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爱莫能助【ài mò néng zhù】

    成语解释:爱:爱惜;莫:不。虽然心中关切同情,却没有力量帮助。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烝民》:“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

  • 爱莫之助【ài mò zhī zhù】

    成语解释:爱:爱惜;莫:不。虽然心中关切同情,却没有力量帮助。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烝民》:“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

  • 拔刀相助【bá dāo xiāng zhù】

    成语解释:旧小说中多指打抱不平。

    成语出处:宋·释道元《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二:“师曰:‘路见不平,所以按剑。’”

  • 病急乱投医【bìng jí luàn tóu yī】

    成语解释:病势沉重,到处乱请医生。比喻事情到了紧急的时候,到处求人或乱想办法。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紫鹃笑道:‘你也念起佛来,真是新闻!’宝玉笑道:‘所谓病急乱投医了。’”

  • 船到江心补漏迟【chuán dào jiāng xīn bǔ lòu chí】

    成语解释:船到江心才补漏洞。比喻补救不及时,对事情毫无帮助。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救风尘》一折:“恁时节,船到江心补漏迟,烦恼怨他谁。事要前思,免劳后悔。”

  • 春风风人【chūn fēng fèng rén】

    成语解释:风人:吹拂人。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及时给人教益和帮助。

    成语出处:汉·刘向《说苑·贵德》:“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

  • 春风夏雨【chūn fēng xià yǔ】

    成语解释:春风和煦,夏雨滋润,足以养育万物。常比喻及时给人以教益和帮助。

    成语出处:汉·刘向《说苑·贵德》:“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

  • 打抱不平【dǎ bào bù píng】

    成语解释:遇见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帮助受欺负的一方。

    成语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五回:“不瞒两位说,老汉平生,最喜欢劫副教授济贫抑强扶弱抱打不平。”

  • 单枪匹马【dān qiāng pí mǎ】

    成语解释:原指打仗时一个人上阵。比喻行动没人帮助。

    成语出处:五代·楚·汪遵《乌江》诗:“兵散弓残挫虎威,单枪匹马突重围。”

  • 得道多助【dé dào duō zhù】

    成语解释:指符合道义者则能得到多数人的帮助。

    成语出处:先秦·孟轲《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反戈相向【fǎn gē xiāng xiàng】

    成语解释:戈:古代的兵器;向:对着。掉转兵器,相与对立。比喻帮助敌人反对自己。

    成语出处:《尚书·武成》:“前徙倒戈,攻于后以北。”

  • 封官许愿【fēng guān xǔ yuàn】

    成语解释:指以名利地位引诱别人来帮助自己达到不正当的目的。

    成语出处: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71章:“并且用封官许愿的办法来鼓励将士,但是他的阵地始终没有进展一步。”

  • 扶老携幼【fú lǎo xié yòu】

    成语解释:携:拉着,带领。搀着老人,领着小孩。

    成语出处:《战国策·齐策四》:“夫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 孤军奋战【gū jūn fèn zhàn】

    成语解释:奋战:尽全力地战斗。孤立无助的军队单独对敌作战。也比喻一个人或一个集体无人支援、帮助的情况下努力从事某项斗争。

    成语出处:《隋书·虞庆则传》:“由是长儒孤军奋战,死者十八九。”

  • 过桥抽板【guò qiáo chōu bǎn】

    成语解释:比喻目的达到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

    成语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31回:“只要你不要过桥抽板,我马上去找他们,一定有个办法,明天来回复你。”

  • 过河拆桥【guò hé chāi qiáo】

    成语解释:自己过了河,便把桥拆掉。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

    成语出处:元·康进之《李逵负棘》第三折:“你休得顺水推船,偏不许我过河拆桥。”

  • 缓急相济【huǎn jí xiāng jì】

    成语解释:缓:和缓,舒缓;急:危急,急迫。不论在平时还是在紧急之时都给予帮助。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5回:“朋友本来有通财之义,何况我们世交,这缓急相济,理是平常的事了。”

  • 吉人天相【jí rén tiān xiàng】

    成语解释:吉人:善人;相:帮助,保佑。迷信的人认为好人会得到天的帮助。多用作对别人的患病或遇到困难、不幸的安慰话。

    成语出处:《左传·宣公三年》:“石癸曰:‘吾闻,姬、姞耦,其子孙必蕃。姞,吉人也。’”又《昭公四年》:“晋楚唯天所相,不可与争。”

  • 济困扶危【jì kùn fú wēi】

    成语解释:济、扶:帮助。救济贫困的人,扶助有危难的人。

    成语出处:元·郑廷玉《楚昭公》第三折:“一个报冤仇称了子胥,一个打赌赛去了包胥,何处也济困扶危重复楚。”

  • 济弱锄强【jì ruò chú qiáng】

    成语解释:济:帮助。锄:铲除。帮助弱者,铲除强暴。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18回:“这不平之气,个个有的,若没个济弱锄强的手段,也只干着恼一番。”

  • 江心补漏【jiāng xīn bǔ lòu】

    成语解释:船到江心才补漏洞。指临到紧急关头才设法补救。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救风尘》第八折:“凭时节船到江心补漏迟,烦恼怨他谁,事要前思免后悔,我也劝你不得,有朝一日,准备着搭救你块望夫石。”

  • 解囊相助【jiě náng xiāng zhù】

    成语解释:拿出财物帮助别人。

    成语出处:明·张岱《娘嬛文集·募修岳鄂王祠募疏》:“若有贤士大夫解囊乐助,自为王所式凭。”

  • 借交报仇【jiè jiāo bào chóu】

    成语解释:帮助别人报仇。

    成语出处:《史记·郭解列传》:“(解)以躯借交报仇。”

  • 疾病相扶【jí bìng xiāng fú】

    成语解释:有病的互相扶助。指患难时互相关心帮助。

    成语出处:先秦·孟轲《孟子·滕文公上》:“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

  • 慷慨解囊【kāng kǎi jiě náng】

    成语解释:形容极其大方地在经济上帮助别人。

    成语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鲁智深见李忠、周通不是慷慨之人,做事悭吝,只要下山。”

  • 慷慨输将【kāng kǎi shū jiāng】

    成语解释:毫不吝啬地捐献财物帮助人。多用在对社会对群众。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晁错传》:“陛下幸募民相徙以实塞下,使屯戍之事益省,输将之费益寡。”

  • 口讲指画【kǒu jiǎng zhǐ huà】

    成语解释:一面讲一面用手势帮助表达意思。

    成语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 乐善好施【lè shàn hào shī】

    成语解释:喜欢做善事,乐于拿财物接济有困难的人。

    成语出处:《史记·乐书二》:“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而好礼。”

  • 李代桃僵【lǐ dài táo jiāng】

    成语解释:僵:枯死。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成语出处:古乐府诗《鸡鸣》:“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深相待,兄弟还相忘。”

  • 立人达人【lì rén dá rén】

    成语解释:立:建树,成就;达:发达,显贵。旧指帮助人建立功业,提高地拉。

    成语出处:《论语·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 两瞽相扶【liǎng gǔ xiāng fú】

    成语解释:两个瞎子互相搀扶。比喻彼此都得不到帮助。

    成语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五:“两瞽相扶,不伤墙木,不陷井穽,则其幸也。”

  • 良师益友【liáng shī yì yǒu】

    成语解释: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成语出处:汉·刘向《说苑·说丛》:“贤师良友在其侧,诗书礼乐陈于前,弃而为不善者,鲜矣。”

  • 泥菩萨过江【ní pú sà guò jiāng】

    成语解释:表示连自己也保不住,更谈不上帮助别人。

    成语出处: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哥哥说:‘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送回去也好。”

  • 匹马单枪【pǐ mǎ dān qiāng】

    成语解释:原指打仗时一个人上阵。现比喻行动没有人帮助。

    成语出处:五代楚·汪遵《乌江》诗:“兵散弓残挫虎威,单枪匹马突重围。”

  • 乞哀告怜【qǐ āi gào lián】

    成语解释:哀:怜悯;告:请求。乞求别人的怜悯和帮助。

    成语出处: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荒时暴月,向亲友乞哀告怜,借得几斗几升,敷衍三日五日,债务丛集,如牛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