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胆大妄为【dǎn dà wàng wéi】

    成语解释:妄为:胡搞,乱做。毫无顾忌地干坏事。

    成语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说他擅卖矿产,胆大妄为,请旨拿交刑部治罪。”

  • 诡计多端【guǐ jì duō duān】

    成语解释:诡计:狡诈的计谋;端:项目,点。形容坏主意很多。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七回:“绪曰:‘维诡计多端,诈取雍州。’”

  • 酒色财气【jiǔ sè cái qì】

    成语解释:旧时以此为人生四戒。泛指各种不良品德、习气。

    成语出处:元·马致远《黄梁梦》第四折:“一梦中十八年,见了酒色财气,人我是非,贪嗔痴爱,风霜雨雪。”

  • 毛羽未丰【máo yǔ wèi fēng】

    成语解释:比喻力量不足,条件还不成熟。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

  • 气急败坏【qì jí bài huài】

    成语解释: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形容十分荒张或恼怒。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七回:“水军头领棹船接济军马,陆续过渡,只见一个人气急败坏跑将来。”

  • 少不更事【shào bù gēng shì】

    成语解释:少:年轻;更:经历。年纪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指经验不多。

    成语出处:《隋书·李雄传》:“吾儿既少,更事未多。”

  • 少不经事【shào bù jīng shì】

    成语解释:少:年轻;更:经历。年纪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指经验不多。

    成语出处:《隋书·李雄传》:“吾儿既少,更事未多。”

  • 肆意妄为【sì yì wàng wéi】

    成语解释:妄:胡乱,非分的,出了常规的。妄为:胡作非为。指不顾一切由着自己的性子胡作非为。亦作“肆意妄行”。

    成语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60回:“故令天媳管束,督做女工之事,非纵之使毫无忌惮,肆意妄为也。”

  • 无法无天【wú fǎ wú tiān】

    成语解释:旧指不顾国法和天理,任意干坏事。现多形容违法乱纪,不受管束。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珍大奶奶是个老实头,个个人都叫他养得无法无天的。”

  • 心浮气躁【xīn fú qì zào】

    成语解释:形容人性情浮躁,做事不踏实。

    成语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自己没有应付不了的人,也很少心浮气躁过,此刻是怎么回事?”

  • 新学小生【xīn xué xiǎo shēng】

    成语解释:指治学时间不长,见闻浅陋、经验不足的后生晚辈。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张禹传》:“新学小生,乱道误人,宜无信用,以经术断之。”

  • 不务正业【bù wù zhèng yè】

    成语解释:务:从事。指丢下本职工作不做,去搞其他的事情。

    成语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这人不甚读书,终日闲游浪荡,一自父母亡后,分外不务正业。”

  • 不经世故【bù jīng shì gù】

    成语解释:经:经历;世故:人情世事的变故。形容缺乏为人处世的经验。

    成语出处:鲁迅《花边文学·序言》:“然而他们不经世故,偶尔‘忘其所以’也就大碰其钉子。”

  • 白面书生【bái miàn shū shēng】

    成语解释:指缺乏阅历经验的读书人。也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

    成语出处:《宋书·沈庆之传》:“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济。”

  • 旁门左道【páng mén zuǒ dào】

    成语解释: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借指不正派的学术派别。现泛指不正派的东西。

    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四回:“左道旁门乱似麻,只因昏主起波查。”

  • 乳臭未干【rǔ xiù wèi gān】

    成语解释:臭:气味。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退尽。对年轻人表示轻蔑的说法。

    成语出处:《汉书·高帝纪上》:“是口尚乳臭,不能当韩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