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感情用事【gǎn qíng yòng shì】

    成语解释:凭个人的爱憎或一时的感情冲动处理事情。

    成语出处:曹禺《日出》跋:“而我一个感情用事,素来不能冷静分析的人,只知道哪一个最令我关心的。”

  • 皆大欢喜【jiē dà huān xǐ】

    成语解释:人人都高兴满意。

    成语出处:《金刚经》:“皆大欢喜,信守奉行。”

  • 平心静气【píng xīn jìng qì】

    成语解释: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四回:“且平心静气,暗暗访察,才能得这个实在;纵然访不着,外人也不能知道。”

  • 七情六欲【qī qíng liù yù】

    成语解释:泛指人的喜、怒、哀、乐和嗜欲等。

    成语出处:《礼记·礼运》:“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六欲:生死耳目口鼻。”

  • 气冲斗牛【qì chōng dǒu niú】

    成语解释:气:气势;牛、斗:即牵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成语出处:唐·崔融《咏宝剑》:“匣气冲牛斗,山形转辘轳。”宋·岳飞《题青泥赤壁》诗:“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真节报君仇。”

  • 人琴俱亡【rén qín jù wáng】

    成语解释:俱:全,都;亡:死去,不存在。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

    成语出处:《晋书·王徽之传》:“取献之琴弹之,久而不调,叹曰:‘呜呼子敬,人琴俱亡。’”

  • 忍俊不禁【rěn jùn bù jìn】

    成语解释: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指忍不住要发笑。

    成语出处:唐·赵璘《因话录》卷五:“柜初成,周戎时为吏部郎中,大书其上,戏作考词状:‘当有千有万,忍俊不禁,考上下。’”

  • 五十步笑百步【wǔ shí bù xiào bǎi bù】

    成语解释: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百步的人。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

    成语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 笑逐颜开【xiào zhú yán kāi】

    成语解释:逐:追随;颜:脸面,面容;开:舒展开来。笑得使面容舒展开来。形容满脸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二回:“宋江见了,喜从天降,笑逐颜开。”

  • 心如刀割【xīn rú dāo gē】

    成语解释:内心痛苦得象刀割一样。

    成语出处:元·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一折:“待着些粗粝,眼睁睁俺子母各天涯,想起来我心如刀割。”

  • 睚眦必报【yá zì bì bào】

    成语解释:睚眦:发怒时瞪眼睛,借指极小的仇恨。象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比喻心胸极狭窄。

    成语出处:《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 贻笑大方【yí xiào dà fāng】

    成语解释:贻笑:让人笑话;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指让内行人笑话。

    成语出处:《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叱咤风云【chì zhà fēng yún】

    成语解释:叱咤:怒喝声。一声呼喊、怒喝,可以使风云翻腾起来。形容威力极大。

    成语出处:《梁书·元帝纪》:“叱咤则风云兴起,鼓动则嵩华倒拔。”

  • 从容不迫【cóng róng bù pò】

    成语解释:从容:不慌不忙,很镇静;不迫:不急促。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成语出处:《旧唐书·刘世龙传》“而思礼以为得计,从容自若,尝与相忤者,必引令枉诛。”

  • 眉飞色舞【méi fēi sè wǔ】

    成语解释:色:脸色。形容人得意兴奋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二回:“余荩臣一听‘明保’二字,正是他心上最为关切之事,不禁眉飞色舞。”

  • 鬼哭神嚎【guǐ kū shén háo】

    成语解释:号:哭。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二折:“可怎生神嚎鬼哭,雾惨云昏,白日为幽。”

  • 心平气和【xīn píng qì hé】

    成语解释:心情平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

    成语出处:宋·苏轼《菜羹赋》:“先生心平而气和,故虽老而体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