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白龙鱼服【bái lóng yú fú】

    成语解释:白龙化为鱼在渊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隐藏身分,改装出行。

    成语出处:汉·刘向《说苑·正谏》:“昔日龙下清冷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 汉·张衡《东京赋》:“白龙鱼服,见困豫且。”

  • 白鱼入舟【bái yú rù zhōu】

    成语解释:比喻用兵必胜的征兆。

    成语出处:《史记·周本纪》:“武王渡河,中流,白鱼跃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诸侯皆曰:‘纣可伐矣。’”

  • 闭月羞花【bì yuè xiū huā】

    成语解释:闭:藏。使月亮躲藏,使花儿羞惭。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成语出处: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四折:“引动这撩云拨雨心,想起那闭月羞花貌,撇的似绕朱门燕子寻巢。”

  • 白鱼赤乌【bái yú chì wū】

    成语解释:为祥瑞之兆。

    成语出处:《史记·周本纪》:“武王渡河,中流,白鱼跃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既渡,有火自上复于下,至于王屋,流为乌,其色赤,其声魄云。”

  • 白鱼登舟【bái yú dēng zhōu】

    成语解释:为殷亡周兴之兆。同“白鱼入舟”。

    成语出处:《汉书·终军传》:“盖六鶂退飞,逆也;白鱼登舟,顺也。”颜师古注引臣瓒曰:“谓武王伐殷而鱼入王舟,象征而必获,故曰顺也。”

  • 沉鱼落雁【chén yú luò yàn】

    成语解释:鱼见之沉入水底,雁见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成语出处:《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 池鱼笼鸟【chí yú lóng niǎo】

    成语解释:池里的鱼,笼里的鸟。比喻受束缚而失去自由的人。

    成语出处:晋·潘岳《秋兴赋》:“譬犹池鱼笼鸟,有江湖山薮之思。”

  • 池鱼之殃【chí yú zhī yāng】

    成语解释:比喻受牵连而遭到的祸害。

    成语出处:《剪灯新话·三山福地传》:“汝宜择地而居,否则恐预池鱼之殃。”

  • 城门鱼殃【chéng mén yú yāng】

    成语解释:城门失火,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鱼也死了。比喻因受连累而遭到损失或祸害。

    成语出处:明·李东阳《尹公墓志铭》:“城门鱼殃,昆岗玉碎。”

  • 鸱张鱼烂【chī zhāng yú làn】

    成语解释:比喻外表嚣张,内则溃烂而自行覆灭。

    成语出处:《旧唐书·僖宗纪》:“初则狐假鸱张,自谓骁雄莫敌;旋则鸟焚鱼烂,无非破败而终。”

  • 池鱼林木【chí yú lín mù】

    成语解释:比喻无辜而受连累,遭祸害。

    成语出处:《淮南子·说山训》:“楚王亡其猿,而林木为之残;宋君亡其珠,池中鱼为之殚。”

  • 池鱼之虑【chí yú zhī lǜ】

    成语解释:指担忧无端受累遭灾。

    成语出处:《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罗店镇志》:“讹传丁国恩率大兵会剿罗店,盖以吾镇贼曾踞巢穴,人人抱池鱼之虑,一时惊惶无措,各扶老携幼避匿四乡,半皆露宿。”

  • 池鱼幕燕【chí yú mù yàn】

    成语解释:比喻处境危险极易遭殃的人。

    成语出处:明·刘基《驿传杭台消息石末公有诗见寄次韵奉和并寓悲感》之一:“池鱼幕燕依栖浅,轩鹤冠猴宠渥新。”

  • 池鱼堂燕【chí yú táng yàn】

    成语解释:比喻无辜受祸。

    成语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归山》:“俺来此携琴访友,并不曾流连夜晓。无端的池鱼堂燕一时烧。”

  • 池鱼之祸【chí yú zhī huò】

    成语解释:比喻受牵连而遭到的祸害。

    成语出处:《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道士道:‘不出三年,世运变革。地方将有兵戈大乱,不产这光景了。你快择善地而居,免受池鱼之祸。’”

  • 丛雀渊鱼【cóng què yuān yú】

    成语解释:比喻不行善政,等于把老百姓赶到敌人方面去。

    成语出处:语出《孟子·离娄上》:“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雀)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 得鱼忘筌【dé yú wàng quán】

    成语解释:筌:捕鱼用的竹器。捕到了鱼,忘掉了筌。比喻事情成功以后就忘了本来依靠的东西。

    成语出处:《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

  • 登木求鱼【déng mù qiú yú】

    成语解释:登:攀;木:树。爬到树上找鱼。比喻方向、方法不对,无法达到目的。

    成语出处:宋·苏辙《次韵吴厚秀才见录》:“登木求鱼知我掘,循巢觅兔笑君疏。”

  • 鼎鱼幕燕【dǐng yú mù yàn】

    成语解释:宛如鼎中游动的鱼,帷幕上筑巢的燕子。比喻处于极危险境地的人或事物。

    成语出处: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而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不亦惑乎。”

  • 独占鳌头【dú zhàn áo tóu】

    成语解释:鳌头:宫殿门前台阶上的鳌鱼浮雕,科举进士发榜时状元站此迎榜。科举时代指点状元。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殿前曾献升平策,独占鳌头第一名。”

  • 弹铗无鱼【dàn jiá wú yú】

    成语解释:铗:剑把。指处境窘困,有求于人。

    成语出处: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战国策·齐策四》

  • 得鱼忘荃【dé yú wàng quán】

    成语解释:比喻已达目的,即忘其凭借。“荃”亦作“筌”。

    成语出处:《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

  • 多鱼之漏【duō yú zhī lòu】

    成语解释:指泄漏军事机密。

    成语出处:《左传·僖公二年》:“齐寺人貂始漏师於多鱼。”杜预注:“多鱼,地名……《传》言貂於此始擅贵宠,漏洩桓公军事,为齐乱张本。”

  • 鳄鱼眼泪【è yú yǎn lèi】

    成语解释:鳄鱼:一种生性凶残,捕食人、畜的爬行动物。传说鳄鱼在吞食人畜时,边吃边流眼泪。比喻恶人的假慈悲。

    成语出处: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14章:“‘她也是他们一伙的,别以为她会哭,哭的多伤心呀,’她想,‘那不过是鳄鱼的眼泪罢了!’”

  • 放长线钓大鱼【fáng cháng xiàn diào dà yú】

    成语解释:比喻做事从长远打算,虽然不能立刻收效,但将来能得到更大的好处。

    成语出处:周立波《山乡巨变》上:“我们不妨看看他们如何活动,放长线,钓大鱼,说不定深水里还有大家伙。”

  • 釜底游鱼【fǔ dǐ yóu yú】

    成语解释:在锅里游着的鱼。比喻处在绝境的人。也比喻即将灭亡的事物。

    成语出处:《后汉书·张纲传》:“若鱼游釜中,喘息须臾间耳。”

  • 釜中游鱼【fǔ zhōng yóu yú】

    成语解释:在锅里游着的鱼。比喻处在绝境中的人。也比喻即将灭亡的事物。

    成语出处:《后汉书·张纲传》:“若鱼游釜中,喘息须臾间耳。”

  • 放鱼入海【fàng yú rù hǎi】

    成语解释:比喻放走敌人,留下祸根。

    成语出处:《三国演义》第四二回:“今刘备釜中之鱼,阱中之虎,若不就此时擒捉,如放鱼入海,纵虎归山矣。”

  • 鲂鱼赪尾【fáng yú chēng wěi】

    成语解释:赪:红色。形容人困苦劳累,负担过重。

    成语出处:《诗·周南·汝坟》:“鲂鱼赪尾,王室如燬。”毛传:“赪,赤也;鱼劳则尾赤。”朱熹集传:“鲂尾本白而今赤,则劳甚矣。”

  • 肥鱼大肉【féi yú dà ròu】

    成语解释:指丰盛的鱼肉菜肴。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9回:“登时叫人调排桌椅,摆了八席,让众人坐下,暖上酒来,肥鱼大肉的都搬上来。”

  • 釜鱼幕燕【fǔ yú mù yàn】

    成语解释:生活在锅里的鱼、筑巢在帷幕上的燕。比喻处境极不完全。

    成语出处:语出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今将军鱼游於沸鼎之中,燕巢於飞幕之上,不亦惑乎?”

  • 釜鱼甑尘【fǔ yú zèng chén】

    成语解释:釜中生鱼,甑中生尘,比喻生活清贫。

    成语出处:清·黄宗羲《子刘子行状》:“一旦以辎重被讦于监司,夫以巡方而黩货,又何问下吏之操守,釜鱼甑尘之风,空谷于天下矣。”

  • 釜中之鱼【fǔ zhōng zhī yú】

    成语解释:在锅里游着的鱼。比喻不能久活。

    成语出处:《元史·王荣祖传》:“彼小国负险自守,釜中之鱼,非久自死。”

  • 纲举目张【gāng jǔ mù zhāng】

    成语解释:纲:鱼网上的总绳;举:提起。把大绳子一提起来,一个个网眼就都张开。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带动其他环节。也比喻文章条理分明。

    成语出处:汉·班固《白虎通·三纲六纪》:“若罗网之有纪纲而万目张也。”汉·郑玄《诗谱序》:“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 沽名钓誉【gū míng diào yù】

    成语解释:沽:买;钓:用饵引鱼上钩,比喻骗取。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

    成语出处:《管子·法法》:“钓名之人,无贤士焉。”《后汉书·逸民传序》:“彼虽硁硁有类沽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