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风平浪静【fēng píng làng jìng】

    成语解释:指没有风浪。比喻平静无事。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七:“僧问:‘风恬浪静时如何?’师曰:‘吹倒南墙。’”

  • 平淡无奇【píng dàn wú qí】

    成语解释:奇:特殊的。指事物或诗文平平常常,没有吸引人的地方。

    成语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听起安老爷这几句话,说得也平淡无奇。”

  • 无所事事【wú suǒ shì shì】

    成语解释:事事:前一“事”为动词,做;后一“事”为名词,事情。闲着什么事都不干。

    成语出处:明 归有光《送同年丁聘之之任平湖序》:“然每晨入部升堂,祗揖而退,卒无所事事。”

  • 相敬如宾【xiāng jìng rú bīn】

    成语解释:形容夫妻互相尊敬,象对等宾客一样。

    成语出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 之,敬 ,相待如宾。”

  • 一马平川【yī mǎ píng chuān】

    成语解释:平川:地势平坦的地方。能够纵马疾驰的一片广阔平地。指广阔的平原。

    成语出处:宋 苏轼《东坡诗 卷二十三 游径山》:“势若骏马奔平川。”

  • 知足常乐【zhī zú cháng lè】

    成语解释: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形容安于已经得到的利益、地位。

    成语出处:先秦·李耳《老子》:“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 碌碌无为【lù lù wú wéi】

    成语解释:平平庸庸,无所作为。

    成语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公等録録(碌碌),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 平平淡淡【píng píng dàn dàn】

    成语解释:质量中等或低于中等水平,普普通通

    成语出处:钱钟书《围城》:“像现在平平淡淡,情感在心上不成为负担这也是顶好的,至少是顶舒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