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暗室不欺【àn shì bù qī】

    成语解释: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

    成语出处:唐·骆宾王《萤火赋》:“类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

  • 暗室欺心【àn shì qī xīn】

    成语解释:在黑暗的屋子里昧着良心做坏事。指偷偷地做坏事。

    成语出处:宋·陈元靓《事林广记·卷九·警世格言》:“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欺心,神目如电。”

  • 傲雪欺霜【ào xuě qī shuāng】

    成语解释:形容不畏霜雪严寒,外界条件越艰苦越有精神。比喻经过长期磨练,面对冷酷迫害或打击毫不示弱、无所畏惧。傲,傲慢、蔑视。

    成语出处:元·吴昌龄《张天师》:“梅花云:我这梅花……玉骨冰肌谁可匹,傲雪凌霜夺第一。”

  • 不欺暗室【bù qī àn shì】

    成语解释:欺:欺骗自己;暗室:人家看不见的地方。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

    成语出处:唐·骆宾王《萤火赋》:“类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

  • 盗名欺世【dào míng qī shì】

    成语解释:盗:窃取;名:名誉;欺:欺骗。窃取名誉,欺骗世人。

    成语出处:《宋史·郑丙传》:“近世士大夫有所谓道学者,欺世盗名,不宜信用。”

  • 钓名欺世【diào míng qī shì】

    成语解释:钓:捞取。运用不正当手段捞取名著,欺骗世人。

    成语出处:清·郑燮《潍县寄舍弟墨第四书》:“不过挪移借贷,改窜添补,便尔钓名欺世。”

  • 坚贞不屈【jiān zhēn bù qū】

    成语解释:坚:坚定;贞:有节操;屈:屈服、低头。意志坚定,决不屈服。

    成语出处:《荀子·法行》:“坚强而不屈,义也。”:《后汉书·王龚传》:“王公束修厉节,敦乐爇文,不求苟得,不为苟行,但以坚贞之操,违俗失众,横为谗佞所构毁。”

  • 坑蒙拐骗【kēng méng guǎi piàn】

    成语解释:指以欺骗手段捞取钱财,陷害他人。

    成语出处:《文汇报》1986.7.19:“坑蒙拐骗发不了大财,发了小财也长不了。”

  • 怕硬欺软【pà yìng qī ruǎn】

    成语解释:害怕强硬的,欺负软弱的。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 欺君罔上【qī jūn wǎng shàng】

    成语解释:欺骗蒙蔽君主。

    成语出处:元·杨朝英《叹世》曲:“他待学欺君罔上曹丞相,不如俺葛巾漉酒陶元亮。”

  • 欺天诳地【qī tiān kuāng dì】

    成语解释:欺骗天地神明。形容极其欺诈之能事。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一折:“这等穷儿乍富,瞒心昧己,欺天诳地,只要损别人,安自己。”

  • 欺人太甚【qī rén tài shèn】

    成语解释:欺负人太过分了,令人不能容忍。

    成语出处: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主公着他做了盟府,又与他一口宝剑,筵前举鼎,欺人太甚。”

  • 欺软怕硬【qī ruǎn pà yìng】

    成语解释:欺负软弱的,害怕强硬的。

    成语出处:明·高明《琵琶记·五娘请粮被抢》:“点催首放富差贫,保上户欺软怕硬。”

  • 欺三瞒四【qī sān mán sì】

    成语解释:一再欺骗隐瞒。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七:“一闻之时,心头火起,大骂尤辰无理,做这等欺三瞒四的媒人,说骗人家女儿。”

  • 欺善怕恶【qī shàn pà è】

    成语解释:欺侮善良者,惧怕凶恶者。

    成语出处:明·杨柔胜《玉环记·韦皋别妻》:“田舍翁住在山圪落,恃老无端多凶恶,我每反被相辱没,欺善怕恶,欺善怕恶。”

  • 欺上瞒下【qī shàng mán xià】

    成语解释:对上欺骗,博取信任;对下隐瞒,掩盖真相。

    成语出处:唐·元结《奏免科率状》:“忝官尸禄,欺上罔下,是臣之罪。”

  • 欺大压小【qī dà yā xiǎo】

    成语解释:欺骗强大的,压迫弱小的。

    成语出处:元·马致远《汉宫秋》楔子:“为人雕心雁爪,做事欺大压小,全凭谄佞奸贪。”

  • 欺上罔下【qī shàng wǎng xià】

    成语解释:对上欺骗,博取信任;对下隐瞒,掩盖真相。

    成语出处:唐·元结《奏免科率状》:“忝官尸禄,欺上罔下,是臣之罪。”

  • 欺公罔法【qī gōng wǎng fǎ】

    成语解释:欺骗公众,无视法律。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这一班光棍奴才,敢如此欺公罔法。”

  • 欺世盗名【qī shì dào míng】

    成语解释:欺骗世人,窃取名誉。

    成语出处:《荀子·不苟》:“夫富贵者则类傲之;夫贫贱者则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奸人将以盗名于暗世者也,险莫大焉。”

  • 欺贫爱富【qī pín ài fù】

    成语解释:欺侮贫穷,喜爱富有。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裴度还带》:“有那等嫌贫爱富的儿曹辈,将俺这贫傲慢,把他那富追陪,那个肯恤孤念寡存仁义。”

  • 欺人自欺【qī rén zì qī】

    成语解释:自欺:自我欺骗。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十八:“因说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 欺天罔地【qī tiān wǎng dì】

    成语解释:欺骗天地神明。形容欺诈的手段非常高。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一折:“这等穷儿乍富,瞒心昧己,欺天诳地,只要损别人,安自己。”

  • 欺硬怕软【qī yìng pà ruǎn】

    成语解释:欺:欺凌。怕:害怕。欺凌强硬的,害怕软弱的。指吃硬不吃软。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楔子:“我从来欺硬怕软,吃苦不甘,你休只因亲事胡扑俺。”

  • 童叟无欺【tóng sǒu wú qī】

    成语解释:童:未成年的孩子;叟:年老的男人;欺:蒙骗。既不欺骗小孩也不欺骗老人。指买卖公平。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但不知可有‘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字样没有?”

  • 无所畏惧【wú suǒ wèi jù】

    成语解释:畏惧:害怕。什么也不怕。形容非常勇敢。

    成语出处:此是绍之壮辞,云巴人劲勇,见敌无所畏惧,非实瞎也。 《魏书·董绍传》

  • 仗势欺人【zhàng shì qī rén】

    成语解释:仗:凭借,依靠。依仗某种权势欺压人。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他学师友,君子务本;你倚父兄,仗势欺人。”

  • 自欺欺人【zì qī qī rén】

    成语解释: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成语出处:《朱子语类》:“因说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 不欺闇室【bù qī àn shì】

    成语解释:闇àn室:遮去光线的房间。同“不欺暗室”。

    成语出处:

  • 谄上欺下【chǎn shàng qī xià】

    成语解释:谄:讨好,奉承;欺:欺压。讨好上司,欺压下级。

    成语出处:吴祖光《相府门前七品官》:“这位‘相府门前七品官,见他容易见我难’是旧社会里趋炎附势、谄上欺下的典型人物。”

  • 瞒上欺下【mán shàng qī xià】

    成语解释:蒙骗上级,压迫下属和人民。

    成语出处: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至今还不能替老百姓想,瞒上欺下,咱简直不是个人啦!”

  • 吃硬不吃软【chī yìng bù chī ruǎn】

    成语解释:好言好语不听从,态度一强硬,反使屈从了。形容人的外强中干,欺软怕硬。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戴大理嘱咐他的一番话,说胡统领的为人,吃硬不吃软。”

  • 欺君误国【qī jūn wù guó】

    成语解释:欺骗君主,祸害国家。

    成语出处:明·陆采《明珠记·奸谋》:“刘震这厮索强,前日弹我欺君误国,要将枭首示众。”

  • 欺人之谈【qī rén zhī tán】

    成语解释:骗人的鬼话。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二回:“你可晓得老爷是讲理学的人,凡事有则有,无则无,从不作欺人之谈的。”

  • 欺霜傲雪【qī shuāng ào xuě】

    成语解释:形容不畏霜雪严寒,外界条件越艰苦越有精神。比喻经过长期磨练,面对冷酷迫害或打击毫不示弱、无所畏惧。傲,傲慢、蔑视。

    成语出处:宋·杨无咎《柳梢青》:“傲雪凌霜,平欺寒力,搀借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