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低三下四【dī sān xià sì】

    成语解释:形容态度卑贱低下也指工作性质卑贱低下。

    成语出处:清 孔尚任《桃花扇 听稗》:“你嫌这里乱鬼当家别处寻主,只怕到那里低三下四还干旧营生。”

  • 俯首帖耳【fǔ shǒu tiē ěr】

    成语解释:象狗见了主人那样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卑屈驯服的样子。

    成语出处: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 寡廉鲜耻【guǎ lián xiǎn chǐ】

    成语解释:寡、鲜:少。旧指不廉洁,不知耻。现指不知羞耻。

    成语出处: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不谨,寡廉鲜耻,而俗不长厚也。”

  • 厚颜无耻【hòu yán wú chǐ】

    成语解释:颜:脸面。指人脸皮厚,不知羞耻。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南朝·齐·孔稚圭《北山移文》:“岂可使芳杜厚颜,薜荔蒙耻。”

  • 无耻之尤【wú chǐ zhī yóu】

    成语解释:尤:突出的。最无耻的。形容无耻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清 王士禛《分甘余话》:“二子可谓失其本心,无耻之尤者也。”

  • 卑鄙无耻【bēi bǐ wú chǐ】

    成语解释:形容品质恶劣,不顾羞耻。

    成语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贾某总办河工,浮开报销,滥得保举。到京以后,又复花天酒地,任意招摇,并串通黄某,到处钻营,卑鄙无耻。”

  • 不以为耻【bù yǐ wéi chǐ】

    成语解释:不认为是可耻的。指不知羞耻。

    成语出处:《邓析子·转辞》:“今墨劓不以为耻,斯民所以乱多治少也。”

  • 恬不知耻【tián bù zhī chǐ】

    成语解释:做了坏事满不再乎,一点儿也不感到羞耻。

    成语出处:唐·冯贽《云仙杂记》卷八:“倪芳饮后,必有狂怪,恬然不耻。”宋·吕祖谦《左氏博议·卫礼至为铭》:“卫礼至行险,侥幸而取其国,恬不知耻,反勒其功于铭,以章示后。”

  • 涎皮涎脸【xián pí xián liǎn】

    成语解释:嬉皮笑脸;厚着脸皮跟人纠缠。亦作“涎皮赖脸”。亦作“涎脸涎皮”。

    成语出处:杨朔《三千里江山》第八段:“一个大嘴的黑人走过来,向姚长庚涎皮涎脸伸着手说:‘淡贝!淡贝!’”

  • 低眉顺眼【dī méi shùn yǎn】

    成语解释:低着眉头,两眼流露出顺从的神情。形容驯良、顺从。

    成语出处:晋 王隐《晋书》:“人或说之使仕,仲御勃然作色,谓之曰:‘我安然随俗低眉下意乎?’”

  • 奴颜婢膝【nú yán bì xī】

    成语解释:奴颜:奴才的脸,满面谄媚相;婢膝:侍女的膝,常常下跪。指表情和动作奴才相十足。形容对人拍马讨好卑鄙无耻的样子。

    成语出处:《抱扑子·交际》:“以奴颜婢睐者为晓解当世。”

  • 死皮赖脸【sǐ pí lài liǎn】

    成语解释:形容厚着脸皮,胡搅蛮缠。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4回:“还亏是我呢,要是别的,死皮赖脸的三日两头儿来缠舅舅,要三升米两升豆子的,舅舅也就没有法儿呢。”

  • 死不要脸【sǐ bù yào liǎn】

    成语解释:指没有害羞的意思

    成语出处:曲波《林海雪原》:“真他妈的吊死鬼擦粉,死不要脸。”

  • 无耻下流【wú chǐ xià liú】

    成语解释:无耻:不知耻辱;下流:引起性欲或绘声绘色地描述色情。指不知羞耻,低级下流

    成语出处:

  • 自取其辱【zì qǔ qí rǔ】

    成语解释: 取:招来、导致 自己做了过分的事情而招致(惹来)侮辱

    成语出处:

  • 勃然作色【bó rán zuò sè】

    成语解释:作色:变脸色。因恼怒或惊怕而变脸色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天地》:“谓己道人,则勃然作色。”

  • 行险侥幸【xíng xiǎn jiǎo xìng】

    成语解释:行险:冒险。冒险行事以求得意外的成功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