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岸然道貌【àn rán dào mào】

    成语解释:指严肃的神态。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成仙》:“又八九年,成忽自至,黄巾氅服,岸然道貌。”

  • 不苟言笑【bù gǒu yán xiào】

    成语解释:苟:苟且,随便。不随便说笑。形容态度庄重严肃。

    成语出处:《礼记·典礼上》:“不苟訾,不苟笑。”

  • 大义凛然【dà yì lǐn rán】

    成语解释:大义:正义;凛然:严肃、或敬畏的样子。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成语出处: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至于起王氏已废之魂,上配天皇;条高后擅政之年,下系中宗,大义凛然。”

  • 道貌凛然【dào mào lǐn rán】

    成语解释:犹道貌岸然。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成语出处:《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光严整行之次,忽见维摩,道貌凛然,仪形垒落。”

  • 道貌俨然【dào mào yǎn rán】

    成语解释:犹道貌岸然。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成语出处:巴金《家》九:“爷爷从前原也是荒唐的人,他到后来才变为道貌俨然的。”

  • 吊儿郎当【diào er láng dāng】

    成语解释:形容仪容不整,作风散漫,态度不严肃或不认真。

    成语出处:丰子恺《口中剿匪记》:“到后来它们作恶太多,个个变坏,歪斜偏侧,吊儿郎当,根本没有替我服务。”

  • 阿谀逢迎【ē yú féng yíng】

    成语解释:阿谀:用言语恭维别人;逢迎:迎合别人的心意。奉承,拍马,讨好别人。

    成语出处:《二程全书·伊川易传一》:“周之与否在君而已,不可阿谀奉迎求其比己也。”

  • 噩噩浑浑【è è hún hún】

    成语解释:指质朴忠厚的样子。指上古之世。

    成语出处:清·魏源《序》:“于是天文地理,皆定位于高高下下之中;孔思周情,各呈露于噩噩浑浑之际。”

  • 刚直不阿【gāng zhí bù ē】

    成语解释:刚强正直,不逢迎,无偏私。

    成语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救金鲤海龙王报德》:“并一生宦迹,刚直不阿之志,具表奏闻。”

  • 浩气凛然【hào qì lǐn rán】

    成语解释:浩气:即正气,刚直正大的精神;凛然:严肃,令人敬畏的样子。浩然之气令人敬畏。

    成语出处:《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 浩然之气【hào rán zhī qì】

    成语解释:浩:盛大、刚直的样子;气:指精神。指浩大刚正的精神。

    成语出处:《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 浑浑噩噩【hún hún è è】

    成语解释:浑浑:深厚的样子;噩噩:严肃的样子。原意是浑厚而严正。现形容糊里糊涂,愚昧无知。

    成语出处:汉·扬雄《法言·问神》:“虞夏之书浑浑尔,商书灏灏尔,周书噩噩尔。”

  • 糊里糊涂【hú lǐ hú tú】

    成语解释:认识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成语出处:曾朴《孽海花》第三回:“难道龚定庵就这么糊里糊涂的给他们药死了吗?”

  • 号令如山【hào lìng rú shān】

    成语解释:指军令严肃,不容更改。

    成语出处:《宋史·岳飞传》:“岳节使号令如山,若与之敌,万无生理,不如往降。”

  • 军令如山【jūn lìng rú shān】

    成语解释:军事命令象山一样不可动摇。旧时形容军队中上级发布的命令,下级必须执行,不得违抗。

    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9回:“云长曰:‘愿依军法。’孔明曰:‘如此,立下文书。’云长便与了军令状。”

  • 冷若冰霜【lěng ruò bīng shuāng】

    成语解释:冷得象冰霜一样。比喻待人接物毫无感情,象冰霜一样冷。也比喻态度严正,不可接近。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俺老夫人治家严肃,凛若冰霜。”

  • 凛若冰霜【lǐn ruò bīng shuāng】

    成语解释:冷得象冰霜一样。比喻待人接物毫无感情,象冰霜一样冷。也比喻态度严正,不可接近。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俺老夫人治家严肃,凛若冰霜。”

  • 目不斜视【mù bù xié shì】

    成语解释:眼睛不偷看旁边。比喻为人行止端方。也形容只朝一个方向看。

    成语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

  • 愀然不乐【qiǎo rán bù lè】

    成语解释:愀然:忧愁的样子。脸上忧愁严肃,心中不愉快。

    成语出处:《荀子·修身》:“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 愀然无乐【qiǎo rán wú lè】

    成语解释:愀然:忧愁的样子。脸上忧愁严肃,心中不愉快。

    成语出处:《荀子·修身》:“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 森严壁垒【sēn yán bì lěi】

    成语解释:原指军事戒备严密。现也用来比喻彼此界限划得很分明。

    成语出处:毛泽东《西江月 井冈山》词:“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 肃然起敬【sù rán qǐ jìng】

    成语解释: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弟子中或有惰者,远公曰;‘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原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执经登坐,讽诵朗暢,词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肃然增敬。”

  • 慎重其事【shèn zhòng qí shì】

    成语解释:指对某一事的态度严肃认真。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1回:“某观察却慎重其事的说道:‘这是兄弟始创的一个大公司。’”

  • 肃然生敬【sù rán shēng jìng】

    成语解释: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同“肃然起敬”。

    成语出处:宋·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鲁直专学子美,然子美诗读之使人凛然兴起,肃然生敬。”

  • 台阁生风【tái gé shēng fēng】

    成语解释:台阁:东汉尚书的办公室。泛指官府大臣在台阁中严肃的风气。比喻官风清廉。

    成语出处:《晋书·傅玄传》:“每有奏劾,或值日暮,捧白简,整簪带,竦踊不寐,坐而待旦。于是贵游慑伏,台阁生风。”

  • 玩世不恭【wán shì bù gōng】

    成语解释:玩世:以消极、玩弄的态度对待生活;不恭:不严肃。因对现实不满而采取的一种不严肃、不认真的生活态度。

    成语出处:《汉书·东方朔传赞》:“依隐玩世,诡时不逢。”

  • 望而生畏【wàng ér shēng wèi】

    成语解释:畏:恐惧,害怕。看见了就害怕。

    成语出处:《论语·尧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 威风凛凛【wēi fēng lǐn lǐn】

    成语解释:威风:威严的气概;凛凛:严肃,可敬畏的样子。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回:“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

  • 危言正色【wēi yán zhèng sè】

    成语解释:刚直的言论和严正的态度。

    成语出处:唐·陈子昂《谏灵驾入京书》:“必待非常之主,然后危言正色,抗议直辞,赵汤矍而不回。”

  • 嬉皮笑脸【xī pí xiào liǎn】

    成语解释:形容嬉笑不严肃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回:“你见我和谁玩过!有和你素日嬉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你该问他们去!”

  • 笑比河清【xiào bǐ hé qīng】

    成语解释:形容态度严肃,难见笑容。

    成语出处:《宋史·包拯传》:“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 小心翼翼【xiǎo xīn yì yì】

    成语解释:翼翼:严肃谨慎。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现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大明》:“维此文王,小心翼翼。”

  • 妖由人兴【yāo yóu rén xīng】

    成语解释:妖物因人而生。指不正常事物是由于人自己不严肃、不正派引起的。

    成语出处:《左传·庄公十四年》:“妖由人兴也。人无衅焉,妖不自作。”

  • 一本正经【yī běn zhèng jīng】

    成语解释: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后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

    成语出处:晋·葛洪《抱朴子·百家》:“正经为道义之渊海,子书为增深之川流。”

  • 一字一板【yī zì yī bǎn】

    成语解释:形容说话从容清楚。

    成语出处:老舍《二马》:“温都太太把房钱,吃饭的时间,晚上锁门的时候,和一切的规矩,都当着伊牧师一字一板的交待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