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病急乱投医【bìng jí luàn tóu yī】

    成语解释:病势沉重,到处乱请医生。比喻事情到了紧急的时候,到处求人或乱想办法。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紫鹃笑道:‘你也念起佛来,真是新闻!’宝玉笑道:‘所谓病急乱投医了。’”

  • 不急之务【bù jí zhī wù】

    成语解释:急:急迫,要紧;务:事情。无关紧要的或不急于做的事情。

    成语出处:《三国志·吴书·孙和传》:“诚能绝无益之欲,以奉德义之涂,弃不急之务,以修功业之基,其于名行,岂不善哉。”

  • 巴巴急急【bā bā jí jí】

    成语解释:指勉强,凑合。同“巴巴结结”。

    成语出处:《古今小说·沈小官一鸟害七命》:“父子三人,正是衣不遮身,食不充口,巴巴急急,食不敷。”

  • 巴巴结结【bā bā jiē jiē】

    成语解释:①勉强,凑合。②勤恳;辛劳。③形容说话不流利。

    成语出处:①《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光阴迅速,大娘子在家巴巴结结将近一年。”②《古今小说任·孝子烈性为神》:“任珪天明起来,辞了父亲入城去了。每日巴巴结结,早出晚回。”

  • 不顾一切【bù gù yī qiè】

    成语解释:什么都不顾。

    成语出处:叶圣陶《孤独》:“既然见到一点儿光,便不得不不顾一切地逃开。”

  • 操之过急【cāo zhī guò jí】

    成语解释:操:做,从事。处理事情,解决问题过于急躁。

    成语出处:《汉书·五行志中之下》:“遂要崤 ,以败秦师,匹马觭轮无反者,操之急也。”

  • 楚越之急【chǔ yuè zhī jí】

    成语解释:以之泛指面临外敌入侵,国事危急。

    成语出处:春秋时楚越两国先后遭吴入侵。

  • 当务之急【dāng wù zhī jí】

    成语解释:当务:指应当办理的事。当前任务中最急切要办的事。

    成语出处:《孟子·尽心上》:“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

  • 倒悬之急【dào xuán zhī jí】

    成语解释:倒悬:象人被倒挂着一样。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成语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如解倒悬也。”《后汉书·臧洪传》:“北鄙将若倒悬之急。”

  • 繁弦急管【fán xián jí guǎn】

    成语解释: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

    成语出处:宋·晏殊《蝶恋花》词:“绣幕卷波香引穗,急管繁弦,共爱人间瑞。”

  • 风急浪高【fēng jí làng gāo】

    成语解释:形容风浪很大。

    成语出处:《文汇报》1992.3.2:“出海口附近波涛汹涌,风急浪高。”

  • 扶危济急【fú wēi jì jí】

    成语解释:犹扶危济困。

    成语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鎌田诚一墓记》:“君以一九三○年三月至沪……中遭艰巨,笃行靡改,扶危济急,公私两全。”

  • 狗急跳墙【gǒu jí tiào qiáng】

    成语解释:比喻坏人在走投无路时豁出去,不顾一切地捣乱。

    成语出处:《敦煌变文集·燕子赋》:“人急烧香,狗急蓦墙。”

  • 缓急轻重【huǎn jí qīng zhòng】

    成语解释: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的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成语出处:清·顾炎武《日知录》第七卷:“此又权于缓急轻重之间而为不得已之计也。”

  • 缓急相济【huǎn jí xiāng jì】

    成语解释:缓:和缓,舒缓;急:危急,急迫。不论在平时还是在紧急之时都给予帮助。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5回:“朋友本来有通财之义,何况我们世交,这缓急相济,理是平常的事了。”

  • 火烧火燎【huǒ shāo huǒ liǎo】

    成语解释:比喻心里非常着急或身上热得难受。

    成语出处:魏巍《山雨》:“小嘎子火烧火燎地再也忍耐不住,就钻出磨房来。”

  • 火烧眉毛【huǒ shāo méi máo】

    成语解释:火烧到眉毛。比喻事到眼前,非常急迫。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六:“问:‘如何是急切一句?’诗曰:‘火烧眉毛。’”

  • 火急火燎【huǒ jí huǒ liǎo】

    成语解释:犹火烧火燎。

    成语出处:《人民文学》1977年4期:“整个发电厂都火急火燎地动员起来。”

  • 急公近利【jí gōng jìn lì】

    成语解释:近:眼前的。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

    成语出处: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对胶西王》: “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

  • 急如星火【jí rú xīng huǒ】

    成语解释:星火:流星。象流星的光从空中急闪而过。形容非常急促紧迫。

    成语出处:晋·李密《陈情表》:“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 急功近利【jí gōng jìn lì】

    成语解释:功:成功;近:眼前的。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

    成语出处: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对胶西王》: “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

  • 急景凋年【jí yǐng diāo nián】

    成语解释:景:通“影”,光阴;凋:凋零。形容光阴迅速,一年将尽。也指年终的时候。

    成语出处:南朝·宋·鲍照《舞鹤赋》:“去帝乡之岑寂,归人寰之喧卑。岁峥嵘而愁暮,心惆怅而哀离。于是穷阴杀节,急景凋年,凉沙振野,箕风动天。”

  • 急管繁弦【jí guǎn fán xián】

    成语解释:急:快;繁:杂。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

    成语出处:宋·晏殊《蝶恋花》词:“绣幕卷波香引穗,急管繁弦,共爱人间瑞。”

  • 急于求成【jí yú qiú chéng】

    成语解释:不顾一切地想马上取得成效。

    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二都督道:‘急切不得下手!’”

  • 急惊风撞着慢郎中【jí jīng fēng zhuàng zhe màn láng zhōng】

    成语解释:患急病遇到了慢性子的医生。比喻缓慢的行动赶不上紧急的需要。

    成语出处:《晚清文学丛钞·瞎编奇闻》第五回:“这真是急惊风撞着慢郎中了,我家里死在床上,我如何等得急你呢?”

  • 急不可待【jí bù kě dài】

    成语解释:急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怀急切或形势紧迫。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蛾》:“逆害饮食,但思鱼羹,而近地则无,百里外始可购致。时厮骑皆被差遣。生性纯孝,急不可待,怀赀独往。”

  • 急于事功【jí yú shì gōng】

    成语解释:指做事急于求成。

    成语出处: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我对于她终于很隔膜,我疑心她有点罗曼缔克,急于事功……”

  • 急来报佛脚【jí lái bào fó jiǎo】

    成语解释:比喻事到临头才慌忙准备。

    成语出处:

  • 急不暇择【jí bù xiá zé】

    成语解释:在紧急的情况下来不及选择。

    成语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八回:“三人急不暇择,从窦中鱼贯而出,外面正是一条逼狭的胡同,还静悄悄的没人阻住。”

  • 急于星火【jí yú xīng huǒ】

    成语解释:星火:流星。象流星的光从空中急闪而过。形容非常急促紧迫。

    成语出处:晋·李密《陈情表》:“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 急赤白脸【jí chì bái liǎn】

    成语解释:心里着急,脸色难看。形容非常焦急的神情。

    成语出处:浩然《艳阳天》第60章:“韩小乐见焦淑红急赤白脸,好像要吵架的样子。”

  • 急张拘诸【jí zhāng jū zhū】

    成语解释:形容局促不安、紧张慌乱的样子。

    成语出处:

  • 急流勇退【jí liú yǒng tuì】

    成语解释:在急流中勇敢地立即退却。比喻做官的人在得意时为了避祸而及时引退。

    成语出处:宋·苏轼《赠善相程杰》诗:“火色上腾虽有数,急流勇退岂无人。”

  • 急风暴雨【jí fēng bào yǔ】

    成语解释:急:又快又猛;暴:突然而猛烈。形容风雨来势猛。比喻迅猛激烈的斗争。

    成语出处:《淮南子·兵略训》:“何谓隐之天?大寒甚暑,疾风暴雨,大雾冥晦,因此而为变者也。”

  • 急中生智【jí zhōng shēng zhì】

    成语解释:紧急的时候,猛然想出办法。

    成语出处:唐 白居易《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序》:“今足下果用所长,过蒙见君,然敌则气生,急则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