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挨门挨户【āi mén āi hù】

    成语解释:挨:按照顺序。按照住户的顺序一家也不漏。同“挨门逐户”。

    成语出处: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六章二:“她心生一计,挨门挨户问人家要不要水。”

  • 白屋寒门【bái wū hán mén】

    成语解释:白屋:用白茅草盖的屋;寒门:清贫人家。泛指贫士的住屋。形容出身贫寒。

    成语出处:元 高文秀《琗范叔》第三折:“未亨通,遭穷困,身居在白屋寒门。”

  • 拜倒辕门【bài dǎo yuán mén】

    成语解释:辕门:将帅行辕或军营的大门。形容对别人佩服之至,自愿认输。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三回:“若非一部全史瞭然于中,何能如此。妹子唯有拜倒辕门了。”

  • 班门弄斧【bān mén nòng fǔ】

    成语解释: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成语出处: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昨在真定,有诗七八首,今录去,班门弄斧,可笑可笑。”

  • 闭门酣歌【bì mén hān gē】

    成语解释:指闭门不出,尽兴饮酒,尽情歌舞。形容沉缅酒色,尽情享受。

    成语出处:唐·李延寿《南史·徐绲似》:“绲为梁湘东王,镇西谘议参军,颇为声色,侍妾数十,……,便醉而闭门,尽日酣歌。”

  • 闭门思过【bì mén sī guò】

    成语解释:过:过失。关起门来反省。

    成语出处:《汉书·韩延寿传》:“因入卧传舍,闭閤思过。”三国蜀·诸葛亮《黜来敏教》:“自谓能敦厉薄俗,帅之以义。今既不能,表退职,使闭门思愆。”

  • 闭门投辖【bì mén tóu xiá】

    成语解释:辖:车轴的键,去辖则车不能行。比喻主人留客的殷勤。

    成语出处:《汉书·游侠传·陈遵》:“遵耆酒,每大饮,宾客满堂,辄关门,取客车辖投井中,虽有急,终不得去。”

  • 筚门闺窦【bì mén guī dòu】

    成语解释:筚门:柴门;圭窦:上尖下方的圭形门洞。形容穷苦人家的住处。

    成语出处:《左传·襄公十年》:“筚门闺窦之人而皆陵其上,其难为上矣。”

  • 不二法门【bù èr fǎ mén】

    成语解释:不二:指不是两极端;法门:佧行入道的门径。原为佛家语,意为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后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成语出处:《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

  • 不讳之门【bù huì zhī mén】

    成语解释:讳:忌讳。指说话可以直言不讳的地方。

    成语出处:汉·刘向《说苑·君道》:“规谏必看不讳之门。”

  • 布鼓雷门【bù gǔ léi mén】

    成语解释:布鼓:布蒙的鼓;雷门:古代浙江会稽的城门名。在雷门前击布鼓。比喻在能手面前卖弄本领。

    成语出处:《汉书·王尊传》:“毋持布鼓过雷门。”

  • 北门之管【běi mén zhī guǎn】

    成语解释:用以喻军事要地或守御重任。

    成语出处:《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杜预注:“管,钥也。”

  • 北门之寄【běi mén zhī jì】

    成语解释:指负军事重任。

    成语出处:《旧唐书·李自良传》:“德宗以河东密迩胡戎,难于择帅,翌日,自良谢,上谓之曰:‘卿与马燧存军中事分,诚为得礼;然北门之寄,无易于卿。’”

  • 筚门圭窬【bì mén guī yú】

    成语解释:同“筚门闺窦”。柴门小户。喻指穷人的住处。

    成语出处:《礼记·儒行》:“儒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筚门圭窬,蓬户瓮牖。”

  • 避世金门【bì shì jīn mén】

    成语解释:以之比喻身为朝官而逃避世务。

    成语出处:见“避世金马”。

  • 宾客盈门【bīn kè yíng mén】

    成语解释:指来客很多。

    成语出处:《旧唐书·窦威传》:“时诸兄并以军功致仕通显,交结豪贵,宾客盈门,而威职掌闲散。”

  • 宾客迎门【bīn kè yíng mén】

    成语解释:盈门:满门。客人挤满门庭。形容家里客人非常多。

    成语出处:《梁书·王暕传》:“时文宪作宰,宾客盈门,见暕相谓曰:‘公才公望,复在此矣。’”

  • 车马盈门【chē mǎ yíng mén】

    成语解释:车子充满门庭,比喻宾客很多。

    成语出处:明·谢谠《四喜记·乡荐荣欢》:“看连翩车马盈门,总不比旧是庭院。”

  • 臣门如市【chén mén rú shì】

    成语解释:旧时形容居高位、掌大权的人宾客极多。

    成语出处:《汉书·郑崇传》:“臣门如市,臣心如水。”

  • 车马填门【chē mǎ tián mén】

    成语解释:车子充满门庭,比喻宾客很多。同“车马盈门”。

    成语出处:《北史·拓跋深传》:“是故馀人摄选,车马填门;及臣居边,宾游罕至。”

  • 城门鱼殃【chéng mén yú yāng】

    成语解释:城门失火,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鱼也死了。比喻因受连累而遭到损失或祸害。

    成语出处:明·李东阳《尹公墓志铭》:“城门鱼殃,昆岗玉碎。”

  • 鸱张门户【chī zhāng mén hù】

    成语解释:树立门户,标榜门庭。

    成语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九:“余雅不喜诗坛吟社之说,大概起于前明末年鸱张门户之恶习。”

  • 出门合辙【chū mén hé zhé】

    成语解释:按同一规格,闭门造车子,用起来自然合辙。比喻才学适合社会需要。

    成语出处:《景德传灯录·匡悟禅师》:“问:‘如何是闭门造车?’师曰:‘活计一物无。’曰:‘如何是出门合辙?’师曰:‘坐地进长安。’”

  • 出门如宾【chū mén rú bīn】

    成语解释:出外做事象接待贵宾那样认真谨慎。

    成语出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臣闻之: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

  • 出门应辙【chū mén yīng zhé】

    成语解释:犹出门合辙。比喻才学适合社会需要。

    成语出处: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四节:“中国则地大物博,交通未盛。学者每闭门造车,出门应辙,常非有所承而后起者也。故其学界为无数平行线形。”

  • 当门抵户【dāng mén dǐ hù】

    成语解释:指撑持门户。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5卷:“他两人没有嬷嬷,只是盼奴当门抵户。”

  • 得意门生【dé yì mén shēng】

    成语解释:得意:称心如意;门生:亲授业的弟子或科举中试者对座师的自称。后泛指学生。最满意的弟子或学生。

    成语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他虽和咱们满洲汉军隔旗,却是我第一个得意门生。”

  • 杜门谢客【dù mén xiè kè】

    成语解释:杜门:闭门不出;谢客:谢绝宾客。指不与人往来。

    成语出处:《新五代史·赵光逢传》:“以世乱,弃官居洛阳,杜门绝人事者五六年。”

  • 杜门自绝【dù mén zì jué】

    成语解释:杜门:关门不出;绝:断绝。闭门不出,将自己与外界隔绝。

    成语出处:《汉书·张陈王周传赞》:“及吕后时,事多故矣,平竟自免,以智终,王陵庭争,杜门自绝,亦各其志也。”

  • 杜门自守【dù mén zì shòu】

    成语解释:关闭大门,安分守已。

    成语出处:《汉书·孔光传》:“光退闾里,杜门自守。”

  • 杜门晦迹【dù mén huì jì】

    成语解释:晦:隐匿。关上门,隐匿自己的踪迹。指隐居起来,不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踪迹或动态。

    成语出处:《周书·宇文神举传》:“显和具陈宣杜门晦迹,相时而动,孝武深纳焉。”

  • 杜门却扫【dù mén què sǎo】

    成语解释:杜:堵塞;却扫:不再扫径迎客。关上大门,扫除车迹。指闭门谢客,不和外界往来。

    成语出处:《北史·李谧传》:“遂绝迹下帷,杜门却扫,弃产营书,手自删削。”

  • 遁入空门【dùn rù kōng mén】

    成语解释:遁:逃遁;空门:指佛教,因佛教认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指出家。避开尘世而入佛门。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看破的,遁入空门,我听见,并不惊异。”

  • 顶门立户【dǐng mén lì hù】

    成语解释:支撑门户。指独立成家。

    成语出处:吴组缃《山洪》三:“三官虽然已经另外顶门立户,但是打鱼的一切生财器具还是和他大哥、二哥共有着。”

  • 顶门壮户【dǐng mén zhuàng hù】

    成语解释:指支撑门户,光耀门第。

    成语出处:《红楼梦》第八八回:“这也不枉你大哥哥死了,你大嫂子拉扯他一场!日后也替你大哥哥顶门壮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