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巴山夜雨【bā shān yè yǔ】

    成语解释:指客居异地又逢夜雨缠绵的孤寂情景。

    成语出处:唐·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说巴山夜雨时。”

  • 拨云撩雨【bō yún liáo yǔ】

    成语解释:比喻男女间的挑逗。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女贞观》第四折:“他将那简帖儿传消寄信,词章儿拨雨撩云。”

  • 毕雨箕风【bì yǔ jī fēng】

    成语解释:原指民性如星,星好风雨,比喻庶民喜好人主的恩泽。后为颂扬统治者普施仁政之词。

    成语出处:《书·洪范》:“庶民惟星,星有好风,星有好雨。”孔传:“箕星好风,毕星好雨,亦民所好。”

  • 拨雨撩云【bō yǔ liáo yún】

    成语解释:指挑逗、试探对方的情意。泛指调情。

    成语出处:明·李日华《南西厢记·猜诗雪案》:“你用心拨雨撩云,我好意与你传书递缄。小姐呵,不肯搜自己狂为,待要寻人破绽。”

  • 餐风沐雨【cān fēng mù yǔ】

    成语解释:餐:吃;沐:洗。以风充饥,用雨水洗头。形容旅行或野外生活的艰辛。

    成语出处:明·许三阶《节侠记·忠忤》:“谁知着恁惯雌黄,惯使着猖狂,却不念餐风沐雨先皇创业多辛苦,到做个弃正趋邪没主张。”

  • 称雨道晴【chēng yǔ dào aíng】

    成语解释:比喻说话说不到一块。

    成语出处:明·邹善长《汇苑详注》卷十五:“县官甚不和,长官称雨,赞府道晴,终日如此不和也。”

  • 楚梦云雨【chǔ mèng yún yǔ】

    成语解释:楚王梦,云雨情。后比喻男女亲昵。

    成语出处: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阴,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 础润而雨【chǔ rùn ér yǔ】

    成语解释:柱子的基石润湿了,就是要下雨的征候。比喻见到一点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方向。

    成语出处:《淮南子·说林训》:“山云蒸,柱础润。”宋·苏洵《辨奸论》:“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

  • 春风夏雨【chūn fēng xià yǔ】

    成语解释:春风和煦,夏雨滋润,足以养育万物。常比喻及时给人以教益和帮助。

    成语出处:汉·刘向《说苑·贵德》:“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

  • 春风化雨【chūn fēng huà yǔ】

    成语解释:化:化生和养育。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成语出处:《孟子·尽心上》:“有如时春风雨化之者。”

  • 春雨如油【chūn yǔ rú yóu】

    成语解释:春雨贵如油。形容春雨可贵。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一:“春雨一滴滑如油。” 明·解缙《春雨》:“春雨贵如油,下得满街流,滑倒解学士,笑坏一群牛。”

  • 餐风宿雨【cān fēng sù yǔ】

    成语解释: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成语出处:清·许思湄《谢清苑县李贺母寿并请追失银》:“别后餐风宿雨,儿歌行路之难。而芳草斜阳,又来孤馆,自叹春光九十,不属劳人也。”

  • 驰风骋雨【chí fēng chěng yǔ】

    成语解释:犹言乘风驾雨。

    成语出处:

  • 冲风冒雨【chōng fēng mào yǔ】

    成语解释:指不避风雨之苦。

    成语出处: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九:“‘头年给你干一整年活,冲风冒雨,起早贪黑的。’郭全海说,气急眼了。”

  • 楚天云雨【chǔ tiān yún yǔ】

    成语解释:指巫山神女,或男女欢情。

    成语出处: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 楚雨巫云【chǔ yǔ wū yún】

    成语解释:楚地巫峡的云和雨。多比喻男女幽情。

    成语出处:元·孙周卿《沉醉东风·宫词》曲:“眼底情,心间恨,到多如楚雨巫云。”

  • 础泣而雨【chǔ qì ér yǔ】

    成语解释:柱子的基石泣湿了,就是要下雨的征候。比喻见到一点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方向。

    成语出处:宋·苏洵《辨奸论》:“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 楚云湘雨【chǔ yún xiāng yǔ】

    成语解释:比喻男女幽情。

    成语出处:荆干臣《全元散曲》:“玉鞭杨柳春风陌,绣毂梨花夜月街,楚云湘雨梦阳台。休分外,花柳暗尘埃。”

  • 春风雨露【chūn fēng yǔ lù】

    成语解释:像春天的和风和雨滴露水那样滋润着万物的生长。旧常用以比喻恩泽。

    成语出处:宋·王清惠《满江红·题驿壁》:“曾记得,春风雨露,玉楼金阙。”

  • 粗风暴雨【cū fēng bào yǔ】

    成语解释:指风雨之来势急骤狂猛。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88回:“莫讲粗风暴雨,不能招架,就是小小一阵凉飕,只怕也难支持了。”

  • 弹雨枪林【dàn yǔ qiāng lín】

    成语解释:弹下如雨,枪立如林。形容战斗剧烈。

    成语出处:清·孙雨林《皖江血·拒敌》:“且划策,弹雨枪林,木坏山隤,江城付动灰。”

  • 断雨残云【duàn yǔ cán yún】

    成语解释:比喻男女恩爱中绝,欢情未能持续。

    成语出处:清·洪昇《长生殿·献发》:“想春游春,从晓和昏,岂知有断雨残云。”

  • 翻云覆雨【fān yún fù yǔ】

    成语解释: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于耍手段。

    成语出处:唐·杜甫《贫交行》:“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 风吹雨打【fēng chuī yǔ dǎ】

    成语解释:原指花木遭受风雨摧残。比喻恶势力对弱小者的迫害。也比喻严峻的考验。

    成语出处:唐·杜甫《三绝句》:“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

  • 风风雨雨【fēng fēng yǔ yǔ】

    成语解释:不断地刮风下雨。比喻障碍重重。又比喻时代动荡,谣言纷传。

    成语出处:元·张可久《晋天乐·忆鉴湖》:“风风雨雨清明,莺莺燕燕关情。”

  • 风鬟雨鬓【fēng huán yǔ bìn】

    成语解释:形容妇女在外奔波劳碌,头发散乱。

    成语出处:唐·李朝威《柳毅传》:“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风鬟雨鬓,所不忍视。”

  • 风调雨顺【fēng tiáo yǔ shùn】

    成语解释:调:调和;顺:和协。风雨及时适宜。形容风雨适合农时。

    成语出处:《旧唐书·礼仪志一》引《六韬》:“既而克殷,风凋雨顺。”

  • 风潇雨晦【fēng xiāo yǔ huì】

    成语解释:形容风急雨骤,天色昏暗。也比喻形势险恶。

    成语出处:《诗·郑风·风雨》:“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 风雨不透【fēng yǔ bù tòu】

    成语解释:风刮不进,雨水透不过。形容封闭或包围得十分紧密。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9回:“正值宝钗等下车,众婆娘媳妇正围随的风雨不透,但见一个小道士滚了出来。”

  • 风雨交加【fēng yǔ jiāo jiā】

    成语解释:又是刮风,又是下雨。比喻几种灾难同时袭来。

    成语出处:清 梁章钜《浪迹续谈 除夕元旦两诗》:“冬至前后,则连日阴噎,风雨交加,逾月不止。”

  • 风雨飘摇【fēng yǔ piāo yáo】

    成语解释:飘摇:飘荡。在风雨中飘荡不定。比喻局势动荡不安,很不稳定。

    成语出处:《诗经·豳风·鸱号》:“予室翘翘,风雨所飘摇。”

  • 风雨凄凄【fēng yǔ qī qī】

    成语解释:凄凄:寒冷。风雨交加,清冷凄凉。

    成语出处:《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 风雨如晦【fēng yǔ rú huì】

    成语解释:指白天刮风下雨,天色暗得象黑夜一样。形容政治黑暗,社会不安。

    成语出处:《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 风雨如磐【fēng yǔ rú pán】

    成语解释:磐:大石头。形容风雨极大。

    成语出处:宋·孙光宪《兆北琐言·逸文·丁秀才奇术致物》:“诗僧贯休《侠客》诗云:‘黄昏风雨黑如磐,别我不知何处去?’”

  • 风雨同舟【fēng yǔ tóng zhōu】

    成语解释: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成语出处:《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