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蹈常袭故【dǎo cháng xí gù】

    成语解释:蹈:踩,引伸为遵循;常:常规,老规矩;袭:沿袭;故:老办法。因循守旧,照老规矩办事。

    成语出处:宋·苏轼《伊尹论》:“后之君子,蹈常而袭故,惴惴焉惧不免于天下。”

  • 独出心裁【dú chū xī cái】

    成语解释:原指诗文的构思有独到的地方。后泛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成语出处:明·李贽《水浒全书发凡》:“今别出心裁,不依旧样,或特标于目外,或叠采于回中。”

  • 独辟蹊径【dú pì xī jìng】

    成语解释:自己开辟一条路。比喻独创一种风格或新的方法。

    成语出处:清·叶燮《原诗·外篇上》:“抹倒体裁,声调、气象、格力诸说,独辟蹊径。”

  • 独具匠心【dú jù jiàng xīn】

    成语解释:匠心:巧妙的心思。具有独到的灵巧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的创造性。

    成语出处:唐 张佑《题王右丞山水障》:“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

  • 匠心独运【jiàng xīn dú yùn】

    成语解释:匠心:工巧的心思。独创性地运用精巧的心思。

    成语出处:唐 王士源《孟浩然集序》:“文不按古,匠心独妙。”

  • 千篇一律【qiān piān yī lǜ】

    成语解释:一千篇文章都一个样。指文章公式化。也比喻办事按一个格式,非常机械。

    成语出处: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张公虽复千篇,犹一体耳。”宋·苏轼《答王庠书》:“今程试文字,千人一律,考官亦厌之。”

  • 人云亦云【rén yún yì yún】

    成语解释:云:说;亦:也。人家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指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

    成语出处:金·蔡松年《槽声同彦高赋》诗:“槽床过竹春泉句,他日人云吾亦云。”

  • 亦步亦趋【yì bù yì qū】

    成语解释:原意是说,你慢走我也慢走,你快走我也快走,你跑我也跑。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

    成语出处:《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

  • 鹦鹉学舌【yīng wǔ xué shé】

    成语解释:鹦鹉学人说话。比喻人家怎么说,他也跟着怎么说。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如鹦鹉只学人言,不得人意。经传佛意;不得佛意而但诵,是学语人,所以不许。”

  • 自出心裁【zì chū xīn cái】

    成语解释: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出于自己的创造。指不抄袭、模仿别人。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四回:“那些童生都读过前人这篇,不能自出心裁,每多抄袭。”

  • 别出机杼【bié chū jī zhù】

    成语解释:机杼:织布机,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指写作另辟途径,能够创新。

    成语出处:《魏书·祖莹传》:“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

  • 别出心裁【bié chū xīn cái】

    成语解释:别:另外;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成语出处:明·李贽《水浒全书发凡》:“今别出心裁,不依旧样,或特标于目外,或叠采于回中。”

  • 标新立异【biāo xīn lì yì】

    成语解释:标:提出,写明;异:不同的,特别的。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众不同。

    成语出处:《世说新语·文学》:“支道林在白马寺中,将冯太常共语,因及《逍遥》,支卓然标新理于二家之表,立异于众贤之外。”

  • 别具一格【bié jù yī gé】

    成语解释:别:另外。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成语出处:清·吕留良《与施愚山书》:“咏见赠诗,风力又别具一格。”

  • 别开生面【bié kāi shēng miàn】

    成语解释:生面:新的面目。原意是凌烟阁里的功臣画像本已褪色,经曹将军重画之后才显得有生气。比喻另外创出一种新的形式或局面。

    成语出处:唐·杜甫《丹青诗》:“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 与众不同【yǔ zhòng bù tóng】

    成语解释:跟大家不一样。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这是今日令中第一个古人,必须出类拔萃,与众不同,才觉有趣。”

  • 依样葫芦【yī yàng hú lu】

    成语解释:照别人画的葫芦的样子画葫芦。比喻单纯模仿,没有创新。同“依样画葫芦”。

    成语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草檄》:“只有一个史阁部,颇有忠心,被马、阮掣肘,却也依样葫芦。”

  • 如出一辙【rú chū yī zhé】

    成语解释:辙:车轮碾轧的痕迹。好象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成语出处:宋·洪迈《容斋随笔》卷十一:“此四人之过,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