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不可思议【bù kě sī yì】

    成语解释: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成语出处:《维摩诘所说经·不思议品》:“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

  • 八仙过海【bā xiān guò hǎi】

    成语解释:相传八仙过海时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术。民间因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谚语。后以比喻各自拿出本领或办法,互相竞赛。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八仙过海》第二折:“则俺这八仙过海神通大,方显这众圣归山道法强,端的万古名扬。”

  • 八万四千【bā wàn sì qiān】

    成语解释:本为佛教表示事物众多的数字,后用以形容极多。

    成语出处:《法华经·宝塔品》:“若持八万四千法藏,十二部经,为人演说。”

  • 百丈竿头【bǎi zhàng gān tóu】

    成语解释:佛教语,百丈高的竿子,比喻道行达到很高境界。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景岑禅师》:“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 辩才无阂【biàn cái wú hé】

    成语解释:佛教语。指菩萨为人说法,义理通达,言辞流利,后泛指口才好,能辩论。

    成语出处:《艺文类聚》卷七六引南朝梁王筠《国师草堂寺智者约法师碑》:“显证一乘,宣扬三慧,辩才无阂,游戏神通。”

  • 超尘拔俗【chāo chén bá sú】

    成语解释:尘、俗:指尘世、人间;拔:超出。原指佛教徒功夫深,已超出尘世。后多形容才德远远超过平常人。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刘孝标注引谢承《后汉书》:“徐穉,字儒子,豫章南昌人,清妙高跱,超世绝俗。”

  • 超度众生【chāo dù zhòng shēng】

    成语解释:佛教用语。用念经来使死人脱离苦海。也泛指做善事。

    成语出处: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七回:“昨晚道场圆满,正要回来,女众们都劝我道:‘千难万难出来一次,夜间钟法上放焰火超度众生,极有功德,怎的不看看去?’”

  • 晨钟暮鼓【chén zhōng mù gǔ】

    成语解释:暮:傍晚。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晚上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成语出处:唐·李成用《山中》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 慈悲为本【cí bēi wéi běn】

    成语解释:慈悲:慈善和怜悯。原佛教语,以恻隐怜悯之心为根本。

    成语出处:《南齐书·高逸传论》:“今则慈悲为本,常乐为宗,施舍惟机,低举成敬。”

  • 超尘出俗【chāo chén chū sú】

    成语解释:尘、俗:指尘世、人间;出:超出。原指佛教徒功夫深,已超出尘世。后多形容才德远远超过平常人。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刘孝标注引谢承《后汉书》:“徐穉,字儒子,豫章南昌人,清妙高跱,超世绝俗。”

  • 成佛作祖【chéng fó zuò zǔ】

    成语解释:佛教语。指修成佛道,成为祖师。比喻获得杰出成就。

    成语出处:《白雪遗音·马头调·小尼姑》:“成佛作祖待作甚么?陈妙常也曾还俗过。”

  • 超世绝俗【chāo shì jué sú】

    成语解释:指超出世俗,无人可比。

    成语出处:《宣和书谱·送先辈诗》:“及乘兴一寓于挥洒,自然有超世绝俗之态矣。”

  • 大千世界【dà qiān shì jiè】

    成语解释:佛教用语,世界的千倍叫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叫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叫大千世界。后指广大无边的人世。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九:“长老身材勿量大,笠子太小生。师云:‘虽然如此大千世界总在里许。’”

  • 当头棒喝【dāng tóu bàng hè】

    成语解释:佛教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常常用棒一击或大喝一声,促他醒悟。比喻严厉警告,促使人猛醒过来。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黄檗运禅师法嗣·临济义玄禅师》:“上堂,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亦竖拂子,僧便喝,师亦喝。僧拟议,师便打。”

  • 刀山剑树【dāo shān jiàn shù】

    成语解释:佛教所说的地狱之刑。形容极残酷的刑罚。

    成语出处:《太平广记》卷三八二《裴则子》引《冥报拾遗》:“至第三重门,入见镬汤及刀山剑树。”

  • 顶礼膜拜【dǐng lǐ mó bài】

    成语解释:顶礼:佛教拜佛时的最敬礼,人跪下,两手伏地,以头顶着受礼人的脚;膜拜:佛教徒的另一种敬礼,两手加额,跪下叩头。虔诚地跪拜

    成语出处:清 吴趼人《痛史》第20回:“这句话传扬开去,一时哄动了吉州百姓,扶老携幼,都来顶礼膜拜。”

  • 遁入空门【dùn rù kōng mén】

    成语解释:遁:逃遁;空门:指佛教,因佛教认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指出家。避开尘世而入佛门。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看破的,遁入空门,我听见,并不惊异。”

  • 恶有恶报【è yǒu è bào】

    成语解释:做坏事的人会得到不好的报应。指因办坏事而自食其果。

    成语出处:南朝·梁·萧衍《新酒肉文》:“行十恶者,受于恶报;行十善者,受于善报。”

  • 阿弥陀佛【ē mí tuó fó】

    成语解释:佛教语,信佛的人用作口头诵颂的佛号,表示祈祷祝福或感谢神灵的意思。

    成语出处:元·张国宾《合汗衫》第四折:“张寿友曰:‘阿弥陀佛,这个是谁?’卜儿云:‘这便是媳妇儿。’”

  • 法海无边【fǎ hǎi wú biān】

    成语解释:佛教中比喻佛法广大如大海,无边无际。

    成语出处:

  • 法力无边【fǎ lì wú biān】

    成语解释:法力:佛教中指佛法的力量;后泛指神奇超人的力量。佛法的力量没有边际。比喻力量极大而不可估量。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八仙过海》第三折:“小圣我法力无边,通天达地,指山山崩,指水水跑。”

  • 返本还原【fǎn běn huán yuán】

    成语解释:本、原:根本,原来面貌。返回原来的地方。佛教说法,指忘了本原的人通过拜佛修行,回到本原状态;或指贬谪人世的仙人又回到仙界

    成语出处:元·刘志渊《江神志令》:“返本还原真体现,魂魄聚,净无阴。”

  • 方便之门【fāng biàn zhī mén】

    成语解释:原是佛教指引人入教的门径,后指给人方便的门路。

    成语出处:唐·王勃《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维摩见柄,盖申方便之门;道安谢归,思远朝廷之事。”

  • 返照回光【fǎn zhào huí guāng】

    成语解释:佛教语。指用佛性对照检查,自我反省。

    成语出处:元·李寿卿《度柳翠》第四折:“等柳翠来时,击响云板,唱两句道《雨霖铃》:‘今宵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那其间返照回光,同登大道。”

  • 返本还源【fǎn běn huán yuán】

    成语解释:本、原:根本,原貌。返回原来的地方。佛教说法,指忘了本原的人通过拜佛修行,回到本原状态;或指贬谪人世的仙人又回到仙界。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宝峰文禅师法嗣》:“一年将欲尽,万里未归人,大众总是他乡之客,还有返本还源者么?”

  • 佛性禅心【fó xìng chán xīn】

    成语解释:指佛教徒一意修行、清静寂定之心性。

    成语出处:《水浒传》第四五回:“那众僧都在法坛上看见了这妇人,自不觉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一时间愚迷了佛性禅心,拴不定心猿意马。”

  • 功成身退【gōng chéng shēn tuì】

    成语解释:身:自身,自己。指大功告成之后,自行隐退,不再复出。

    成语出处:《老子》第九章:“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 功德圆满【gōng dé yuán mǎn】

    成语解释:比喻举办事情圆满结束。

    成语出处:隋·隋炀帝《入朝遣使参书》:“奉五月二日诲,用慰驰结,仰承衡岳,功德圆满,便致荆巫。”

  • 回头是岸【huí tóu shì àn】

    成语解释:佛家语,指有罪的人只要回心转意,痛改前非,就能登上“彼岸”,获得超度。后比喻做坏事的人,只要决心悔改,就有出路。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度翠柳》第一折:“世俗人没来由,争长竞短,你死我活。有呵吃些个,有呵穿些个。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 函盖乾坤【hán gài qián kūn】

    成语解释:佛教语。原指泯合无间。后指言语诗文契理或一心专志而绝无杂念。

    成语出处:《五灯会元·云门偃禅师法嗣·德山缘密禅师》:“我有三句语示汝诸人:一句函盖乾坤,一句截断众流,一句随波逐浪。”

  • 诃佛骂祖【hē fó mà zǔ】

    成语解释:佛教语,斥骂佛祖,比喻不受前人束缚。

    成语出处:元·许谦《与赵伯器书》:“不然,则梯接凌虚,而遽为此诃佛骂祖耳。”

  • 灰身灭智【huī shēn miè zhì】

    成语解释:佛教语。指断除一切身心烦恼,为小乘阿罗汉果的境界。

    成语出处:隋·智顗《四教仪》:“若灰身灭智,名无余涅槃。”

  • 灰身泯智【huī shēn mǐn zhì】

    成语解释:佛教语。指断除一切身心烦恼,为小乘阿罗汉果的境界。同“灰身灭智”。

    成语出处:明·智旭《教观纲宗》:“若灰身泯智,名无余涅盘。”

  • 极乐世界【jí lè shì jiè】

    成语解释:佛教指阿弥陀佛居住的地方。后泛指幸福安乐的地方。

    成语出处:《阿弥陀经》:“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

  • 坚定不移【jiān dìng bù yí】

    成语解释:稳定坚强,毫不动摇。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记·文宗开成五年》:“推心委任,坚定不移,则天下何忧不理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