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不劳而获【bù láo ér huò】

    成语解释:自己不劳动却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

    成语出处:《孔子家语·入官》:“所求于迩,故不劳而得也。”

  • 不勤而获【bù qín ér huò】

    成语解释:指不劳而获。

    成语出处: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三》:“吾闻不勤而获犹谓之灾,士君子所慎者非常之得之。”

  • 不学无识【bù xué wú shí】

    成语解释:指没有学问,缺乏见识。

    成语出处:宋·叶適《故枢密参政汪公墓志铭》:“大理少卿朱斐对上,指大理寺为诏狱。公论‘斐不自知职业何事,不学无识’,竟罢斐。”

  • 丢三落四【diū sān là sì】

    成语解释:形容做事马虎粗心,不是丢了这个,就是忘了那个。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七回:“咱们家没人,俗语说的‘夯雀儿先飞’,省的临时丢三落四的不齐全,令人笑话。”

  • 顾此失彼【gù cǐ shī bǐ】

    成语解释:顾了这个,丢了那个。形容忙乱或慌张的情景。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六回:“分军为三:一军攻麦城,一军攻纪南城,大五率大军直捣郢都,彼疾雷不及掩耳,顾此失彼,二城若破,郢不守矣。”

  • 将勤补拙【jiāng qín bǔ zhuō】

    成语解释:以勤奋弥补笨拙。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自到郡斋题二十四韵》:“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

  • 兢兢业业【jīng jīng yè yè】

    成语解释:形容做事谨慎、勤恳。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云汉》:“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 劳而无功【láo ér wú gōng】

    成语解释:花费了力气,却没有收到成效。

    成语出处:《管子·形势篇》:“与不可,强不能,告不知,谓之劳而无功。”

  • 劳苦功高【láo kǔ gōng gāo】

    成语解释: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成语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劳苦而功高如此。”

  • 劳民伤财【láo mín shāng cái】

    成语解释:既使人民劳苦,又耗费钱财。现也指滥用人力物力。

    成语出处:《易·节》:“不伤财,不害民。”

  • 力不胜任【lì bù shèng rèn】

    成语解释:能力担当不了。

    成语出处:《易·系辞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 劳民动众【láo mín dòng zhòng】

    成语解释:动用众多民力去做某件事。

    成语出处:《旧五代史·晋书·高祖纪》:“纪年之挽粟飞刍,继日而劳民动众,常烦漕运,不给供须。”

  • 劳民费财【láo mín fèi cái】

    成语解释:既使人民劳苦,又耗费钱财。现也指滥用人力物力。亦作“劳民伤财”。

    成语出处:《新唐书·南诏传赞》:“唐之治不能过两汉,而地广于三代,劳民费财,祸所繇生。”

  • 劳身焦思【láo shēn jiāo sī】

    成语解释:劳:费;焦:焦急。形容人为某事忧心苦思。

    成语出处:《史记·夏本纪》:“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 劳筋苦骨【láo jīn kǔ gǔ】

    成语解释:指劳动繁重,使筋骨疲劳痛苦。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王褒传》:“故工之用钝器也,劳筋苦骨。”

  • 劳师糜饷【láo shī mí xiǎng】

    成语解释:指徒劳兵力,空费军饷。

    成语出处:清·叶廷琯《鸥陂渔话·潘吴二家论杨嗣昌诗》:“按嗣昌小有才,思宗任之颇专且久,而劳师糜饷,办贼迄无成功。”

  • 劳形苦心【láo xíng kǔ xīn】

    成语解释:身体疲劳,精神困乏。

    成语出处:鲁迅《故事新编·非攻》:“劳形苦心,扶危济急,是贱人的东西,大人们不取的。”

  • 力小任重【lì xiǎo rèn zhòng】

    成语解释:能力小,负担重。犹言力不胜任。

    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 勤能补拙【qín néng bǔ zhuō】

    成语解释:勤奋能够弥补不足。

    成语出处:宋·邵雍《弄笔吟》:“弄假像真终是假,将勤补拙总轮勤。”

  • 去本趋末【qù běn qū mò】

    成语解释:指弃农经商。同“去本就末”。

    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本经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汉·高诱注:“……诈伪萌生则去本趋末,弃耕作之业而务锥刀之利。”

  • 去本就末【qù běn jiù mò】

    成语解释:指弃农经商。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郡国辐凑,浮食者多,民去本就末。”

  • 人定胜天【rén dìng shèng tiān】

    成语解释:人定:指人谋。指人力能够战胜自然。

    成语出处:《逸周书·文传》:“人强胜天。”宋·刘过《襄阳歌》:“人定兮胜天,半壁久无胡日月。”

  • 人尽其才【rén jìn qí cái】

    成语解释: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成语出处:《淮南子·兵略训》:“若乃人尽其才,悉用其力。”

  • 日理万机【rì lǐ wàn jī】

    成语解释:理:处理,办理;万机:种种事务。形容政务繁忙,工作辛苦。

    成语出处:《尚书·皋陶谟》:“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机。”《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 人强胜天【rén qiáng shèng tiān】

    成语解释:人的力量强盛,可以战胜自然。

    成语出处:《亢仓子·政道》:“故周之秩官云:人强胜天。”

  • 小题大作【xiǎo tí dà zuò】

    成语解释:拿小题目做大文章。比喻把小事情当做大事情来处理。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三回:“没有什么,左不过他们小题大作罢了,何必问他?”

  • 一技之长【yī jì zhī cháng】

    成语解释:技:技能,本领;长:擅长、长处。指有某种技能或特长。

    成语出处:清·郑燮《郑板桥集·家书·淮安舟中寄舍弟墨》:“愚兄平生漫骂无礼,然人有一才一技之长,一行一言之美,未尝不啧啧称道。”

  • 一日万机【yī rì wàn jī】

    成语解释:一天要处理成千上万件事(用在国家领导人)。

    成语出处:《尚书·皋陶漠》:“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

  • 一日万几【yī rì wàn jǐ】

    成语解释:形容帝王每天处理政事极为繁忙。

    成语出处:《尚书·皋陶漠》:“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孔传:“几,微也。言当戒惧万事之微。”

  • 以勤补拙【yǐ qín bǔ zhuō】

    成语解释:用勤奋补救笨拙,含有自谦之意。

    成语出处:隋·李德林《〈霸朝集〉序》:“心无别虑,笔不暂停。或毕景忘餐,或连宵不寐。以勤补拙,不遑自处。”

  • 不违农时【bù wéi nóng shí】

    成语解释:违:不遵守。不耽误农作物的耕种时节。

    成语出处:《孟子·梁惠王上》:“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 不务正业【bù wù zhèng yè】

    成语解释:务:从事。指丢下本职工作不做,去搞其他的事情。

    成语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这人不甚读书,终日闲游浪荡,一自父母亡后,分外不务正业。”

  • 不学无术【bù xué wú shù】

    成语解释:学:学问;术:技能。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成语出处:《汉书·霍光传赞》:“然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

  • 丢三拉四【diu sān lā sì】

    成语解释:形容做事马虎粗心,不是丢了这个,就是忘了那个。同“丢三落四”。

    成语出处:刘白羽《一个温暖的雪夜》:“老是这样死活不顾,老是这样丢三拉四,这毛病什么时候能改改!”

  • 丢三忘四【diu sān wàng sì】

    成语解释:形容做事马虎粗心,不是丢了这个,就是忘了那个。同“丢三落四”。

    成语出处:《红楼梦》第七二回:“我如今竟糊涂了!丢三忘四,惹人抱怨,竟不大像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