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安富恤贫【ān fù xù pín】

    成语解释:使富有的人安定,贫穷的人得到救济。

    成语出处:《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

  • 安贫乐道【ān pín lè dào】

    成语解释:安于贫穷,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乐。旧时士大夫所主张的为人处世之道。

    成语出处:《后汉书·杨彪传》:“安贫乐道,恬于进趣。”

  • 安贫守道【ān pín shǒu dào】

    成语解释:安于贫穷,恪守信仰。

    成语出处:宋·苏轼《荐布衣陈师道状》:“臣等伏见徐州布衣陈师道文词高古,度越流辈,安贫守道。”

  • 白首穷经【bái shǒu qióng jīng】

    成语解释:直至年纪老了还在钻研经籍,犹言活到老,学到老。

    成语出处:《元史·张特立传》:“壬子岁,复降玺书谕特立曰:白首穷经,诲人不倦,无过不及,学者宗之,昔已赐嘉名,今复谕意。”

  • 弊车羸马【bì chē léi mǎ】

    成语解释:破车瘦马。比喻处境贫穷。

    成语出处:《三国志·吴书·刘繇传》注引《续汉书》:“家不藏贿,无重宝器,恒菲饮食,薄衣服,弊车羸马,号为窭陋。”

  • 变醨养瘠【biàn lí yǎng jí】

    成语解释:使薄酒变醇,瘠土变得肥沃。比喻改变贫穷落后面貌。

    成语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一:“公所到处,便能变醨养瘠,元气昭回:古今人若合一辙。”

  • 称薪而爨【chēng xīn ér cuàn】

    成语解释:薪:柴;爨:烧火煮饭。称了柴草煮饭。比喻只注意小事,不从大处着眼。

    成语出处:《淮南子·泰族训》:“称薪而爨,数米而炊,可以治小而未可以治大也。”

  • 垂头丧气【chuí tóu sàng qì】

    成语解释: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蘼不振的样子。

    成语出处:唐·韩愈《送穷文》:“主人于是垂头丧气,上手称谢。”

  • 箪食瓢饮【dān sì piáo yǐn】

    成语解释: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成语出处:《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 地瘠民贫【dì jí mín pín】

    成语解释:土地瘠薄,人民贫穷。

    成语出处:清·刘大櫆《送黟令孙君改任凤阳序》:“先时地瘠民贫,催科愈烦,而逋负愈积,逋久不偿,视为固然。”

  • 反裘负刍【fǎn qiú fù chú】

    成语解释:反裘:反穿皮衣;负:背;刍:柴草。反穿皮袄背柴。形容贫穷劳苦。也比喻为人愚昧,不知本末。

    成语出处:《晏子春秋·杂上》:“晏子之晋,至中牟,睹弊冠反裘负刍,息于涂侧者,以为君子也。”

  • 反裘负薪【fǎn qiú fù xīn】

    成语解释:反穿皮袄背柴。形容贫穷劳苦。也比喻为人愚昧,不知本末。同“反裘负刍”。

    成语出处:汉·桓宽《盐铁论·非鞅》:“无异于愚人,反裘而负薪,爱其毛。不知其皮尽也。”

  • 负债累累【fù zhai lèi lèi】

    成语解释:形容负债甚多。

    成语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67回:“却说谭绍闻负债累累……每日索欠填门,少不得典宅卖地,一概徐偿。”

  • 环堵萧然【huán dǔ xiāo rán】

    成语解释:环堵:玶着四堵墙;萧然:萧条的样子。形容室中空无所有,极为贫困。

    成语出处:晋·陶潜《五柳先生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 饥寒交迫【jī hán jiāo pò】

    成语解释:交:一起,同时。衣食无着,又饿又冷。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成语出处:晋·陶潜《劝农》:“宴安自逸,岁暮奚冀?担石不储,饥寒交至。”宋·王谠《唐语林》卷一:“上谓曰:‘汝何为作贼?’对曰:‘饥寒交迫,所以为盗。’”

  • 济寒赈贫【jì hán zhèn pín】

    成语解释:济:救济;赈:赈济。救助寒苦,赈济贫穷。

    成语出处:《全相平话·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养老尊贤,教其术,畜其能,吊死问孤,济寒赈贫,与百姓同甘共苦。”

  • 家贫如洗【jiā pín rú xǐ】

    成语解释:家里穷得象水冲洗过一样。形容极度贫穷。

    成语出处:元·秦简夫《剪发待宾》第一折:“不生幼习儒业,颇读诗书,争夸家贫如洗。”

  • 家徒四壁【jiā tú sì bì】

    成语解释: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

    成语出处:《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与驰归成都,家徒四壁立。”

  • 家贫亲老【jiā pín qīn lǎo】

    成语解释:家里贫穷,父母年老。旧时指家境困难,又不能离开年老父母出外谋生。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说苑·建本》:“子路曰:负重道远者,不择地而休;家贫亲老者,不择禄而仕。”

  • 金钗换酒【jīn chāi huàn jiǔ】

    成语解释:形容贫穷潦倒,落魄失意。

    成语出处:唐·元稹《三遣悲怀》诗之一:“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 斤斤计较【jīn jīn jì jiào】

    成语解释:斤斤:形容明察,引伸为琐碎细小。只对无关紧要的事过分计较。

    成语出处:《诗·周颂·执竞》:“斤斤其明。”

  • 集萤映雪【jí yíng yìng xuě】

    成语解释:集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成语出处:南朝·梁·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既笔耕为养,亦拥书成学,至乃集萤映雪,编蒲辑柳。”

  • 空空如也【kōng kōng rú yě】

    成语解释:空空:诚恳,虚心。原形容诚恳、虚心的样子。现形容一无所有。

    成语出处:《论语·子罕》:“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 厉行节约【lì xíng jié yuē】

    成语解释:严格地实行节约。

    成语出处: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去年十一月中共二中全会更着重地提出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方针以后,几个月来已经开始发生效果。”

  • 两袖清风【liǎng xiù qīng fēng】

    成语解释:衣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比喻做官廉洁。也比喻穷得一无所有。

    成语出处:元·陈基《次韵吴江道中》诗:“两袖清风身欲飘,杖藜随月步长桥。”

  • 乐退安贫【lè tuì ān pín】

    成语解释:指乐于逊退,安于贫穷。

    成语出处:唐·司空图《漫书》诗:“乐退安贫知是分,成家报国亦何惭。”

  • 怜贫恤老【lián pín xù lǎo】

    成语解释:同情和体恤贫穷年老的人。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如今上了年纪,越发怜贫恤老的了。”

  • 囊空如洗【náng kōng rú xǐ】

    成语解释:口袋里空得象洗过一样。形容口袋里一个钱也没有。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二:“我非无此心。但教坊落籍,其费甚多,非千金不可。我囊空如洗,如之奈何?”

  • 囊萤映雪【náng yíng yìng xuě】

    成语解释: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成语出处:元·贾仲名《萧淑兰》第一折:“虽无汗马眠霜苦,曾受囊萤映雪劳。”

  • 贫病交加【pín bìng jiāo jiā】

    成语解释:贫穷和疾病一起压在身上。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暮年之人,那禁得贫病交攻,竟渐渐的露出了那下世的光景来。”

  • 贫病交迫【pín bìng jiāo pò】

    成语解释:贫穷和疾病一起压在身上。

    成语出处:宋 叶适《辞免提举凤翔府上清太平宫状》:“某颓龄暮景,贫病交迫,伏蒙至仁,曲加怜念。”

  • 贫而乐道【pín ér lè dào】

    成语解释:家境贫穷,却以获得知识、懂得道理为乐事。

    成语出处:《论语·学而》:“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 贫不学俭【pín bù xué jiǎn】

    成语解释:指穷人不必学俭而不得不俭。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任城陈萧王彰传论》:“其此之谓欤”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曰:“谚言‘贫不学俭,卑不学恭’,非人性分也,势使然耳。”

  • 贫而无谄【pín ér wú chǎn】

    成语解释:指虽然贫穷却不巴结奉承。

    成语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学而》:“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 贫病交攻【pín bìng jiāo gōng】

    成语解释:贫穷和疾病一起压在身上。同“贫病交迫”。

    成语出处:宋·陈亮《与王季海丞相书》:“入春以来,贫病交攻,更无一日好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