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百里挑一【bǎi lǐ tiāo yī】

    成语解释:一百个当中就挑出这一个来。形容人才出众。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姑爷年纪略大几岁,并没有娶过的,况且人物儿长的是百里挑一的。”

  • 背水一战【bèi shuǐ yī zhàn】

    成语解释: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成语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说,汉将军韩信率军攻赵,穿出井陉口,命令将士背靠大河摆开阵势,与敌人交战。韩信以前临大敌,后无退路的的处境来坚定将士拼死求胜的决心,结果大破赵军。

  • 兵临城下【bīng lín chéng xià】

    成语解释:敌军已来到自己的城墙下面。比喻情势十分危急。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 范书》第一折:“有一日兵临城下,将至濠边,四下里安环,八下里拽炮,人平了你宅舍,马践了你庭堂。”

  • 八仙过海【bā xiān guò hǎi】

    成语解释:相传八仙过海时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术。民间因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谚语。后以比喻各自拿出本领或办法,互相竞赛。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八仙过海》第二折:“则俺这八仙过海神通大,方显这众圣归山道法强,端的万古名扬。”

  • 滴水穿石【dī shuǐ chuān shí】

    成语解释:水不断下滴,可以闹穿石头。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一定成功。

    成语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 负罪引慝【fù zuì yǐn tè】

    成语解释:指引咎自责。

    成语出处:《书·大禹谟》:“[舜]负罪引慝,祇载见瞽螋。”蔡沈集传:“负罪,自负其罪,不敢以为父母之罪;引慝,自引其慝,不敢以为父母之慝也。”

  • 国色天香【guó sè tiān xiāng】

    成语解释:原形容颜色和香气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后也形容女子的美丽。

    成语出处:唐·李浚《摭异记》:“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 海阔天空【hǎi kuò tiān kōng】

    成语解释:象大海一样辽阔,象天空一样无边无际。形容大自然的广阔。比喻言谈议论等漫无边际,没有中心。

    成语出处:唐·玄览诗:“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

  • 虎头蛇尾【hǔ tóu shé wěi】

    成语解释: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成语出处:元·康进之《李逵负棘》第二折:“则为你两头白面搬兴废,转背言词说是非,这厮敢狗行狼心,虎头蛇尾。”

  • 花花公子【huā huā gōng zǐ】

    成语解释:指衣着华丽,只会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有钱有势人家的女弟。

    成语出处:清 翟灏《通俗编 卷一 俚语对句》:“好好先生,花花公子。”

  • 黄道吉日【huáng dào jí rì】

    成语解释:迷信的人认为可以办事的吉利日子。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连环计》第四折:“今日是皇道吉日,满朝众公卿都在银台门,敦请太师入朝授禅。”

  • 绘声绘影【huì shēng huì yǐng】

    成语解释: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成语出处: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第五卷:“绘声绘影,字字阴森,绿人毛发,真乃笔端有鬼。”

  • 坚持不懈【jiān chí bù xiè】

    成语解释:坚持到底,一点不忪懈。

    成语出处:《清史稿 刘体重传》:“遇大雨,贼决河自卫。煦激励兵团,坚持不懈,贼穷蹙乞降,遂复濮洲。”

  • 皆大欢喜【jiē dà huān xǐ】

    成语解释:人人都高兴满意。

    成语出处:《金刚经》:“皆大欢喜,信守奉行。”

  • 金蝉脱壳【jīn chán tuō qiào】

    成语解释: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一层壳。比喻用计脱身,使人不能及时发觉。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谢天香》第二折:”便使尽些伎俩,千愁断我肚肠,觅不的个金蝉脱壳这一个谎。”

  • 金玉良缘【jīn yù liáng yuán】

    成语解释:原指符合封建秩序的姻缘。后泛指美好的姻缘。

    成语出处:都道是~,俺只念木石前盟。(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

  • 聚蚊成雷【jù wén chéng léi】

    成语解释:许多蚊子聚到一起,声音会象雷声那样大。比喻说坏话的人多了,会使人受到很大的损害。

    成语出处:《汉书·中山靖王传》:“夫众煦漂山,聚蚊成雷。”

  • 千方百计【qiān fāng bǎi jì】

    成语解释: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

    成语出处:《朱子语类·论语十七》:“譬如捉贼相似,须是着起气力精神,千方百计去赶他。”

  • 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

    成语解释: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成语出处:先秦·荀况《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情非得已【qíng fēi dé yǐ】

    成语解释:指情况出于不得已。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62回:“适才躲避桌下,自知失仪露丑,实系情非得已,诸位姐姐莫要发笑。”

  • 绳锯木断【shéng jù mù duàn】

    成语解释:用绳当锯子,也能把木头锯断。比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下去,事情就能成功。

    成语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 偷天换日【tōu tiān huàn rì】

    成语解释:比喻暗中改变事物的真相,以达到蒙混欺骗的目的。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三回:“且说尹子崇自从做了这一番偷天换日的大事业,等到银子到手,便把原有的股东一齐写信去招呼。”

  • 卧虎藏龙【wò hǔ cáng lóng】

    成语解释: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

    成语出处:北周·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地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 无远弗届【wú yuǎn fú jiè】

    成语解释:不管多远之处,没有不到的。

    成语出处:《尚书·大雨谟》:“惟德动天,无远弗届。”

  • 相亲相爱【xiāng qīn xiāng ài】

    成语解释:形容关系密切,感情深厚。

    成语出处:明·王世贞《鸣凤记·拜谒忠灵》:“与严家大相自幼往往来来,嘻嘻哈哈,同眠同坐,相亲相爱,就是一个人相交,不放下怀。”

  • 逍遥法外【xiāo yáo fǎ wài】

    成语解释:逍遥:优游自得的样子。指犯法的人没有受到法律制裁,仍然自由自在。

    成语出处:南朝 梁 萧统《梁昭明集 林钟六月》:“敬想足下,藏形月府,遁迹冰床,披庄子之七篇,逍遥物外;玩老聃之两卷,恍惚怀中。”

  • 心坚石穿【xīn jiān shí chuān】

    成语解释:意志坚决,能将石头穿透。比喻只要意志坚定,事情就能成功。

    成语出处:宋·江邻几《杂志》引封特卿《离别难》诗:“佛许众生愿,心坚石也穿。”宋·王懋《野客丛书》卷二十八:“世言:‘心坚石也穿。’”

  • 星火燎原【xīng huǒ liáo yuán】

    成语解释:一点儿小火星可以把整个原野烧起来。常比喻新生事物开始时力量虽然很小,但有旺盛的生命力,前途无限。

    成语出处:《书·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

  • 行尸走肉【xíng shī zǒu ròu】

    成语解释:行尸:可以走动的尸体;走肉:会走动而没有灵魂的躯壳。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

    成语出处:晋·王嘉《拾遗记》卷六:“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 一曝十寒【yī pù shí hán】

    成语解释:曝:晒。原意是说,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成语出处:《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 约定俗成【yuè dìng sú chéng】

    成语解释:指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往往是由人民群众经过长期社会实践而确定或形成的。

    成语出处:《荀子·正名》:“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

  • 簪缨世族【zān yīng shì zú】

    成语解释:簪和缨,古时达官贵人的冠饰,用来把冠固着在头上。旧时指世代作官的人家。

    成语出处:唐·杜甫《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空余老宾客,身上愧簪缨。”

  • 掌上明珠【zhǎng shàng míng zhū】

    成语解释:比喻接受父母疼爱的儿女,特指女儿。

    成语出处:晋·傅玄《短歌行》:“昔君视我,如掌中珠,何意一朝,弃我沟渠。”

  • 珠光宝气【zhū guāng bǎo qì】

    成语解释:珠、宝:指首饰;光、气:形容闪耀着光彩。旧时形容妇女服饰华贵富丽,闪耀着珍宝的光色。

    成语出处:清 漱六山房《九尾龟》:“簪饰虽是不多几件,而珠光宝气,晔晔照人。”

  • 孜孜以求【zī zī yǐ qiú】

    成语解释:孜孜:勤勉的样子。不知疲倦地探求。

    成语出处:孙犁《芸斋琐谈》:“因为他那种孜孜以求、有根有据、博大精深的治学方法,也为人所熟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