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更阑人静【gēng lán rén jǐng】

    成语解释:更: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两小时;阑:将尽;人静:没有人的吵杂声,一片寂静。夜已很深,没有人声,一片寂静。

    成语出处:宋·蔡绦《西清诗话》引杨鸾诗:“白日苍蝇满饭盘,夜间蚁子又成团;每到更深人静后,定来头人咬杨鸾。”

  • 偷闲躲静【tōu xián duǒ jìng】

    成语解释:指偷懒。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9回:“第一个凤姐事多任重,别人或可偷闲躲静,独他是不能脱得的。”

  • 万籁俱寂【wàn lài jù jì】

    成语解释: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万籁:自然界中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寂:静。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成语出处: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万赖此俱寂,唯闻钟磬音。”

  • 万籁无声【wàn lài wú shēng】

    成语解释: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成语出处: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万赖此俱寂,唯闻钟磬音。”

  • 万赖俱寂【wàn lài jù jì】

    成语解释: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成语出处:唐朝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万赖此俱寂,唯闻钟磬音。”

  • 鸦雀无声【yā què wú shēng】

    成语解释: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四:“公曰:‘鸦去无声,又何言闻?’”宋·苏轼《绝句三首》:“天风吹雨入阑干,乌鹊无声夜向阑。”

  • 默默无闻【mò mò wú wén】

    成语解释:无声无息,没人知道。指没有什么名声。

    成语出处:《晋书·祖纳传》:“仆虽无无,非志不立,故疾没世而无闻焉。”

  • 无声无息【wú shēng wú xī】

    成语解释: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文王》:“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 夜深人静【yè shēn rén jìng】

    成语解释:深夜没有人声,非常寂静。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深夜人静,为何叩门?”

  • 悄无声息【qiǎo wú shēng xī】

    成语解释:悄:静。静悄悄的,听不到任何声音。指非常寂静

    成语出处:曾朴《孽海花》第34回:“此时再听,就悄无声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