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挨冻受饿【ái dòng shòu è】

    成语解释:指无衣无食的穷困境况。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回:“妈妈这一辈子想来还不至挨冻受饿。”

  • 白屋寒门【bái wū hán mén】

    成语解释:白屋:用白茅草盖的屋;寒门:清贫人家。泛指贫士的住屋。形容出身贫寒。

    成语出处:元 高文秀《琗范叔》第三折:“未亨通,遭穷困,身居在白屋寒门。”

  • 卑不足道【bēi bù zú dào】

    成语解释:指卑微藐小,不值得一谈。

    成语出处:见“卑卑不足道”。

  • 缺衣少食【quē yī shǎo shí】

    成语解释:衣食不足。指贫穷。亦作“缺食无衣”。

    成语出处:明李贽《焚书·复李渐老书》:“即此衣食之赐,既深以为喜,则缺衣少食之烦恼不言而知也。”

  • 一无所有【yī wú suǒ yǒu】

    成语解释:什么也没有。指钱财,也指成绩、知识。

    成语出处:《敦煌变文集·庐山远公话》:“如水中之月,空里之风,万法皆无,一无所有。”

  • 白手空拳【bái shǒu kōng quán】

    成语解释:形容手中一无所有。

    成语出处: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八回:“我从十几岁上,拿了一双白手空拳,和吴继之两个混;我们两个向没分家,挣到了一百多万。”

  • 不名一钱【bù míng yī qián】

    成语解释:名:占有。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

    成语出处:《史记·佞幸列传》:“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汉·王充《论衡·骨相》:“通有盗铸钱之罪,景帝考验,通亡,寄死人家,不名一钱。”

  • 挨饿受冻【ái è shòu dòng】

    成语解释:挨:遭受。指缺衣少食的穷困状况

    成语出处:老舍《四世同堂》:“长顺儿又每月由高亦陀那里给她领十元的‘救济费’。她一时不至于挨饿受冻。”

  • 不明真相【bù míng zhēn xiàng】

    成语解释:明:了解清楚;真相:本来面目。不明白事情的本来面目

    成语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关于新文字》:“不过他们可以装作懂得的样子,来胡说八道,欺骗不明真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