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笨鸟先飞【bèn niǎo xiān fēi】

    成语解释:比喻能力差的人怕落后,做事比别人先动手。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一折:“我和你有个比喻:我似那灵禽在后,你这等坌(笨)鸟先飞。”

  • 不甘示弱【bù gān shì ruò】

    成语解释:示:显示,表现。不甘心表示自己比别人差。表示要较量一下,比个高低。

    成语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 我的第一个师父》:“乡下人大抵有些顽固,以为和尚是只应该念经拜忏的,台下有人骂了起来。师父不甘示弱,也给他们一个回骂。”

  • 百无一成【bǎi wú yī chéng】

    成语解释:百:一切。形容一切的努力和作为没有一样成功,即毫无成就。

    成语出处:清·曾国藩《圣哲画象记》:“志学不早……驽缓多病,百无一成。”

  • 不知寝食【bù zhī qǐn shí】

    成语解释:犹言废寝忘食。形容异常专心、努力。

    成语出处:

  • 晨钟暮鼓【chén zhōng mù gǔ】

    成语解释:暮:傍晚。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晚上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成语出处:唐·李成用《山中》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 当仁不让【dāng rén bù ràng】

    成语解释: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成语出处:《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 砥砺琢磨【dǐ lì zhuó mó】

    成语解释:琢磨:雕刻和打磨玉石。比喻磨练自己的品德,在学业上不断上进。

    成语出处:蔡东潘《民国通俗演义》第108回:“政府于诸生期许之重,凡兹再三申谕,固期有所鉴戒,勉为成材。其各砥砺琢磨,毋负谆谆告诫之意。”

  • 栋梁之材【dòng liáng zhī cái】

    成语解释:栋:脊檩,正梁。能做房屋大梁的木材。比喻能担当国家重任的人才。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庾子嵩目和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磊砢有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

  • 斗志昂扬【dòu zhì áng yáng】

    成语解释:昂扬:情绪高涨。斗争的意志旺盛。

    成语出处:毛泽东《介绍一个合作社》:“从来也没有看见人民群众像现在这样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意气风发。”

  • 废寝忘食【fèi qǐn wàng shí】

    成语解释: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成语出处: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 服田力穑【fú tián lì sè】

    成语解释:服:从事;穑:收获谷物。指努力从事农业生产。

    成语出处:《尚书·盘庚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

  • 刮目相待【guā mù xiāng dài】

    成语解释:刮目:擦眼睛,表示用新眼光看人。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成语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鹤立鸡群【hè lì jī qún】

    成语解释:象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成语出处:晋·戴逵《竹林七贤论》:“嵇绍入洛,或谓王戎曰:‘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昂昂然若野鹤之在鸡群。’”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 鸿鹄之志【hóng hú zhī zhì】

    成语解释:鸿鹄:天鹅,比喻志向远大的人;志:志向。比喻远大志向。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士容》:“夫骥骜之气,鸿鹄之志,有谕乎人心者,诚也。”《史记·陈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急起直追【jí qǐ zhí zhuī】

    成语解释:立即行动起来,努力追赶上去。

    成语出处:宋·孙觌《鸿庆居士文集》:“故今日之乱,且置无丰,元祐勿论,宜度时之所宜为者,急起而趋之,如拯焚救罔,不然,袭常祖故,以乱救乱,天下纷纷,何时而定也。”

  • 精益求精【jīng yì qiú jīng】

    成语解释: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还求更好。

    成语出处:《论语·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宋·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 卷土重来【juǎn tǔ chóng lái】

    成语解释: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

    成语出处:唐·杜牧《题乌江亭》诗:“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 恐后争先【kǒng hòu zhēng xiān】

    成语解释:指害怕落后,追求上进。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8回:“他却横冲直撞,恐后争先。”

  • 力争上游【lì zhēng shàng yóu】

    成语解释:努力奋斗,争取先进再先进。

    成语出处:清 赵翼《闲居读书作》诗:“所以才智人,不肯自弃暴,力欲争上游,性灵乃其要。”

  • 戮力齐心【lù lì qí xīn】

    成语解释:戮力:并力,合力。指齐心协力。同“戮力同心”。

    成语出处:《梁书·王僧辩传》:“卿志格玄穹,精贯白日,戮力齐心,芟夷逆丑。”

  • 囊萤映雪【náng yíng yìng xuě】

    成语解释: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成语出处:元·贾仲名《萧淑兰》第一折:“虽无汗马眠霜苦,曾受囊萤映雪劳。”

  • 鹏程万里【péng chéng wàn lǐ】

    成语解释:相传鹏鸟能飞万里路程。比喻前程远大。

    成语出处:《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披荆斩棘【pī jīng zhǎn jí】

    成语解释:劈开丛生多刺的野生植物。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或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

    成语出处:《后汉书·冯异传》:“为吾披荆棘,定关中。”

  • 青出于蓝【qīng chū yú lán】

    成语解释:青:靛青;蓝:蓼蓝之类可作染料的草。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更深。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成语出处:《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qīng chū yú lán ér shèng yú lán】

    成语解释: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青:靛青,青色颜料。蓝:蓼蓝,一种可以提炼颜料的草。靛青是从蓼蓝里提炼出来的,但是颜色比蓼蓝更深。比喻人经过学习或教育之后可以得到提高。常用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成语出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 劝学

  • 身体力行【shēn tǐ lì xíng】

    成语解释:身:亲身;体:体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成语出处:《淮南子·氾论训》:“圣人以身体之。”《礼记·中庸》: “力行近乎仁。”

  • 绳锯木断【shéng jù mù duàn】

    成语解释:用绳当锯子,也能把木头锯断。比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下去,事情就能成功。

    成语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 孙康映雪【sūn kāng yìng xuě】

    成语解释:比喻读书非常刻苦。

    成语出处:《艺文类聚》卷二:“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介,交游不杂。”

  • 十年读书【shí nián dú shū】

    成语解释:指长期努力于学业。

    成语出处:攸之晚好读书,手不释卷,《史》、《汉》多所谙忆,常叹曰:‘早知穷达有命,恨不十年读书。’ 《宋书·沈攸之传》

  • 死中求生【sǐ zhōng qiú shēng】

    成语解释:在极危险的境地中努力挣扎以求生路。

    成语出处:《后汉书·公孙述传》:“述谓延岑曰:‘事当奈何?’岑曰:‘男儿当死中求生,可坐穷乎?’”

  • 脱颖而出【tuō yǐng ér chū】

    成语解释:颖:尖子。锥尖透过布囊显露出来。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

    成语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使遂早得处囊中,乃脱颖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 闻鸡起舞【wén jī qǐ wǔ】

    成语解释: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成语出处:《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 望风响应【wàng fēng xiǎng yīng】

    成语解释:望:看。风:风声。看到对方有什么举动,就积极响应。

    成语出处:三国·魏·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是以立功之士,莫不翘足引领,望风响应。”

  • 形势逼人【xíng shì bī rén】

    成语解释:指形势发展很快,迫使人不得不更加努力。

    成语出处:谢觉哉《冷和热》:“‘热’可以逼得喜冷的人也热起来,形势逼人,不热不可。”

  • 协心戮力【xié xīn lù lì】

    成语解释:思想一致,并同努力。

    成语出处:《新唐书·韦陟传》:“若不斋盟质信,以示四方,知吾等协心戮力,则无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