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不绝如缕【bù jué rú lǚ】

    成语解释:绝:断;缕:细线。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成语出处:《公羊传·僖公四年》:“夷狄也,因亟痛中国,南夷与此狄交,中国不绝若线。”

  • 不绝于耳【bù jué yú ěr】

    成语解释:绝:断。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

    成语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二回:“这是台下叫好的声音不绝于耳。”

  • 荡气回肠【dàng qì huí cháng】

    成语解释:荡:动摇;回:回转。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

    成语出处: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感心动耳,回肠伤气。”三国·魏·曹丕《大墙上蒿行》:“女娥长歌,声协宫商,感心动耳,荡气回肠。”

  • 动人心弦【dòng rén xīn xián】

    成语解释:把心比作琴,拨动了心中的琴弦。形容事物激动人心。

    成语出处:徐迟《长江大桥的美是社会主义的美》:“许多动人心弦的建筑物呢?还只在蓝图上。”

  • 回肠荡气【huí cháng dàng qì】

    成语解释:回:回转;荡:动摇。使肝肠回旋,使心气激荡。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

    成语出处: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感心动耳,回肠伤气。”三国·魏·曹丕《大墙上蒿行》:“女娥长歌,声协宫商,感心动耳,荡气回肠。”

  • 经久不息【jīng jiǔ bù xī】

    成语解释:多指掌声和欢呼声长时间停息不下来。

    成语出处:刘坚《草地晚餐》:“人群沸腾起来,掌声和欢呼声经久不息。”

  • 扣人心弦【kòu rén xīn xián】

    成语解释:把心比作琴,拨动了心中的琴弦。形容事物激动人心。

    成语出处:魏巍《东方》第二部第七章:“据说这人最不爱讲话,但那天的几句话,却是那样扣人心弦,感动得自己当时流下了眼泪。”

  • 绵绵不断【mián mián bù duàn】

    成语解释:绵绵:延续不绝的样子。接连不断,一直延续下去。亦作“绵绵不息”、“绵绵不绝”、“绵延不绝”。

    成语出处:魏巍《地球的红飘带》:“天色灰蒙蒙的,弥漫的云雾遮盖着山峦,那种无尽无休的贵州式的细雨绵绵不断。”

  • 袅袅余音【niǎo niǎo yú yīn】

    成语解释:袅袅:宛转悠扬。余音:不绝之音。形容音乐结束后悠扬悦耳的声音仍然绵延不绝,回响在耳边。同“余音袅袅”。

    成语出处: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五十一回:“诸君听小子讲书,不必就散,尚有一回袅袅余音哩。”

  • 宛转悠扬【wǎn zhuǎn yōu yáng】

    成语解释:委宛曲折,也指声音悠扬动听。

    成语出处:鲁迅《社戏》:“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

  • 娓娓动听【wěi wěi dòng tīng】

    成语解释: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

    成语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四回:“就把英语来对答,倒也说得清脆悠扬,娓娓动听。”

  • 响彻云霄【xiǎng chè yún xiāo】

    成语解释:彻:贯通;云霄:高空。形容声音响亮,好象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成语出处: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6回:“这一笛儿,真吹得响彻云霄,鸾翔凤舞,楼下千千万万的人,都定睛侧耳,寂然无声。”

  • 响遏行云【xiǎng è xíng yún】

    成语解释:遏:阻止;行云:飘动的云彩。形容歌声嘹亮,高入云霄,连浮动着的云彩也被止住了。

    成语出处:《列子·汤问》:“抚节悲歌,声振林术,响遏行云。”

  • 一唱三叹【yī chàng sān tàn】

    成语解释: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后转用来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

    成语出处:《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唱而三叹,有遗音者矣。”《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

  • 抑扬顿挫【yì yáng dùn cuò】

    成语解释: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成语出处:宋·张戎《岁寒堂诗话》卷上:“而子建诗,微婉之情,洒落之韵,抑扬顿挫之气,固不可以优劣论也。”

  • 莺声燕语【yīng shēng yàn yǔ】

    成语解释: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原形容大好春光。后多形容年轻女子说笑的声音。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金线池》楔子:“袅娜复轻盈,都是宜描上翠屏,语若流莺声似燕,丹青,燕语莺声怎画成?”

  • 洋洋盈耳【yáng yáng yíng ěr】

    成语解释: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成语出处:《论语·泰伯》:“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 余音袅袅【yú yīn niǎo niǎo】

    成语解释: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成语出处:宋·苏轼《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余音绕梁【yú yīn rào liáng】

    成语解释: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成语出处:《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 经年累月【jīng nián lěi yuè】

    成语解释:指经过很久的时间;长时间。

    成语出处:隋 薛道衡《豫章行》:“丰城双剑昔曾离,经年累月复相随。不畏将军成久别,只恐封侯心更移。”

  • 绕梁三日【rǎo liáng sān rì】

    成语解释: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

    成语出处:《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 如泣如诉【rú qì rú sù】

    成语解释:好象在哭泣,又象在诉说。形容声音悲切。

    成语出处:宋·苏轼《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 经久不衰【jīng jiǔ bù shuāi】

    成语解释:精神饱满的状态,身体健壮的外表

    成语出处:孙犁《谈作家素质》:“而且有了特定的扮演者,遂使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经久不衰,成为最大众化的形象。”

  • 笑容满面【xiào róng mǎn miàn】

    成语解释:满脸呈现着欢笑的容颜。形容内心欣喜,满脸和悦的颜色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16卷:“张劭笑容满面,再拜于地。”

  • 绵延不绝【mián yán bù jué】

    成语解释:绵延:延续不断的样子。延续不断的样子

    成语出处:巴金《怀念·悼范兄》:“我知道生命无处不在,我知道生命绵延不绝。”

  • 悠悠扬扬【yōu yōu yáng yáng】

    成语解释:形容声音高低起伏、持续和谐或事物慢节奏运动

    成语出处:明·郭勋《英烈传》第一回:“叮叮咚咚,悠悠扬扬,约有五十余人,进宫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