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不分彼此【bù fēn bǐ cǐ】

    成语解释:形容关系密切,交情深厚。

    成语出处:宋·陈亮《谢安比王导论》:“一切以大体弥缝之,号令无所变更,而任用不乏其人。”

  • 布衣之交【bù yī zhī jiāo】

    成语解释:布衣:平民。旧指贫寒老友。

    成语出处:《战国策·齐策三》:“卫君与文布衣交,请具车马皮币,愿君以此从卫君游。”

  • 称兄道弟【chēng xiōng dào dì】

    成语解释:朋友间以兄弟相称。形容关系亲密。

    成语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2回:“见了同事周老爷一班人,格外显得殷勤,称兄道弟,好不热闹。”

  • 成城断金【chéng chéng duàn jīn】

    成语解释:成城,团结得像城堡一样坚固;断金,力量大得能折断金属。指万众一心,力量无比强大。

    成语出处:语出《国语·周语下》:“故谚曰:‘众心成城,众口铄金。’”又《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 打成一片【dǎ chéng yī piàn】

    成语解释:形容感情融洽,成为一体。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五:“老僧四十年方打成一片。”

  • 打得火热【dǎ dé huǒ rè】

    成语解释:形容十分亲密。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4回:“原来安道全新和建康府一个烟花娼妓,唤做李巧奴,时常往来,正是打得火热。”

  • 单丝不成线【dān sī bù chéng xiàn】

    成语解释:一根丝绞不成线。比喻个人力量单薄,难把事情办成。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二折:“说甚么单丝不线,我着你缺月再圆。”

  • 道义之交【dào yì zhī jiāo】

    成语解释:交:交情,友谊。有道德有正义感的交往和友情。指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朋友。

    成语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38回:“道义之交,只此已足,何必更为介介。”

  • 独木不成林【dú mù bù chéng lín】

    成语解释:一棵树成不了森林。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

    成语出处:汉·崔骃《达旨》:“高树靡阴,独木不林。”

  • 党坚势盛【dǎng jiān shì shèng】

    成语解释:指团结紧、势力盛大。

    成语出处:

  • 反间之计【fǎn jiàn zhī jì】

    成语解释:间:离间。原意为利用敌人的间谍把假情况告知敌人使之失误的计策。后来指离间敌人内部,使之不团结的计策。

    成语出处:《孙子·用间》:“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

  • 分甘共苦【fēn gān gòng kǔ】

    成语解释:同享幸福,分担艰苦。

    成语出处:《晋书·应詹传》:“詹与分甘共苦,情若兄弟。”

  • 风雨同舟【fēng yǔ tóng zhōu】

    成语解释: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成语出处:《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 负荆请罪【fù jīng qǐng zuì】

    成语解释: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成语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 肝胆相照【gān dǎn xiāng zhào】

    成语解释:肝胆:比喻真心诚意。比喻以真心相见。

    成语出处:宋·赵令畸《侯鲭录》:“同心相亲,照心照胆寿千春。”

  • 甘苦与共【gān kǔ yǔ gòng】

    成语解释:甘苦:欢乐和痛苦;与共:共同在一起。共同享受欢乐与幸福,共同承担痛苦与磨难。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 管鲍之交【guǎn bào zhī jiāo】

    成语解释: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成语出处:《列子·力命》:“生我者也,知我者鲍叔也。”

  • 和衷共济【hé zhōng gòng jì】

    成语解释:衷:内心;济:渡。大家一条心,共同渡过江河。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

    成语出处:《尚书·皋陶谟》:“同寅协恭和衷哉。”《国语·鲁语下》“夫苦匏不材于人,共济而已。”

  • 患难与共【huàn nàn yǔ gòng】

    成语解释:共同承担危险和困难。指彼此关系密切,利害一致。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而臣敢陈闻于陛下者,诚与国分形同气,忧患共之者也。”

  • 患难之交【huàn nàn zhī jiāo】

    成语解释:交:交情,朋友。在一起经历过艰难困苦的朋友。

    成语出处: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十回:“浦肫夫患难之交,今日年兄为我们看他,异日我们也代年兄看他。”

  • 解衣推食【jiě yī tuī shí】

    成语解释:把穿着的衣服脱下给别人穿,把正在吃的食物让别人吃。形容对人热情关怀。

    成语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 金龟换酒【jīn guī huàn jiǔ】

    成语解释:解下金龟换美酒。形容为人豁达,恣情纵酒。

    成语出处:唐·李白《对酒忆贺监诗序》:“太子宾客贺公,于长安紫极宫一见余,呼余为‘谪仙人’,因解金龟,换酒为乐。”

  • 金兰之友【jīn lán zhī yǒu】

    成语解释:指亲密的朋友。

    成语出处:《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 精诚团结【jīng chéng tuán jié】

    成语解释:精诚:真诚。一心一意,团结一致。

    成语出处:《茅盾选集 杂感二题之二》:“唯有盟国的精诚团结,才能赢得和平。”

  • 举国一致【jǔ guó yī zhì】

    成语解释:全国上下,团结一致。

    成语出处:毛泽东《论持久战》:“所有问题的中心点还是中国全体人民团结起来,树立举国一致的抗日阵线。”

  • 离心离德【lí xīn lí dé】

    成语解释:思想不统一,信念也不一致。指不一条心。

    成语出处:《书·泰誓中》:“受(纣)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

  • 戮力同心【lù lì tóng xīn】

    成语解释:戮力:并力;同心:齐心。齐心合力。

    成语出处:《墨子·尚贤》:“《汤誓》曰:‘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

  • 安定团结【ān dìng tuán jié】

    成语解释:指形势、秩序、生活安稳,民众气氛和睦

    成语出处:邓小平《军队要整顿》:“我们要遵照毛泽东同志关于安定团结的指示,整顿军队。”

  • 齐心合力【qí xīn hé lì】

    成语解释: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成语出处:《墨子·尚贤》:“《汤誓》曰:‘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

  • 齐心协力【qí xīn xié lì】

    成语解释: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成语出处:《墨子·尚贤》:“《汤誓》曰:‘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

  • 契若金兰【qì ruò jīn lán】

    成语解释:比喻朋友交情深厚。

    成语出处:《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 亲如手足【qīn rú shǒu zú】

    成语解释:象兄弟一样的亲密。多形容朋友的情谊深厚。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魔合罗》第四折:“想兄弟情亲如手足。”

  • 人心归向【rén xīn guī xiàng】

    成语解释:向:归向,向往。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向往的。

    成语出处:《晋书·熊远传》:“人心所归,惟道与义。”

  • 仁义道德【rén yì dào dé】

    成语解释: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成语出处:唐·韩愈《原道》:“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

  • 仁民爱物【rén mín ài wù】

    成语解释:仁:仁爱。对人亲善,进而对生物爱护。旧指官吏仁爱贤能。

    成语出处:《孟子·尽心上》:“君子之于物也,爱人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