礼记·礼运》:“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 开诚布公【kāi chéng bù gōng】

    成语解释:指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评》:“开诚心,布公道。”

  • 开诚相见【kāi chéng xiāng jiàn】

    成语解释:开诚:敞开胸怀,显示诚意。形容待人诚恳,显示出真心实意。

    成语出处:《后汉书·马援传》:“且开心见诚,无所隐伏,阔达多大节,略与高帝同。”

  • 开心见诚【kāi xīn jiàn chéng】

    成语解释:见:显现出。披露真心,显示诚意。形容待人诚恳,显示出真心实意。

    成语出处:《后汉书·马援传》:“且开心见诚,无所隐伏,阔达多大节,略与高帝同。”

  • 恪守不渝【kè shǒu bù yú】

    成语解释:严格遵守,决不改变。

    成语出处:

  • 披肝沥胆【pī gān lì dǎn】

    成语解释:披:披露;沥:往下滴。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也形容非常忠诚。

    成语出处:唐·黄滔《启裴侍郎》:“沾巾堕睫,沥胆披肝,不在他门,誓于死节。”宋·司马光《体要疏》:“虽访问所不及,犹将披肝沥胆,以效其区区之忠。”

  • 披荆斩棘【pī jīng zhǎn jí】

    成语解释:劈开丛生多刺的野生植物。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或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

    成语出处:《后汉书·冯异传》:“为吾披荆棘,定关中。”

  • 剖心析肝【pōu xīn xī gān】

    成语解释:形容掬诚相示。亦作“剖心坼肝”。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邹阳传》:“两主二臣,剖心析肝相信,岂移于浮辞哉!”

  • 谦虚谨慎【qiān xū jǐn shèn】

    成语解释:谦虚:虚心;谨慎:慎重小心。虙待人,小心办事。

    成语出处:《晋书 张宾载记》:“封濮阳侯,任遇优显,宠冠当时,而谦虚敬慎,开襟下士。”

  • 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

    成语解释: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成语出处:先秦·荀况《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任劳任怨【rèn láo rèn yuàn】

    成语解释:任:担当,经受。不怕吃苦,也不怕招怨。

    成语出处:汉·桓宽《盐铁论·刺权》:“夫食万人之力者,蒙其忧,任其怨劳。”《汉书·石显传》:“诚不能以一躯称快万众,任天下之怨。”

  • 舍己为人【shě jǐ wèi rén】

    成语解释: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

    成语出处:《论语·先进》:“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朱熹注:“初无舍己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

  • 身先士卒【shēn xiān shì zú】

    成语解释:作战时将领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现在也用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

    成语出处:《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当敌勇敢,常为士卒先。”《资治通鉴·隋纪炀帝大业九年》:“玄感每战,身先士卒,所向摧陷。”

  • 拾金不昧【shí jīn bù mèi】

    成语解释:金:原指钱财,现泛指各种贵重物品;昧:隐藏。拾到东西并不隐瞒下来据为己有。指良好的仆人道德和社会风尚。

    成语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把家人名分扯倒,又表其拾金不昧。”

  • 推诚相见【tuī chéng xiāng jiàn】

    成语解释:诚:相信。指以真心对待人。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臣与蜀主,推诚相信,知臣本心,必不肯杀臣之家小也。”

  • 未雨绸缪【wèi yǔ chóu móu】

    成语解释:绸缪:紧密缠缚。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成语出处:《诗经·豳风·鸱号》:“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 心口如一【xīn kǒu rú yī】

    成语解释: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一样。形容诚实直爽。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五回:“紫芝妹妹嘴虽厉害,好在心口如一,直截了当,倒是一个极爽快的。”

  • 信誓旦旦【xìn shì dàn dàn】

    成语解释:信誓:表示诚意的誓言;旦旦:诚恳的样子。誓言说得真实可信。

    成语出处:《诗经·卫风·氓》:“言笑晏晏,信誓旦旦。”

  • 言而有信【yán ér yǒu xìn】

    成语解释: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成语出处:《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 言行一致【yán xíng yī zhì】

    成语解释: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

    成语出处:宋 赵善璙《自警篇 诚实》:“自此言行一致,表里相应,遇事坦然,常有余裕。”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yàn què ān zhī hóng hú zhī zhì】

    成语解释: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成语出处:《史记·陈涉世家》:“嗟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一诺千金【yī nuò qiān jīn】

    成语解释: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成语出处:《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 以德报怨【yǐ dé bào yuàn】

    成语解释:德:恩惠。怨:仇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

    成语出处:《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以德报德【yǐ dé bào yu】

    成语解释:德:恩惠。用恩惠报答恩惠。

    成语出处:《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