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八拜之交【bā bài zhī jiāo】

    成语解释:八拜:原指古代世交子弟谒见长辈的礼节;交:友谊。旧时朋友结为兄弟的关系。

    成语出处:宋·邵伯温《闻见后录》:“丰稷谒潞公,公着道出,语之曰:汝父吾客也,只八拜。稷不得已,只拜之。”

  • 拜倒辕门【bài dǎo yuán mén】

    成语解释:辕门:将帅行辕或军营的大门。形容对别人佩服之至,自愿认输。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三回:“若非一部全史瞭然于中,何能如此。妹子唯有拜倒辕门了。”

  • 拜将封侯【bài jiàng fēng hóu】

    成语解释:拜为将领,封为列侯。古代形容功成名就,官至极品。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一折:“我也曾陋巷淹留,贫寒常受,红尘火,今日个拜将封侯,才得个名成就。”

  • 不自量力【bù zì liàng lì】

    成语解释: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

    成语出处:《左传·隐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战国策·齐策三》:“荆甚固,而薛亦不量其力。”

  • 登坛拜将【dēng tán bài jiàng】

    成语解释:比喻指任命将帅以及其他主持工作的首脑人物。

    成语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没坛场,具礼乃耳。’王许之。”

  • 顶礼膜拜【dǐng lǐ mó bài】

    成语解释:顶礼:佛教拜佛时的最敬礼,人跪下,两手伏地,以头顶着受礼人的脚;膜拜:佛教徒的另一种敬礼,两手加额,跪下叩头。虔诚地跪拜

    成语出处:清 吴趼人《痛史》第20回:“这句话传扬开去,一时哄动了吉州百姓,扶老携幼,都来顶礼膜拜。”

  • 顿首再拜【dùn shǒu zài bài】

    成语解释:顿首:以头叩地而拜;再拜:拜两次。古代的一种跪拜礼。亦指旧时信札中常用作向对方表示敬意的客套语。

    成语出处:《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勾践顿首再拜曰:‘孤尝不料力,乃与吴战,困于会稽,痛于骨髓,日夜焦唇干舌,徙欲与吴王接踵而死,孤之愿也。’”

  • 焚香礼拜【fén xiān lǐ bài】

    成语解释:焚香:点燃香火。礼拜:向尊敬的人或神灵行礼跪拜。烧香跪拜,以表尊敬服从之意。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却说玄德前军……所到之处,秋毫无犯,百姓扶老携幼,满路瞻观,焚香礼拜。”

  • 敷衍了事【fū yǎn liǎo shì】

    成语解释:敷衍:做事不认真;了:完。指办事马马虎虎,只求应付过去就算完事。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也有先作揖,后磕头的,也有磕起头来,再作一个揖的。礼生见他们参差不齐,也只好由他们敷衍了事。”

  • 浮光掠影【fú guāng lüè yǐng】

    成语解释: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成语出处:唐·禇亮《临高台》诗:“浮光随日度,漾影逐波深。”

  • 焚香膜拜【fén xiāng mó bài】

    成语解释:烧香跪拜,以表尊敬服从之意。同“焚香礼拜”。

    成语出处:明·归有光《唐孺人墓志铭》:“兆多疾,每疾作,孺人辄不食饮,焚香膜拜,以祈福祐。”

  • 富埒王侯【fù liè wáng hóu】

    成语解释:埒:同等。富有的程度与国王诸侯相当。形容非常富有。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平淮书》:“故吴诸侯也,以郡山铸钱,富埒天子。”

  • 甘拜下风【gān bài xià fēng】

    成语解释:表示真心佩服,自认不如。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如此议论,才见读书人自有卓见,真是家学渊源,妹子甘拜下风。”

  • 狗续侯冠【gǒu xù hòu guàn】

    成语解释:犹狗续金貂。比喻滥封的官吏。

    成语出处:清·感惺《断头台·党争》:“琶歌宫布,为后不若为娼;狗续侯冠,畏首还当畏尾。”

  • 侯门如海【hóu mén rú hǎi】

    成语解释:侯门:旧指显贵人家;海:形容深。侯门象大海那样深邃。比喻旧时相识的人,后因地位悬殊而疏远隔绝。

    成语出处:唐·崔郊《赠去婢》诗:“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 侯门似海【hóu mén sì hǎi】

    成语解释:王公贵族的门庭像大海那样深遂。旧时豪门贵族、官府的门禁森严,一般人不能轻易进入。也比喻旧时相识的人,后因地位悬殊而疏远。

    成语出处:唐·崔郊《赠去婢》:“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中;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 侯服玉食【hóu fú yù shí】

    成语解释:侯服:王侯之服;玉食:珍美食品。穿王侯的衣服,吃珍贵的食物。形容豪华奢侈的生活。

    成语出处:《汉书·叙传下》:“侯服王食,败俗伤化。”

  • 解剑拜仇【jiě jiàn bài chóu】

    成语解释:指息争释怨。

    成语出处:汉许荆兄子世尝杀人,仇者将杀世,荆乃跪拜仇者曰:“兄早没,只一子,原杀身代之。”仇者曰:“许掾郡中称贤,何敢相侵!”因解剑去。事见《汉书·许荆传》。

  • 磕头礼拜【kē tóu lǐ bài】

    成语解释:磕头:旧时礼节,跪在地上头碰地。礼拜:向尊敬的人或神行礼。恭敬地跪在地上叩头行礼。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小张屠》第三折:“你只望着大安州磕头礼拜。”

  • 李广不侯【lǐ guǎng bù hòu】

    成语解释:以之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同“李广未封”。

    成语出处:李广不侯身渐老,子山操赋恨何深! 唐·徐夤《赠杨著》诗

  • 仆仆亟拜【pú pú jí bài】

    成语解释:一再作揖行礼。

    成语出处:语出《孟子·万章下》:“子思以为鼎肉使己仆仆尔亟拜也,非养君子之道也。”

  • 蜻蜓点水【qīng tíng diǎn shuǐ】

    成语解释:指蜻蜓在水面飞行时用尾部轻触水面的动作。比喻做事肤浅不深入。

    成语出处:唐·杜甫《曲江》诗:“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 蜻蜓撼石柱【qīng tíng hàn shí zhù】

    成语解释:比喻不自量力。也比喻纹丝不动。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2回:“这行者即去拿瓶,——唉,莫想拿得他动。好像似蜻蜓撼石柱,怎生摇得半分毫?”

  • 升堂拜母【shēng táng bài mǔ】

    成语解释:升:登上;堂:古代指宫室的前屋。拜见对方的母亲。指互相结拜为友好人家。

    成语出处:《三国志·吴志·周瑜传》:“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 王侯将相【wáng hóu jiàng xiàng】

    成语解释:泛指封建社会中位尊、禄厚、权重、势大的贵族。

    成语出处:《史记·陈涉世家》:“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望尘而拜【wàng chén ér bài】

    成语解释:指迎候有权势的人,看见车扬起的尘土就下拜。形容卑躬屈膝的神态。

    成语出处:《晋书·潘岳传》:“与石崇等诌事贾谧,每侯其出,与崇辄望尘而拜。”

  • 位极人臣【wèi jí rén chén】

    成语解释:君主时代指大臣中地位最高的人。

    成语出处:《三国志·吴书· 孙林传》:“因缘肺腑,位极人臣。”

  • 纹丝不动【wén sī bù dòng】

    成语解释:一点儿也不动。形容没有丝毫损坏或改变。

    成语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38回:“金莲坐在床上,纹丝儿不动,把脸儿沉着。”

  • 妄尘而拜【wàng chén ér bài】

    成语解释:指迎候有权势的人,看见车扬起的尘土就下拜。形容卑躬屈膝的神态。

    成语出处:

  • 望尘拜伏【wàng chén bài fú】

    成语解释:形容卑躬屈膝的神态。同“望尘而拜”。

    成语出处:《北史·魏任城王云传》:“时高肇权重,天下之士望尘拜伏。”

  • 文房四侯【wén fáng sì hòu】

    成语解释:指笔、砚、纸、墨。古人戏称笔为管城侯毛元锐,砚为即墨侯石虚中,纸为好畤侯楮知白,墨为松滋侯易玄光,故称。

    成语出处:参阅宋·苏易简《文房四谱》引文嵩《四侯传》。

  • 下马看花【xià mǎ kàn huā】

    成语解释:比喻停下来,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

    成语出处:唐 孟郊《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挟天子以令诸侯【xié tiān zǐ yǐ lìng zhū hóu】

    成语解释:挟制着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现比喻用领导的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

    成语出处:《后汉书·袁绍传》:“今州城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宫邺都,挟天子以令诸侯,蓄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

  • 饮水思源【yǐn shuǐ sī yuán】

    成语解释:喝水的时候想起水是从哪儿来的。比喻不忘本。

    成语出处:北周·庾信《徵调曲》:“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 走马观花【zǒu mǎ guān huā】

    成语解释: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成语出处: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