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不念旧恶【bù niàn jiù è】

    成语解释:念:记在心上。不计较过去的怨仇。

    成语出处:《论语·公冶长》:“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 吹毛求疵【chuī máo qiú cī】

    成语解释:求:找寻;疵:毛病。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成语出处:《韩非子·大体》:“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之难。”

  • 骋怀游目【chěng huái yóu mù】

    成语解释:骋怀:放开胸怀,往远处想;游目:远眺。纵目四望,开阔心胸。

    成语出处: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 遏恶扬善【è è yán shàn】

    成语解释:遏:阻止;扬:宣扬。禁绝坏事,宣扬提倡好事。

    成语出处:《周易·大有元亨》:“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 光明正大【guāng míng zhèng dà】

    成语解释:心怀坦白,言行正派。

    成语出处:《朱子语类》卷七三:“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

  • 光明磊落【guāng míng lěi luò】

    成语解释:磊落:心地光明坦白。胸怀坦白,正大光明。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聂小倩》:“公子光明磊落,为天人所钦瞩。”

  • 海纳百川【hǎi nà bǎi chuān】

    成语解释:纳:容纳,包容。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而且数量很大。

    成语出处: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言其包含广也。”

  • 鸿鹄之志【hóng hú zhī zhì】

    成语解释:鸿鹄:天鹅,比喻志向远大的人;志:志向。比喻远大志向。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士容》:“夫骥骜之气,鸿鹄之志,有谕乎人心者,诚也。”《史记·陈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豁达大度【huò dá dà dù】

    成语解释:豁达:胸襟开阔;大度:试题大。形容人宽宏开通,能容人。

    成语出处:晋·潘岳《西征赋》:“观夫汉高之兴也,非徒聪明神武,豁达大度而已也。”

  • 恢宏大度【huī hóng dà dù】

    成语解释:心胸开阔,气量宏大。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放着这筹一位恢宏大度的何箫史,一位细腻风光的张桐卿,还怕帮助不了一个安龙媒。”

  • 激浊扬清【jī zhuó yáng qīng】

    成语解释:激:冲去;浊:脏水;清:清水。冲去污水,让清水上来。比喻清除坏的,发扬好的。

    成语出处:《尸子·君治》:“扬清激浊,荡去滓秽,义也。”

  • 鸡虫得失【jī chóng dé shī】

    成语解释:比喻微小的得失,无关紧要。

    成语出处:唐·杜甫《缚鸡行》诗:“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

  • 襟怀洒落【jīn huái sǎ luò】

    成语解释:襟怀:胸怀;洒落:洒脱。心情坦率,光明正大。

    成语出处:宋·周必大《益公题跋·三·跋唐子西贴》:“不妄与人交,而襟怀洒落,人自受之。”

  • 斤斤计较【jīn jīn jì jiào】

    成语解释:斤斤:形容明察,引伸为琐碎细小。只对无关紧要的事过分计较。

    成语出处:《诗·周颂·执竞》:“斤斤其明。”

  • 捐弃前嫌【juān qì qián xián】

    成语解释:捐弃:舍弃;嫌:仇怨,疑忌。抛弃以前的疑忌或仇怨。指重归于好。

    成语出处:汉 王褒《九怀 株昭》:“瓦砾进宝兮,捐弃随和。”

  • 开诚相见【kāi chéng xiāng jiàn】

    成语解释:开诚:敞开胸怀,显示诚意。形容待人诚恳,显示出真心实意。

    成语出处:《后汉书·马援传》:“且开心见诚,无所隐伏,阔达多大节,略与高帝同。”

  • 宽大为怀【kuān dà wéi huái】

    成语解释:对人抱着宽大的胸怀。

    成语出处:冯玉祥《我所认识的蒋介石》第71章:“我们最好是宽大为怀,不为己甚。”

  • 宽宏大量【kuān hóng dà liàng】

    成语解释:形容度量大,能容人。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鱼樵记》第三折:“我则道相公不知打我多少,元(原)来那相公宽宏大量。”

  • 宽仁大度【kuān rén dà dù】

    成语解释:大度:气量大,能容人。为人宽厚,心胸豁达。

    成语出处:汉·班固《汉书·高帝记》:“宽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 磊磊落落【lěi lěi luò luò】

    成语解释:一一分明的样子。也形容胸怀坦荡。

    成语出处:《古乐府·两头纤纤诗》:“腷腷膊膊鸡初鸣,磊磊落落向曙星。”

  • 利害得失【lì hài dé shī】

    成语解释:好处和坏处,得益和损失。

    成语出处: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豪杰传》第四回:“我虽然素有是志,可恨自己学问太浅,不能够把那利害得失,详详密密说将出来,感动大众,所以稽延至今,甚为憾事。”

  • 磊落光明【lěi luò guāng míng】

    成语解释:襟怀坦白,光明正大。

    成语出处:《明史·王恕马文升刘大夏传赞》:“绸缪庶务,数进谠言,迹其居心行已,磊落光明,刚言鲠亮,有古大臣节概。”

  • 人弃我取【rén qì wǒ qǔ】

    成语解释:别人抛弃的东西我拾起来。原指商人廉价收买滞销物品,待涨价卖出以获取厚利,后用来表示不跟别人争,仍然有好处。

    成语出处:《史记·货殖列传》:“当魏文侯时,李克务尽地力,而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 日月入怀【rì yuè rù huái】

    成语解释:旧称生贵子的吉兆。形容心胸开阔。也比喻光彩夺目。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时人目夏侯太初(玄)朗朗如日月之入怀。”

  • 手下留情【shǒu xià liú qíng】

    成语解释:下手的时候留点情面。比喻处理事情不要太苛刻。

    成语出处:《庚子风云》:“在这几个当口,赵三多明明可以乘虚而入,将王成德击倒,他却一再手下留情,都把王成德让过了。”

  • 鼠肚鸡肠【shǔ dù jī cháng】

    成语解释:比喻气量狭小,只考虑小事,不顾大体。

    成语出处:明·烟霞散人《斩鬼传》:“鼠肚鸡肠,一包粪也存不住,要你何用。”

  • 网开一面【wǎng kāi yī miàn】

    成语解释:把捕禽的网撤去三面,只留一面。比喻采取宽大态度,给人一条出路。

    成语出处:《史记·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

  • 心广体胖【xīn guǎng tǐ pán】

    成语解释:广:宽广,坦率;胖:安泰舒适。原指人心胸开阔,外貌就安详。后用来指心情愉快,无所牵挂,因而人也发胖。

    成语出处:《礼记·大学》:“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 心旷神怡【xīn kuàng shén yí】

    成语解释:旷:开阔;怡:愉快。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成语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

  • 心宽体胖【xīn kuān tǐ pán】

    成语解释:原指人心胸开阔,外貌就安详。后用来指心情愉快,无所牵挂,因而人也发胖。

    成语出处:《礼记·大学》:“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 胸怀大志【xiōng huái dà zhì】

    成语解释:怀:怀藏。胸有远大志向。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 虚怀若谷【xū huái ruò gǔ】

    成语解释: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成语出处:《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 一笑置之【yī xiào zhì zhī】

    成语解释:笑一笑,就把它放在一边了。表示不当回事。

    成语出处:宋·杨万里《观水叹》诗:“出处未可必,一笑姑置之。” 宋·陆游《书梦》诗:“一笑俱置之,浮生故多难。”

  • 以德报怨【yǐ dé bào yuàn】

    成语解释:德:恩惠。怨:仇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

    成语出处:《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以德报德【yǐ dé bào yu】

    成语解释:德:恩惠。用恩惠报答恩惠。

    成语出处:《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