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吹毛求疵【chuī máo qiú cī】

    成语解释:求:找寻;疵:毛病。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成语出处:《韩非子·大体》:“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之难。”

  • 东寻西觅【dōng xún xī mì】

    成语解释:指到处张罗。

    成语出处:《平妖传》第十回:“比及让了他罢了,又来东寻西觅,只恐还在左近,放心不下。”

  • 东冲西撞【dōng chōng xī zhuàng】

    成语解释:指无把握地四处奔走寻找。

    成语出处:杨朔《铁骑兵》:“他带着一班人巧妙地摔开了追击的敌人,东冲西撞,想再追上大队。”

  • 千方百计【qiān fāng bǎi jì】

    成语解释: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

    成语出处:《朱子语类·论语十七》:“譬如捉贼相似,须是着起气力精神,千方百计去赶他。”

  • 顺藤摸瓜【shùn téng mō guā】

    成语解释:顺着瓜藤蔓去找西瓜。比喻按照某个线索查究事情。

    成语出处:《人民日报》1982.6.30:“由此顺藤摸瓜,很快破获了这起盗窃案。”

  • 搜扬侧陋【sōu yáng cè lòu】

    成语解释:搜:寻找。扬:选拔、举荐。侧:同“仄”。侧陋:隐伏,卑微,引申指地位低微。寻找和举荐地位低微的贤能之士。亦作“搜扬仄陋”。

    成语出处:《尚书·尧典》:“明明扬侧陋。”

  • 溯流穷源【sù liú qióng yuán】

    成语解释:溯:逆流而上。往河流上游寻找发源的地方。比喻寻求事物的根源。

    成语出处:明·谢肇淛《五杂俎·事部二》:“春秋之时,善论姓氏者,鲁有众仲,晋有胥臣,郑有子羽,而其他诸子无称焉。溯流穷源,若斯之难也。”

  • 推本溯源【tuī běn sù yuán】

    成语解释:探索根源,寻找原因。

    成语出处:

  • 踏破铁鞋【tà pò tiě xié】

    成语解释:比喻为找某种东西历尽困难,花费极大的力气。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 讨是寻非【tǎo shì xún fēi】

    成语解释:惹是生非,故意挑剔。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白兔记·诉猎》:“哥嫂每夜里巡更不睡,讨是寻非。哥嫂他那里昧己瞒心,料想苍天不负亏。”

  • 帏箔不修【wéi bó bù xiū】

    成语解释:家门淫乱的讳语。同“帏薄不修”。

    成语出处:宋·张师正《倦游杂录》:“时侯叔献死,其妻帏箔不修,丞相表其事而斥去。”

  • 帏薄不修【wéi báo bù xiū】

    成语解释:家门淫乱的讳语。亦作“帏箔不修”。

    成语出处:《北史·毕众敬传》:“诸毕当朝,不乏荣贵,但帏薄不修,为时所鄙。”

  • 循名责实【xún míng zé shí】

    成语解释:循:依照;责:要求。按着名称或名义去寻找实际内容,使得名实相符。

    成语出处:《韩非子·定法》:“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生杀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

  • 寻弊索瑕【xún bì suǒ xiá】

    成语解释:犹言吹毛求疵。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成语出处: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内阁·江陵议分祀天地》:“江陵身后,攻之者寻弊索瑕,以功为罪。”

  • 循名核实【xún míng hé shí】

    成语解释:犹言循名责实。按着名称或名义去寻找实际内容,使得名实相符。

    成语出处:明·张居正《答浙江吴巡抚》:“明主在上,方翕受敷施,循名核实,以兴太平之治。”

  • 循名覈实【xún míng hé shí】

    成语解释:犹言循名责实。按着名称或名义去寻找实际内容,使得名实相符。

    成语出处:

  • 循名课实【xún míng kè shí】

    成语解释:犹言循名责实。按着名称或名义去寻找实际内容,使得名实相符。

    成语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章表》:“章以造阙,风矩应明;表以致禁,骨采宜耀,循名课实,以章为本者也。”

  • 远走高飞【yuǎn zǒu gāo fēi】

    成语解释:指象野兽远远跑掉,象鸟儿远远飞走。比喻人跑到很远的地方去。多指摆脱困境去寻找出路。

    成语出处:《后汉书·卓茂传》:“汝独不欲修之,宁能高飞远走,不在人间邪?”

  • 钻头觅缝【zuān tóu mì fèng】

    成语解释:比喻到处寻找门路。

    成语出处: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18回:“秦福到了武城,钻头觅缝的打听。”

  • 凿空投隙【záo kōng tóu xì】

    成语解释:指寻找时机、捏造罪名。

    成语出处:《新唐书·酷吏传序》:“推劾之吏,以嶮责痛诋为功,凿空投隙,相矜以残。”

  • 指瑕造隙【zhǐ xiá zào xì】

    成语解释:犹言寻找事端,制造分裂。瑕,玉上的斑点。隙,裂缝。

    成语出处:宋·朱熹《少帅魏国张公行状下》:“彼或内变既平,指瑕造隙,肆无厌之欲,发难从之请,其将何词以对?”

  • 东搜西罗【dōng sōu xī luó】

    成语解释:指到处寻找与搜集。

    成语出处:许地山《空山灵雨·补破衣的老妇人》:“我们所为,原就和你一样,东搜西罗,无非是些绸头布尾,只配用来补补破衲袄罢了。”

  • 名实相符【míng shí xiāng fú】

    成语解释:名声与实际一致。

    成语出处:三国·曹操《与王修书》:“君澡身澡德,流声本州,忠能成绩,为世美谈,名实相符,过人甚远。”

  • 探本穷源【tàn běn qióng yuán】

    成语解释:探:求索。本:树根。穷:探寻。源:水源。寻找树根水源。比喻探求、追溯事物的根本。亦作“探本溯源”。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51回:“一来可以扩扩眼界,长长见识。二来也可以把这工艺一项探本穷源。”

  • 下落不明【xià luò bù míng】

    成语解释:下落:着落,去处。指不知道要寻找的人或物在什么地方。

    成语出处:马识途《清江壮歌》尾章:“我的女儿,从此下落不明。”

  • 觅迹寻踪【mì jì xún zōng】

    成语解释:觅:找;踪:迹,脚印,指行踪。到处寻找别人的行踪。

    成语出处:元·吴昌龄《张天师断风花雪夜》第一折:“却待要拄眼睁睛,觅迹寻踪,莫非他锦阵花营,不曾厮共,险教咱风月无功。”

  • 寻踪觅迹【xún zōng mì jì】

    成语解释:觅:找;踪:迹,脚印,指行踪。到处寻找别人的行踪。

    成语出处: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二折:“小生张伯腾,恰才遇着的那个女子,人物非凡,因此寻踪觅迹,前来寻他。”

  • 寻幽探胜【xún yōu tàn shèng】

    成语解释:探:寻求。胜:胜地,风景优美的地方。游览山水时寻找、搜索幽雅的胜地。亦作“寻幽探奇”、“寻奇探幽”、“探幽选胜”。

    成语出处:唐·李白《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诗:“寻幽殊未歇,爱此春光发。”

  • 钻洞觅缝【zuàn dòng mì féng】

    成语解释:比喻千方百计地寻找时机。

    成语出处:茅盾《子夜》十一:“做公债的人那一个不在那里钻洞觅缝探听老赵的手法呢!” 又十六:“一下里他那好像冻僵了的心重复生气蓬勃,能够出主意,能够钻洞觅缝找门路了。”

  • 钻天觅缝【zuàn tiān mì féng】

    成语解释:见“钻洞觅缝”。

    成语出处:老舍《女店员》第一幕:“只要你不给他点烟倒茶,侍侯周到了,他就钻天觅缝地收拾你!”

  • 逆流而上【nì liú ér shàng】

    成语解释:逆:倒。逆水前进。比喻迎着困难而上

    成语出处:《诗经·秦风·蒹葭》:“溯洄从之。”毛亨传:“逆流而上曰溯洄。”

  • 踏破铁鞋无觅处【tà pò tiě xié wú mì chù】

    成语解释:觅:寻找。比喻急需的东西费了很大的力气找不到,却在无意中得到了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5卷:“金满将大门闭了,两个促膝细谈。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yīng xióng wú mì sūn zhòng móu chù】

    成语解释:觅:寻找;孙仲谋:孙权。无处寻找出英雄孙仲谋那样的人了

    成语出处: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 寻衅闹事【xún xìn nào shì】

    成语解释:衅:事端。寻找嫌隙,挑起事端

    成语出处:

  • 搜扬仄陋【sōu yáng zè lòu】

    成语解释:搜:寻求;扬:举荐,选拔;仄:通“侧”;仄陋:指微贱的人。搜罗和举荐地位卑微的贤人

    成语出处:《晋书·纪瞻传》:“先王身下白屋,搜扬仄陋,使山无扶苏之才,野无《伐檀》之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