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春风满面【chūn fēng mǎn miàn】

    成语解释:春风:指笑容。比喻人喜悦舒畅的表情。形容和霭愉快的面容。

    成语出处:宋·程节斋《沁园春》词:“满面春风,一团和气,发露胸中书与诗。”

  • 春风化雨【chūn fēng huà yǔ】

    成语解释:化:化生和养育。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成语出处:《孟子·尽心上》:“有如时春风雨化之者。”

  • 和颜悦色【hé yán yuè sè】

    成语解释:颜:面容;悦:愉快;色:脸色。脸色和霭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成语出处:《论语·季氏》:“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也。”邢昺疏:“善柔,谓面柔,和颜悦色以诱人者也。”

  • 绘声绘色【huì shēng huì sè】

    成语解释:把人物的声音、神色都描绘出来了。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成语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7回:“绘声绘影,能令阅者拍案叫绝。”

  • 诲人不倦【huì rén bù juàn】

    成语解释:诲:教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成语出处:《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金玉良言【jīn yù liáng yán】

    成语解释: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小姐金玉之言,小生一一铭之肺腑。”

  • 兢兢业业【jīng jīng yè yè】

    成语解释:形容做事谨慎、勤恳。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云汉》:“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 苦口婆心【kǔ kǒu pó xīn】

    成语解释:比喻善意而又耐心地劝导。

    成语出处:《宋史·赵普传》:“忠言苦口,三复来奏。”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泉州道匡禅师》:“问:‘学人根思迟回,乞师曲运慈悲,开一线道。’师曰:‘这个是老婆心。’”

  • 良师益友【liáng shī yì yǒu】

    成语解释: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成语出处:汉·刘向《说苑·说丛》:“贤师良友在其侧,诗书礼乐陈于前,弃而为不善者,鲜矣。”

  • 呕心沥血【ǒu xīn lì xuè】

    成语解释:呕:吐;沥:一滴一滴。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成语出处: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唐·韩愈《归彭城》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 旁征博引【páng zhēng bó yǐn】

    成语解释:旁:广泛;征:寻求;博:广博;引:引证。指说话、写文章引用材料作为依据或例证。

    成语出处:生数典已穷,而女博引旁征,滔滔不竭,计女多于生凡十四侧。 清·王韬《淞隐漫录·红芸别墅》

  • 潜移默化【qián yí mò huà】

    成语解释:潜:暗中同,不见形迹;默:不说话,没有声音。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成语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潜移暗化,自然似之。”

  • 体贴入微【tǐ tiē rù wēi】

    成语解释:体贴:细心体谅别人的心情和处境,给予关心和照顾;入微:达到细微的程度。形容对人照顾或关怀非常细心、周到。

    成语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8回:“‘只要心平点,少看点利钱,那些贫民便受惠多了。’我笑道:‘这可谓体贴入微了。’”

  • 温文尔雅【wēn wén ěr yǎ】

    成语解释:温文:态度温和,有礼貌;尔雅:文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陈锡九》:“此名士之子,温文尔雅,乌能作贼?”

  • 为人师表【wéi rén shī biǎo】

    成语解释:师表:榜样,表率。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

    成语出处:《北齐书·王昕书》:“杨愔重其德业,以为人之师表。”

  • 喜形于色【xǐ xíng yú sè】

    成语解释:形:表现;色:脸色。内心的喜悦表现在脸上。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成语出处:唐·吴兢《贞观政要·纳谏》:“太宗闻其言,喜形于色,谓群臣曰:‘……及见魏征所论,始觉大非道理。’”

  • 洗耳恭听【xǐ ěr gōng tīng】

    成语解释: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成语出处: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请大王试说一遍,容小官洗耳恭听。”

  • 循循善诱【xún xún shàn yòu】

    成语解释: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成语出处:《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 言传身教【yán chuán shēn jiào】

    成语解释:言传:用言语讲解、传授;身教:以行动示范。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指行动起模范作用。

    成语出处:《庄子·天道》:“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 因材施教【yīn cái shī jiào】

    成语解释: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成语出处:《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 因势利导【yīn shì lì dǎo】

    成语解释:因:顺着;势:趋势;利导:引导。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

    成语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 引经据典【yǐn jīng jù diǎn】

    成语解释:引用经典书籍作为论证的依据。

    成语出处:《后汉书·荀爽传》:“爽皆引据大义,正之经典。”

  • 眼笑眉飞【yǎn xiào méi fēi】

    成语解释:形容极度高兴。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只乐得他手舞足蹈,眼笑眉飞。褚一官等在旁看了,也自欢喜。”

  • 出口成章【chū kǒu chéng zhāng】

    成语解释:说出话来就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成章。”

  • 促膝谈心【cù xī tán xīn】

    成语解释:促:靠近;促膝:膝碰膝,坐得很近。形容亲密地谈心里话。

    成语出处:唐·田颖《揽云台记》:“即有友人,不过十余知音之侣,来则促膝谈心,率皆圣贤之道,不敢稍涉异言。”

  • 满面春风【mǎn miàn chūn fēng】

    成语解释:比喻人喜悦舒畅的表情。形容和蔼愉快的面容。

    成语出处:宋·程节斋《沁园春》词:“满面春风,一团和气,发露胸中书与诗。”

  • 眉开眼笑【méi kāi yǎn xiào】

    成语解释: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彼见昨日惊魂魂魄,今日眉花眼笑。”

  • 眉飞色舞【méi fēi sè wǔ】

    成语解释:色:脸色。形容人得意兴奋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二回:“余荩臣一听‘明保’二字,正是他心上最为关切之事,不禁眉飞色舞。”

  • 语重心长【yǔ zhòng xīn cháng】

    成语解释:话深刻有力,情意深长。

    成语出处:清 洛日生《海国英雄记 回唐》:“叹别离苦况,转忘了母亲的语重心长。”

  • 尽心尽力【jìn xīn jìn lì】

    成语解释:指费尽心力。

    成语出处:《晋书·王坦之传》:“且受遇先帝,绸缪缱绻,并志竭忠贞,尽心尽力,归诚陛下,以报先帝。”

  • 平易近人【píng yì jìn rén】

    成语解释: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

    成语出处:《史记·鲁周公世家》:“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 勤勤恳恳【qín qín kěn kěn】

    成语解释:形容勤劳踏实。也形容勤恳的样子。

    成语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曩者辱赐书,教以顺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 深入浅出【shēn rù qiǎn chū】

    成语解释:指讲话或文章的内容深刻,语言文字却浅显易懂。

    成语出处:明 朱之喻《朱舜水集》:“鸿论深入显出,切中事机,据理辩驳,虽有利口,无所复置其喙。”

  • 神采飞扬【shén cǎi fēi yáng】

    成语解释:形容兴奋得意,精神焕发的样子。

    成语出处:丁玲《梦珂》:“她居然很能够安逸的,高贵的,走过去握那少年导演的手,又用那神采飞扬的眼光去照顾一下全室的人。”

  • 推心置腹【tuī xīn zhì fù】

    成语解释: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比喻真心待人。

    成语出处:《后汉书·光武帝本纪》:“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