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爱莫能助【ài mò néng zhù】

    成语解释:爱:爱惜;莫:不。虽然心中关切同情,却没有力量帮助。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烝民》:“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

  • 不知所措【bù zhī suǒ cuò】

    成语解释: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成语出处:《论语·子路》:“则民无所措手足。”《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哀喜交并,不知所措。”

  • 当之无愧【dāng zhī wú kuì】

    成语解释:无愧:毫无愧色。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成语出处:宋 欧阳修《回丁判官书》:“夫人有厚己而自如者,恃其中有所以当之而不愧也。”

  • 甘心瞑目【gān xīn míng mù】

    成语解释:瞑目:闭上眼睛,指死去。心甘情愿,死了也不遗憾。

    成语出处:《后汉书·马授传》:“吾受厚恩,年迫余日索,常恐不得死国事;今获所愿,甘心瞑目。”

  • 功亏一篑【gōng kuī yī kuì】

    成语解释:亏:欠缺;篑:盛土的筐子。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作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

    成语出处:《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 悔恨交加【huǐ hèn jiāo jiā】

    成语解释:交加:一起袭来,两种事物同时出现或同时加在一个人身上。既后悔又怨恨。形容非常懊悔痛心。

    成语出处:

  • 好梦难圆【hǎo mèng nán yuán】

    成语解释:比喻好事难以实现。

    成语出处:明·汤显祖《紫钗记·剑合钗圆》:“彩云轻散,好梦难圆。”

  • 喟然长叹【kuì rán cháng tàn】

    成语解释:喟然:叹气的样子。因感慨而深深地叹气。

    成语出处:《论语·子罕》:“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 茫然若失【máng rán ruò shī】

    成语解释:茫然:失意的样子;若失:好像失去了东西。形容精神不集中,恍惚,若有所失的样子。

    成语出处:先秦·孟轲《孟子·滕文公上》:“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抚然为间曰:‘命之矣。’集注:‘抚然茫然自失之貌。’”

  • 徘徊歧路【pái huái qí lù】

    成语解释: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歧路:岔路。在岔道上走来走去。比喻犹豫观望,主意不定。

    成语出处:南朝·齐·谢眺《观朝雨》:“动息无兼遂,歧路多徘徊。”

  • 失之交臂【shī zhī jiāo bì】

    成语解释:交臂:胳膊碰胳膊,指擦肩而过。形容当面错过。

    成语出处:《庄子·田子方》:“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与?”

  • 束手无策【shù shǒu wú cè】

    成语解释:策:办法。遇到问题,就象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宋季三朝政要》:“(秦)桧死而逆亮(金主完颜亮)南牧,孰不束手无策。”

  • 望洋兴叹【wàng yáng xīng tàn】

    成语解释:望洋:仰视的样子。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成语出处:《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 亡羊之叹【wáng yáng zhī tàn】

    成语解释:亡:丢失。叹:叹息。为丢失了羊而叹息。比喻探索学问,徘徊歧路,结果一无所得,空留遗憾。亦作“亡羊歧路”。

    成语出处:

  • 相见恨晚【xiāng jiàn hèn wǎn】

    成语解释:只恨相见得太晚。形容一见如故,意气极其相投。

    成语出处:《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天子召见三人,谓曰:‘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

  • 心安理得【xīn ān lǐ dé】

    成语解释:得:适合。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

    成语出处:清 吴趼人《瞎骗奇闻》:“你别瞧我摆了店面,天天卖钱,那是自己本事换来的,我用着心安理得。”

  • 心甘情愿【xīn gān qíng yuàn】

    成语解释:心里完全愿意,没有一点勉强。多指自愿做出某种牺牲。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他便死也我甘心情愿。”

  • 一无所得【yī wú suǒ dé】

    成语解释:什么也没有得到。形容毫无收获。

    成语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八:“然日势既暮,寿儿且寄院中止宿,颢亦怀疑,因命寿儿怀袖,一无所得,颢不得已遂躬自操觚。”

  • 抱恨黄泉【bào hèn huáng quán】

    成语解释:黄泉:人死埋葬的地下,指阴间。心怀遗憾离开人世,死有遗恨。

    成语出处:唐·李贤等引注《邕别传》:“臣所在孤危,悬命锋镝,湮灭土灰,呼吸无期。诚恐所怀随躯腐朽,抱恨黄泉。”

  • 鞭长莫及【biān cháng mò jí】

    成语解释:及:到。原意是鞭子虽长,也不能打马肚子。比喻相隔太远,力量达不到。

    成语出处:《左传·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 名副其实【míng fù qí shí】

    成语解释: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成语出处:汉·曹操《与王修书》:“君澡身浴德,流声本州,忠能成绩,为世美谈,名实相符,过人甚远。”

  • 名不虚传【míng bù xū chuán】

    成语解释:传出的名声不是虚假的。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成语出处:《史记·游侠列传》:“然其私意廉洁退让,有足称者,名不虚言,士不虚附。”

  • 新愁旧恨【xīn chóu jiù hèn】

    成语解释:愁:忧烦苦闷;恨:遗憾悔恨。新增添的忧烦苦闷和旧有的遗憾悔恨。形容思虑现状,回忆往事而无限忧伤、怨恨的情绪。

    成语出处:唐·韩偓《三月》诗:“新愁旧恨真无奈,须就邻家瓮底眠。”

  • 一见如故【yī jiàn rú gù】

    成语解释:故:老朋友。初次见面就象老朋友一样合得来。

    成语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聘于郑,见子产,如旧相识。”

  • 引以为憾【yǐn yǐ wéi hàn】

    成语解释:以此事为遗憾。

    成语出处:

  • 受之无愧【shòu zhī wú kuì】

    成语解释:受:接受,得到。得到某种奖励或荣誉没有什么可惭愧的

    成语出处: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四卷:“这些钱是自己豁出老命赚来的,万般辛苦,受之无愧。”

  • 死而无憾【sǐ ér wú hàn】

    成语解释:即使死了也而无遗憾

    成语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66回:“小妹真能为我守节,我便死而无憾。”

  • 以是为恨【yǐ shì wéi hèn】

    成语解释:恨:遗憾。把这件事当作遗憾

    成语出处:宋·王谠《唐语林·雅量》:“不得永奉陛下,以是为恨。”

  • 新愁旧憾【xīn chóu jiù hàn】

    成语解释:新增的忧愁苦闷和旧有的悔恨遗憾

    成语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新愁旧憾不须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