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挨风缉缝【āi fēng jī fèng】

    成语解释:比喻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找门路。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七:“但有一二分才貌的,那一个不挨风缉缝,央媒说合。”

  • 捱风缉缝【āi fēng qī fèng】

    成语解释:指多方钻营,找门路。

    成语出处:《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公侯》:“别个秀才要去结交知县,还要捱风缉缝,央人引进,拜在门下,认为老师。”

  • 八面威风【bā miàn wēi fēng】

    成语解释:各个方面都很威风。形容神气足,声势盛。

    成语出处:元·尚仲贤《单鞭夺槊》第四折:“圣天子百灵相助,大将军八面威风。”

  • 巴山夜雨【bā shān yè yǔ】

    成语解释:指客居异地又逢夜雨缠绵的孤寂情景。

    成语出处:唐·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说巴山夜雨时。”

  • 霸王风月【bà wáng fēng yuè】

    成语解释:比喻用粗暴的态度对待幽雅的事情。

    成语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回:“今主上催花,与众不同,能用火攻,可谓‘霸王风月’了。”

  • 弊绝风清【bì jué fēng qīng】

    成语解释:弊:坏事;清:洁净。贪污、舞弊的事情没有了。形容坏事绝迹,社会风气良好。

    成语出处:宋·周敦颐《拙赋》:“上安下顺,弊绝风清。”

  • 拨云撩雨【bō yún liáo yǔ】

    成语解释:比喻男女间的挑逗。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女贞观》第四折:“他将那简帖儿传消寄信,词章儿拨雨撩云。”

  • 捕风捉影【bǔ fēng zhuō yǐng】

    成语解释: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成语出处:《汉书·郊祀志》:“听其言,洋洋满耳,若将可遇;求之,荡荡如系风捕景,终不可得。”《朱子全书》:“若悠悠地似做不做,如捕风捉影,有甚长进?”

  • 不正之风【bù zhèng zhī fēng】

    成语解释:不正当的社会风气。

    成语出处:《抱朴子·辩问》:“移不正之风,易流遁之俗。”

  • 八面驶风【bā miàn shǐ fēng】

    成语解释:形容善于见风使舵,各方面都兜得传。

    成语出处:老舍《神拳》第三幕:“喝,八面驶风,左右逢源,真乃诸葛亮也。”

  • 毕雨箕风【bì yǔ jī fēng】

    成语解释:原指民性如星,星好风雨,比喻庶民喜好人主的恩泽。后为颂扬统治者普施仁政之词。

    成语出处:《书·洪范》:“庶民惟星,星有好风,星有好雨。”孔传:“箕星好风,毕星好雨,亦民所好。”

  • 变风改俗【biàn fēng yì sú】

    成语解释:指改变旧的风气和习俗。

    成语出处:汉·王符《潜力夫·论三式》:“故凡欲变风改俗者,其行赏罚者也,必使足惊心破胆,民乃易视。”

  • 变风易俗【biàn fēng yì sú】

    成语解释:指改变旧的风气和习俗。

    成语出处:《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向使秦缓其刑罚,薄赋倒敛……变风易俗,化于海内,则世世必安矣。”

  • 拨草瞻风【bō cǎo zhān fēng】

    成语解释:比喻善于观察事物。

    成语出处:《五灯会元·云岩晟禅法嗣·洞山良价禅师》:“沩曰:‘此去澧陵攸县,石室相连,有云岩道人,若能拨草瞻风,必为子之所重。’”

  • 拨雨撩云【bō yǔ liáo yún】

    成语解释:指挑逗、试探对方的情意。泛指调情。

    成语出处:明·李日华《南西厢记·猜诗雪案》:“你用心拨雨撩云,我好意与你传书递缄。小姐呵,不肯搜自己狂为,待要寻人破绽。”

  • 抃风儛润【biàn fēng wǔ rùn】

    成语解释:抃:鼓掌;儛:通“舞”,跳舞;润:雨水。指欢舞在和风时雨中。指庆幸沾受恩惠

    成语出处:《宋书·孔頤传》:“直山渊藏引,用不遐弃,故得抃风儛润,凭附弥年。”

  • 餐风露宿【cān fēng lù sù】

    成语解释: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成语出处:宋·苏轼《将至筠先寄迟适远三犹子》诗:“露宿风餐六百里,明朝饮马南江水。”

  • 餐风沐雨【cān fēng mù yǔ】

    成语解释:餐:吃;沐:洗。以风充饥,用雨水洗头。形容旅行或野外生活的艰辛。

    成语出处:明·许三阶《节侠记·忠忤》:“谁知着恁惯雌黄,惯使着猖狂,却不念餐风沐雨先皇创业多辛苦,到做个弃正趋邪没主张。”

  • 嘲风弄月【cháo fēng nòng yuè】

    成语解释:嘲:嘲笑;弄:玩赏;风、月:泛指各种自然景物。指描写风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内容贫乏的写作。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将归渭村先寄舍弟》诗:“咏月嘲风先要减,登山临水亦宜稀。”

  • 嘲风咏月【cháo fēng yǒng yuè】

    成语解释:指描写风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内容贫乏的写作。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将归渭村先寄舍弟》诗:“咏月嘲风先要减,登山临水亦宜稀。”

  • 称雨道晴【chēng yǔ dào aíng】

    成语解释:比喻说话说不到一块。

    成语出处:明·邹善长《汇苑详注》卷十五:“县官甚不和,长官称雨,赞府道晴,终日如此不和也。”

  • 乘风破浪【chéng fēng pò làng】

    成语解释:船只乘着风势破浪前进。比喻排除困难,奋勇前进。

    成语出处:《宋书·宗悫传》:“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 楚梦云雨【chǔ mèng yún yǔ】

    成语解释:楚王梦,云雨情。后比喻男女亲昵。

    成语出处: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阴,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 础润而雨【chǔ rùn ér yǔ】

    成语解释:柱子的基石润湿了,就是要下雨的征候。比喻见到一点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方向。

    成语出处:《淮南子·说林训》:“山云蒸,柱础润。”宋·苏洵《辨奸论》:“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

  • 春风得意【chūn fēng dé yì】

    成语解释:旧时形容考中进士后的兴奋心情。后形容职位升迁顺利。

    成语出处: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春风风人【chūn fēng fèng rén】

    成语解释:风人:吹拂人。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及时给人教益和帮助。

    成语出处:汉·刘向《说苑·贵德》:“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

  • 春风满面【chūn fēng mǎn miàn】

    成语解释:春风:指笑容。比喻人喜悦舒畅的表情。形容和霭愉快的面容。

    成语出处:宋·程节斋《沁园春》词:“满面春风,一团和气,发露胸中书与诗。”

  • 春风和气【chūn fēng hé qì】

    成语解释:春天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对人态度和蔼可亲。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四马投唐》第二折:“既唐公不念前分仇,你放些个春风和气将他来待,免得咱一度可喜两度丑。”

  • 春风夏雨【chūn fēng xià yǔ】

    成语解释:春风和煦,夏雨滋润,足以养育万物。常比喻及时给人以教益和帮助。

    成语出处:汉·刘向《说苑·贵德》:“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

  • 春风化雨【chūn fēng huà yǔ】

    成语解释:化:化生和养育。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成语出处:《孟子·尽心上》:“有如时春风雨化之者。”

  • 春风一度【chūn fēng yī dù】

    成语解释:度:次,回。比喻领略一番美妙的生活情趣。亦借指男女合欢。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四丞相高会丽春堂》第三折:“老夫为官,不如在此闲居也……到今日身无所如,想天公也有安排我处,可不道吕望严陵自千古,这便算的我春风一度。”

  • 春风沂水【chūn fēng yí shuǐ】

    成语解释:原意是大人和儿童在沂水洗个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指放情自然,旷达高尚的生活乐趣。

    成语出处:《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春雨如油【chūn yǔ rú yóu】

    成语解释:春雨贵如油。形容春雨可贵。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一:“春雨一滴滑如油。” 明·解缙《春雨》:“春雨贵如油,下得满街流,滑倒解学士,笑坏一群牛。”

  • 踔厉风发【chuō lì fēng fā】

    成语解释:踔厉:精神振奋,言论纵横;风发:象刮风一样迅猛。形容精神振作,意气奋发。

    成语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中踔厉风发,常率屈其座人。”

  • 采风问俗【cǎi fēng wèn sú】

    成语解释:采集歌谣,访问风俗。

    成语出处:清·俞蛟《梦厂杂著·潮嘉风月》:“采风问俗,纪载宜详;品翠题红,篇章争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