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春意盎然【chūn yì àng rán】

    成语解释:春意:春天的气象。盎然:丰满、浓厚的样子。形容春天的气氛很浓。

    成语出处:季羡林《难忘的一家人》:“此时宴会厅里,必然是笑声四起,春意盎然,情谊脉脉,喜气融融。”

  • 愁云惨淡【chóu yún cǎn dàn】

    成语解释:惨淡:暗淡。原指阴沉沉的云层遮得天色暗淡无光。也用以形容使人感到忧愁、压抑的景象或气氛。

    成语出处: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翰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 风和日丽【fēng hé rì lì】

    成语解释:和风习习,阳光灿烂。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痛史》:“是日风和日丽,众多官员,都来祭奠。”

  • 风起云涌【fēng qǐ yún yǒng】

    成语解释:大风刮起,乌云涌现。比喻新事物相继兴起,声势很盛。

    成语出处:宋·苏轼《后赤壁赋》:“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 雷嗔电怒【léi chēn diàn nù】

    成语解释:暴怒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7回:“如今且说宝玉只道王夫人不过来搜检搜检,无甚大事,谁知竟这样雷嗔电怒的来了。”

  • 凄风苦雨【qī fēng kǔ yǔ】

    成语解释:凄风:寒冷的风;苦雨:久下成灾的雨。形容天气恶劣。后用来比喻境遇悲惨凄凉。

    成语出处:《左传·昭公四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

  • 日暮途远【rì mù tú yuǎn】

    成语解释:暮:傍晚;途:路。天已晚了,路已走到了尽头。比喻处境十分困难,到了末日。也形容穷困到极点。

    成语出处:《史记·伍子胥列传》:“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日暮途远,人间何世。”

  • 日丽风清【rì lì fēng qīng】

    成语解释:阳光明丽,清风送爽。形容天气晴和。

    成语出处:魏巍《东方》第五部第十五章:“外面日丽风清,蓝天如洗,是一个典型的明净的秋日。”

  • 日陵月替【rì líng yuè tì】

    成语解释:指逐渐衰落、弛退。

    成语出处: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徵曰:‘观自古帝王,在于忧危之间,则任贤受谏。及至安乐,必怀宽怠,言事者惟令兢惧,日陵月替,以至危亡。’”

  • 日暖风和【rì nuǎn fēng hé】

    成语解释:风很平静,阳光暖人。

    成语出处:宋·刘斧《青琐高义·别集》卷二:“不久,海上风和日暖。”

  • 日暖风恬【rì nuǎn fēng tián】

    成语解释:见“日暖风和”。

    成语出处:唐·钱起《山中酬杨补阙见访》诗:“日暖风恬种药时,红泉翠壁辟萝垂。”

  • 雨僝云僽【yǔ chán yún zhòu】

    成语解释:指不好的天气把人折磨。

    成语出处:宋·陈亮《点绛唇·咏梅月》词:“清人梦魂,千里人长久,君知否?雨僝云僽,格调还依旧。”

  • 云迷雾锁【yún mí wù suǒ】

    成语解释:形容天气昏暗,气氛阴森。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朱砂担》第二折:“巴的到绿杨渡口,早则是云迷雾锁黄昏后。”

  • 满面春风【mǎn miàn chūn fēng】

    成语解释:比喻人喜悦舒畅的表情。形容和蔼愉快的面容。

    成语出处:宋·程节斋《沁园春》词:“满面春风,一团和气,发露胸中书与诗。”

  • 秋高气爽【qiū gāo qì shuǎng】

    成语解释:形容秋季晴空万里,天气清爽。

    成语出处:唐·杜甫《崔氏东山草堂》诗:“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 日丽风和【rì lì fēng hé】

    成语解释:和风习习,阳光灿烂。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

    成语出处:元·李爱山《集贤宾·春日伤别》:“那时节和风丽日满东园,花共柳红娇绿软。”

  • 日落千丈【rì luò qiān zhàng】

    成语解释:形容景况急剧下降。同“一落千丈”。

    成语出处:郭沫若《塔·喀尔萝姑娘》:“人事变迁,真是谁也不能前料。回想起来仅仅是两年间的岁月,而我这两年间的生涯真正是日落千丈了。”

  • 日落西山【rì luò xī shān】

    成语解释:太阳快要落山。比喻人到老年将死或事物接近衰亡。

    成语出处:《上唐书·音乐志》:“‘栖鸟夜飞’,沈攸之元微五年所作也。攸之未败前,思归京师,故歌和云:‘日落西山还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