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背信弃义【bèi xìn qì yì】

    成语解释:背:违背;信:信用;弃:扔掉;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成语出处:《北史·周纪下·高祖武帝》:“背惠怒邻,弃信忘义。”

  • 毕恭毕敬【bì gōng bì jìng】

    成语解释: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

  • 背义负信【bèi yù fù xìn】

    成语解释:指背弃道义,不守信用。

    成语出处:见“背信弃义”。

  • 不轻然诺【bù qīng rán nuò】

    成语解释:轻:轻易;然诺:许诺。不随便许诺什么。形容处事谨慎。也形容人守信用。

    成语出处: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中:“如严某者,其亦浊世之铮铮,而不轻然诺者与!”

  • 诚心诚意【chéng xīn chéng yì】

    成语解释: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成语出处:《后汉书·马援传》:“开心见诚,无所隐伏。”

  • 诚心实意【chéng xīn shí yì】

    成语解释: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成语出处:姚雪垠《长夜》二一:“刘老义是一个任性的人,他诚心实意地想要你跟他过日子。”

  • 诚心正意【chéng xīn zhèng yì】

    成语解释:诚:真诚。心意真诚恳切。形容对人十分真挚诚恳。亦作“诚心诚意”。

    成语出处:元·宫大用《范张鸡黍》第一折:“皇天有意为斯文,教人从诚心正意修根本,以至齐家治国为标准。”

  • 诚至金开【chéng zhì jīn kāi】

    成语解释: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成语出处:杨靖宇《中朝民族联合抗日歌》:“事在人为,诚至金开,自有曙光逢。”

  • 季布一诺【jì bù yī nuò】

    成语解释:季布:人名,很讲信用,从不食言。季布的承诺。比喻极有信用,不食言。

    成语出处:《史记·季布栾列传》:“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之间哉?’”

  • 季路一言【jì lù yī yán】

    成语解释:比喻信用极好。

    成语出处:《左传·哀公十四年》:“千乘之国,不信其盟,而信子之言,子何辱焉?”

  • 讲信修睦【jiǎng xìn xiū mù】

    成语解释: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讲究信用,谋求和睦。

    成语出处:《礼记·礼运》:“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 金石为开【jīn shí wèi kāi】

    成语解释:金石:金属和石头,比喻最坚硬的东西。连金石都被打开了。形容一个人心诚志坚,力量无穷。

    成语出处:汉·刘向《新序·杂事四》:“熊渠子见其诚心,而金石为之开,况人心乎?”

  • 精诚团结【jīng chéng tuán jié】

    成语解释:精诚:真诚。一心一意,团结一致。

    成语出处:《茅盾选集 杂感二题之二》:“唯有盟国的精诚团结,才能赢得和平。”

  • 金石交情【jīn shí jiāo qíng】

    成语解释:比喻像金石一样牢不可破的交情。同“金石之交”。

    成语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葛衣记·到既渝盟》:“丝萝契合原非强,为其把金石交情一旦忘。”

  • 尽诚竭节【jìn chéng jié jié】

    成语解释:诚:忠诚。节:气节,义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亦作“尽节竭诚”、“尽心竭诚”、“尽忠竭力”、“尽忠竭诚”、“尽忠竭节”、“竭忠尽节”。

    成语出处:《魏书》:“尚自少侍从,尽诚竭节,虽云异姓,其犹骨肉,是以入为腹心,出当爪牙。”

  • 开诚布公【kāi chéng bù gōng】

    成语解释:指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评》:“开诚心,布公道。”

  • 开诚相见【kāi chéng xiāng jiàn】

    成语解释:开诚:敞开胸怀,显示诚意。形容待人诚恳,显示出真心实意。

    成语出处:《后汉书·马援传》:“且开心见诚,无所隐伏,阔达多大节,略与高帝同。”

  • 开心见诚【kāi xīn jiàn chéng】

    成语解释:见:显现出。披露真心,显示诚意。形容待人诚恳,显示出真心实意。

    成语出处:《后汉书·马援传》:“且开心见诚,无所隐伏,阔达多大节,略与高帝同。”

  • 悃愊无华【kǔn bì wú huá】

    成语解释:悃愊:至诚;华:浮夸。至诚而不虚浮。形容真心实意,毫不虚假。

    成语出处:《后汉书·章帝纪》:“安静之吏,悃愊无华。”

  • 披心相付【pī xīn xiāng fù】

    成语解释:披心:披露真心;相付:给人家。形容真心待人。

    成语出处:《晋书·慕容垂载记》:“歃血断金,披心相付。”

  • 披肝沥胆【pī gān lì dǎn】

    成语解释:披:披露;沥:往下滴。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也形容非常忠诚。

    成语出处:唐·黄滔《启裴侍郎》:“沾巾堕睫,沥胆披肝,不在他门,誓于死节。”宋·司马光《体要疏》:“虽访问所不及,犹将披肝沥胆,以效其区区之忠。”

  • 璞玉浑金【pú yù hún jīn】

    成语解释:比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多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

  • 披露腹心【pī lù fù xīn】

    成语解释:披露:显露,展示;腹心:真诚的心意。形容以真心示人。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志·法正传》:“惟前后披露腹心,自从始初以至于终,实不藏情。”

  • 朴讷诚笃【pǔ nè chéng dǔ】

    成语解释:为人朴实敦厚,不善言词。

    成语出处:《聊斋志异·蕙芳》:“马生其名混,其业亵,蕙芳奚取哉?于此见仙人之贵朴讷诚笃也。”

  • 轻诺寡信【qīng nuò guǎ xìn】

    成语解释:轻易答应人家要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

    成语出处:《老子》六十三章:“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 情真意切【qíng zhēn yì qiè】

    成语解释:指情意十分真切。

    成语出处:清·吴乔《答万季埜诗问》:“六朝体宽无粘,韵得叶用,粘缀但情真意切,得句即佳。故‘城上草’一篇,止十三字,而意味无穷。”

  • 三顾茅庐【sān gù máo lú】

    成语解释: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成语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食言而肥【shí yán ér féi】

    成语解释:食言:失信。指不守信用,只图自己占便宜。

    成语出处:《左传·哀公二十五年》:“是食言多矣,能无肥乎?”

  • 始终不渝【shǐ zhōng bù yú】

    成语解释:渝:改变,违背。自始自终一直不变。指守信用。

    成语出处:《晋书·谢安传》:“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

  • 斯文扫地【sī wén sǎo dì】

    成语解释:斯文:指文化或文人;扫地:比喻名誉、信用、地位等完全丧失。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

    成语出处:《论语·子罕》:“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清·徐坷《清稗类钞·三十四》:“巡检作巡抚,一步登天;监生作监临,斯文扫地。”

  • 实心实意【shí xīn shí yì】

    成语解释:指真诚实在的心意。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九回:“五儿听了,句句都是宝玉调戏之意,知这位呆爷却是真心实意的话。”

  • 始终不易【shǐ zhōng bù yì】

    成语解释:易:改变,违背。自始自终一直不变。指守信用。

    成语出处:《周书·苏湛传》:“臣自惟言辞不如伍被远矣,然始终不易,窃谓过之。”

  • 推诚相见【tuī chéng xiāng jiàn】

    成语解释:诚:相信。指以真心对待人。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臣与蜀主,推诚相信,知臣本心,必不肯杀臣之家小也。”

  • 推襟送抱【tuī jīn sòng bào】

    成语解释:襟、抱:指心意。向对方表示殷勤的心意。

    成语出处:《南史·张充传》:“所可通梦交魂,推襟送抱者,唯丈人而已。”

  • 桃李成蹊【táo lǐ chéng qī】

    成语解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省语。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成语出处:金·元好问《南乡子》词:“迟日惠风柔,桃李成蹊绿渐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