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八珍玉食【bā zhēn yù shí】

    成语解释:泛指精美的肴馔。

    成语出处: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三卷:“八珍玉食邀郎餐,千言万语对生意。”

  • 不可言宣【bù kě yán xuān】

    成语解释:言:言语;宣:发表,表达。指不是言语所能表达的(用在说事物的奥妙、味道)。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五:“诸法寂灭相,不可以宣言,和尚如何为人?”

  • 不知肉味【bù zhī ròu wèi】

    成语解释: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成语出处:《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 垂涎三尺【chuí xián sān chǐ】

    成语解释:口水挂下三尺长。形容极其贪婪的样子。也形容非常眼热。

    成语出处:唐 柳宗元《三戒》:“临江之人,略得麋麂,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

  • 垂涎欲滴【chuí xián yù dī】

    成语解释:涎:口水。馋得连口水都要滴下来了。形容十分贪婪的样子。

    成语出处:唐·柳宗元《招海贾文》:“垂涎闪舌兮,挥霍旁午。”

  • 齿甘乘肥【chǐ gān chéng féi】

    成语解释:食美味,骑骏马。形容生活豪奢。

    成语出处:清·王韬《原士》:“而游惰者且齿甘乘肥,三代下之国家,所以有岌岌之势也。”

  • 侈衣美食【chǐ yī měi shí】

    成语解释:侈衣,华美的衣服;美食,鲜美的食物。言衣食俱精。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精通》:“今夫攻者,砥厉五兵,侈衣美食,发且有日矣,所被攻者不乐。”

  • 淡而无味【dàn ér wú wèi】

    成语解释:淡:薄,与“浓”相对。菜肴因盐少而没有味道。亦泛指清淡无味。亦形容说话、写文章内容平淡,无趣味。

    成语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辑略》第四卷:“此工夫似淡而无味,然做时却自有可乐。”

  • 雕蚶镂蛤【diāo hān lòu gé】

    成语解释:指精致而好吃的食物。

    成语出处:

  • 凤髓龙肝【fèng suǐ lóng gān】

    成语解释:比喻珍奇美味。

    成语出处:明·孙仁孺《东郭记·吾将瞷良人之所也》:“他故人情蔼,消受他凤髓龙肝;我寸舌应嚼坏,愧没归遗两女子。”

  • 甘旨肥浓【gān zhǐ féi nóng】

    成语解释:泛指佳肴美味。

    成语出处:南朝·梁·沈约《述僧中食论》:“扰之大者,其事有三:一则势利荣名,二则妖妍靡曼,三则甘旨肥浓。”

  • 侯服玉食【hóu fú yù shí】

    成语解释:侯服:王侯之服;玉食:珍美食品。穿王侯的衣服,吃珍贵的食物。形容豪华奢侈的生活。

    成语出处:《汉书·叙传下》:“侯服王食,败俗伤化。”

  • 回味无穷【huí wèi wú qióng】

    成语解释:回味:指吃过东西以后的余味。比喻回想某一事物,越想越觉得有意思。

    成语出处:宋·王禹偁《橄榄》诗:“良久有回味,始觉甘如饴。”

  • 津津有味【jīn jīn yǒu wèi】

    成语解释: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成语出处:汉·王褒《洞箫赋》:“哀悁悁之可怀兮,良醰醰而有味。”

  • 脍炙人口【kuài zhì rén kǒu】

    成语解释: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和称赞和传讼。

    成语出处:五代·王定宝《唐摭言·海叙不遇》:“如‘水声常在耳,山色不离门’,又‘扫地树留影,拂床琴有声’……皆脍炙人口。”

  • 靡衣玉食【mí yī yù shí】

    成语解释:指美衣美食。

    成语出处:宋·苏轼《六国论·论养士》:“靡衣玉食,以馆於上者,不可胜数。”

  • 其味无穷【qí wèi wú qióng】

    成语解释:形容含义深刻,使人回味不尽。

    成语出处:宋 朱熹《四书集注 中庸》:“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

  • 千里莼羹【qiān lǐ chún gēng】

    成语解释:千里湖里莼菜做的汤,味道鲜美,不必用盐豉做调味品。泛指有地方风味的土特产。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

  • 寝不安席【qǐn bù ān xí】

    成语解释:睡觉也不能安于枕席。形容心事重重,睡不着觉。

    成语出处:《战国策·齐策五》:“秦王恐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 清汤寡水【qīng tāng guǎ shuǐ】

    成语解释:形容菜肴水太多,佐料少,没有味道。

    成语出处:周立波《山乡巨变》上卷:“煮一蒸钵白菜,清汤寡水,看不见一点油星子。”

  • 切身体会【qiē shēn tǐ huì】

    成语解释:指自身遇到的经验。

    成语出处:浩然《艳阳天》第63章:“团支书这几句话,是她这一程子的切身体会。”

  • 三月不知肉味【sān yuè bù zhī ròu wèi】

    成语解释: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成语出处:《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 山珍海错【shān zhēn hǎi cuò】

    成语解释:海错:指各种海味。山野和海里出产的各种珍贵食品。泛指丰富的菜肴。

    成语出处:唐·韦应物《长安道诗》:“山珍海错弃藩篱,烹犊羊羔如折葵。”

  • 山珍海味【shān zhēn hǎi wèi】

    成语解释:海错:指各种海味。山野和海里出产的各种珍贵食品。泛指丰富的菜肴。

    成语出处:唐·韦应物《长安道诗》:“山珍海错弃藩篱,烹犊羊羔如折葵。”

  • 食不甘味【shí bù gān wèi】

    成语解释:甘味:感到味道好。吃东西都觉得没有味道。形容心里有事,吃东西也不香。

    成语出处:《战国策·齐策五》:“秦王恐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 水陆毕陈【shuǐ lù bì chén】

    成语解释:水陆:指水陆所产的珍贵食物。各种山珍海味全都陈列出来。形容菜肴丰富。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轻肥》诗:“尊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

  • 酸甜苦辣【suān tián kǔ là】

    成语解释:指各种味道。比喻幸福、痛苦等各种遭遇。

    成语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无非为衣食奔走,图挣几文钱,那酸甜苦辣也就讲说不起。”

  • 食鱼遇鲭【shí yú yù qīng】

    成语解释:比喻调换口味,使不单调。鲭,鱼肉合烧的美味。

    成语出处:唐·皮日休《序》:“亦由食鱼遇鲭,持内偶僎。”

  • 酸咸苦辣【suān xián kǔ là】

    成语解释:指各种味道。比喻幸福、痛苦等各种境遇。同“酸甜苦辣”。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90回:“伯界此时急的要哭出来,又是悔,又是恨,又是恼,又是急,一时心中把酸咸苦辣都涌了上来。”

  • 甜酸苦辣【tián suān kǔ là】

    成语解释:指种种不同的味道。常用以比喻生活上的种种遭遇和复杂感受。

    成语出处:茅盾《蚀·幻灭》:“像我,在外这两年,真真是甜酸苦辣都尝遍了!”

  • 退藏于密【tuì cáng yú mì】

    成语解释:后退隐藏于秘密之处,不露行迹。谓哲理精微深邃,包容万物。

    成语出处:《周易·系辞》:“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神以知来,知以藏往。”

  • 晚食当肉【wǎn shí dàng ròu】

    成语解释:饿了再吃,味道就象吃肉一样。后泛指不热衷名利。

    成语出处:《战国策·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

  • 五味俱全【wǔ wèi jù quán】

    成语解释:五味:酸甜苦辣咸的合称。形容调味齐全适宜。

    成语出处:《礼记·礼运》:“五味六和,十二食,还相为质也。”

  • 鲜衣美食【xiān yī měi shí】

    成语解释:鲜:有光彩的。穿的是华丽的衣服,吃的是美味的食品。形容生活优裕。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七:“德称此时虽然借寓僧房,图书满案,鲜衣美食,已不似在先了。”

  • 咂嘴弄舌【zā zuǐ nòng shé】

    成语解释:形容贪馋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回:“他一时慌了,弯下腰去抓那粉汤,又被两个狗争着,咂嘴弄舌的来抢那地下的粉汤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