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唉声叹气【āi shēng tàn qì】

    成语解释:因伤感郁闷或悲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八:“终日价没心没想,哀声叹气。”

  • 哀毁骨立【āi huǐ gǔ lì】

    成语解释:哀:悲哀;毁:损坏身体;骨立:形容极瘦,只剩下骨架。旧时形容在父母丧中因过度悲伤而瘦得只剩一把骨头。

    成语出处:《后汉书·韦彪传》:“孝行纯至,父母卒,哀毁三年,不出庐寝。服竟,羸瘠骨立异形,医疗数年乃起。”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

  • 爱别离苦【ài bié lí kǔ】

    成语解释:佛家语,指亲爱的人离别的痛苦。

    成语出处:《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一:“云何爱别离苦?当知此苦,亦由五相。”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三:“问:‘如何是至极之谈?’曰:‘爱别离苦。’”

  • 黯然伤神【àn rán shāng shén】

    成语解释:沮丧的样子。情绪低沉,心神忧伤。

    成语出处: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 黯然失色【àn rán shī sè】

    成语解释:黯然: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失色:因惊恐而变以脸色。本指心怀不好,脸色难看。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

    成语出处:南朝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李善注:“黯然,失色貌”

  • 黯然销魂【àn rán xiāo hún】

    成语解释:黯然:心怀沮丧、面色难看的样子;销魂:灵魂离开肉体。心怀沮丧得好象丢了魂似的。形容非常悲伤或愁苦。

    成语出处: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 昂首阔步【áng shǒu kuò bù】

    成语解释:昂:仰,高抬。抬起头迈开大步向前。形容精神抖擞,意气风发。

    成语出处:李大钊《青春》:“惟有昂首阔步,独往独来,何待他人之援手。”

  • 跋前踬后【bá qián zhì hòu】

    成语解释:跋:踩;踬:被绊倒。本指狼向前进就踩住了自己的颈肉,向后退又会被自己的尾巴绊倒。比喻进退两难。

    成语出处:《诗经·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唐·韩愈《昌黎集·卷十二·近学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 白日做梦【bái rì zuò mèng】

    成语解释:大白天做梦。比喻根本不能实现的梦想。

    成语出处:明·豫章醉月子《精选雅笑·送匾》:“以为必中而遍问星相者,亦是白日做梦。”

  • 百感交集【bǎi gǎn jiāo jí】

    成语解释:感:感想;交:同时发生。各种感触交织在一起。形容感触很多,心情复杂。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见此茫茫,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

  • 百辞莫辩【bǎi cí mò biàn】

    成语解释:用任何话语都无法辩白。

    成语出处:鲁迅《准风月谈·后记》:“被责难者处于时势潮流之下,百辞莫辩,辩则反动更为证实。”

  • 百身莫赎【bǎi shēn mò shú】

    成语解释:百身:自身死一百次;赎:抵。拿一百个我,也无法把你换回来了。表示极沉痛地悼念。

    成语出处:《诗经·秦风·黄鸟》:“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 百思不解【bǎi sī bù jiě】

    成语解释: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

    成语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三:“此真百思不得其故矣。”

  • 百无聊赖【bǎi wú liáo lài】

    成语解释:聊赖:依赖。精神上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意思。

    成语出处:汉·蔡琰《悲愤》诗:“为复强视息,虽生何聊赖。”

  • 闭门思过【bì mén sī guò】

    成语解释:过:过失。关起门来反省。

    成语出处:《汉书·韩延寿传》:“因入卧传舍,闭閤思过。”三国蜀·诸葛亮《黜来敏教》:“自谓能敦厉薄俗,帅之以义。今既不能,表退职,使闭门思愆。”

  • 勃然大怒【bó rán dà nù】

    成语解释:勃然:突然。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成语出处:汉·班固《汉书·谷永传》:“是故皇天勃然发怒。”

  • 不得而知【bù dé ér zhī】

    成语解释:没有办法知道。

    成语出处:唐·韩愈《争臣论》:“故虽谏且议,使人不得而知焉。”

  • 不寒而栗【bù hán ér lì】

    成语解释:栗:畏惧,发抖。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成语出处:《史记·酷吏列传》:“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滑民佐吏为治。”

  • 不堪其忧【bù kān qí yōu】

    成语解释:忧:愁苦。不能忍受那样的愁苦。

    成语出处:《论语·雍也》:“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 不堪回首【bù kān huí shǒu】

    成语解释:堪:可以忍受;回首:回顾,回忆。指对过去的事情想起来就会感到痛苦,因而不忍去回忆。

    成语出处:唐·戴叔伦《哭朱放》:“最是不堪回首处,九泉烟冷树苍苍。”

  • 不可磨灭【bù kě mó miè】

    成语解释:磨灭:消失。永远消失不了。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记旧本韩文后》:“韩氏之文,没而不见者二百年,而后大施于今,此又非特好恶之所上下,盖其久而愈明,不可磨灭,虽蔽于暂而终耀于无穷者,其道当然也。”

  • 不看僧面看佛面【bù kàn sēng miàn kàn fó miàn】

    成语解释:比喻请看第三者的情面帮助或宽恕某一个人。

    成语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31回:“古人云:‘不看僧面看佛面。’兄长既是到此,万望救他一救。”

  • 不可究诘【bù kě jiū jié】

    成语解释:究:追查;诘:追问。无法追问到底。

    成语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一回:“好好一座中国江山,被这班强有力的大人先生,闹的四分五裂,不可究诘,共和在那里?”

  • 不可言宣【bù kě yán xuān】

    成语解释:言:言语;宣:发表,表达。指不是言语所能表达的(用在说事物的奥妙、味道)。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五:“诸法寂灭相,不可以宣言,和尚如何为人?”

  • 不可揆度【bù kě kuí duó】

    成语解释:揆:音‘葵’度:音‘夺’揆度:估量,揣测。指无法推测。

    成语出处:《淮南子·兵略训》:“能治五官之事者,不可揆度者也。”

  • 不可言喻【bù kě yán yù】

    成语解释:喻:说明,告知。不能用言语来说明。

    成语出处:宋·沈括《梦溪笔谈·象数一》:“其术可以心得,不可言喻。”

  • 不可言状【bù kě yán zhuàng】

    成语解释:言:说;状:描绘。无法用言语形容。

    成语出处:晋·葛洪《神仙记·王远》:“衣有文采,又非锦绮,光彩耀目,不可名状。”

  • 不可捉摸【bù kě zhuō mō】

    成语解释:捉摸:揣测,预料。指对人或事物无法猜测和估量。

    成语出处:明 谢肇淛《五杂俎 人部四》:“及一厕足,不能自返,而故为不可捉摸之言以掩之。”

  • 不平则鸣【bù píng zé míng】

    成语解释:鸣:发出声音,指有所抒发或表示。指受到委曲和压迫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呼声。

    成语出处:唐·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 不期而然【bù qī ér rán】

    成语解释:期:希望;然:如此。不希望这样,而竟然这样。表示出乎意外。

    成语出处:宋·郑樵《与景韦兄投宇文枢密书》:“盖磁石取铁,以气相合,固有不期然而然者。”

  • 不期而遇【bù qī ér yù】

    成语解释:期:约定时间。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

    成语出处:《谷梁传·隐公八年》:“不期而会曰遇。”

  • 不知端倪【bù zhī duān ní】

    成语解释:端倪:头绪。不知头绪。

    成语出处:《庄子·大宗师》:“反复终始,不知端倪。”

  • 不知高低【bù zhī gāo dī】

    成语解释: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轻重。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吕洞宾飞剑斩黄龙》:“洞宾见了,叫声好,不知高低。”

  • 不知轻重【bù zhī qīng zhòng】

    成语解释:不懂得事情要紧不要紧。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本生》:“今世之人,惑者多以性养物,则不知轻重也。”

  • 不知好歹【bù zhī hǎo dǎi】

    成语解释:不知道好坏。多指不能领会别人的好意。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六回:“三老道:‘你这猴子,不知好歹。那果子一闻,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活四万七千年;叫做“万寿草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