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慈眉善目【cí méi shàn mù】

    成语解释:形容人的容貌一副善良的样子。

    成语出处:老舍《老张的哲学》:“圆圆的脸,长满银灰的胡子,慈眉善目的。”

  • 呆头呆脑【dāi tóu dāi nǎo】

    成语解释:呆:呆板,不灵活。形容思想、行动迟钝笨拙。

    成语出处: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三折:“似这等呆脑呆头劝不回,呸!可不干赚了我奔走红尘九千里。”

  • 低头丧气【dī tóu sàng qì】

    成语解释:指失意颓丧的样子。

    成语出处:《三国演义》第四三回:“严畯低头丧气而不能对。”

  • 方面大耳【fāng miàn dà ěr】

    成语解释:方脸盘,大耳朵。旧指富贵相。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 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

  • 和颜悦色【hé yán yuè sè】

    成语解释:颜:面容;悦:愉快;色:脸色。脸色和霭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成语出处:《论语·季氏》:“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也。”邢昺疏:“善柔,谓面柔,和颜悦色以诱人者也。”

  • 横眉怒目【héng méi nù mù】

    成语解释:形容怒视的样子。

    成语出处:五代·后蜀·何光远《监戒录》引陈裕诗:“横眉怒目强干嗔,便作阎浮有力神。祸福岂由泥捏汉,烧香代养弄蛇人。”

  • 虎背熊腰【hǔ bèi xióng yāo】

    成语解释: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飞刀对箭》:“这厮倒是一条好汉,狗背驴腰的,哦,是虎背熊腰。”

  • 花里胡哨【huā lǐ hú shào】

    成语解释:形容颜色过分鲜艳繁杂。也比喻浮华而不实在。

    成语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9回:“一同进到房里,见满桌堆着都是选的刻本文章,红笔对的样,花里胡哨的。”

  • 华冠丽服【huá guān lì fú】

    成语解释:冠:帽子。形容衣着华丽。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全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不开,只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

  • 浓眉大眼【nóng méi dà yǎn】

    成语解释:又黑又密的眉毛,大大的眼睛。形容眉目有神的人。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三回:“只见里面一个浓眉大眼的黑面肥胖妇人,穿着一件黑夏布小衣,两袖勒得高高的,膊肘子也露了出来。”

  • 破烂不堪【pò làn bù kān】

    成语解释:破破烂烂的不成样子。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一时风气大变,没有一个不是穿的极破烂不堪的。”

  • 气宇轩昂【qì yǔ xuān áng】

    成语解释:形容人精力充沛,风度不凡。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张昭等见孔明丰神飘洒,器宇轩昂,料到此人必来游说。”

  • 若无其事【ruò wú qí shì】

    成语解释:象没有那回事一样。形容遇事沉着镇定或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成语出处:《晚清文学丛钞》:“雪岩若无其事,说不妨事,一面教人拿名片去县里把人放了,一面教把甥王爷请来商酌其事。”

  • 身强力壮【shēn qiáng lì zhuàng】

    成语解释:形容身体强壮有力。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一回:“全凭着手疾眼快,必须要身强力壮。”

  • 小眼薄皮【xiǎo yǎn bó pí】

    成语解释:比喻爱占小便宜。

    成语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78回:“你娘与我些什么儿?他还说我小眼薄皮爱人家的东西。”

  • 西装革履【xī zhuāng gé lǚ】

    成语解释:身穿西装,脚穿皮鞋。形容衣着入时。

    成语出处:孙犁《澹定集摘抄》:“这位‘管乐’西服革履,趾高气扬。后来忽然低头丧气起来。”

  • 衣冠楚楚【yī guān chǔ chǔ】

    成语解释:楚楚:鲜明、整洁的样子。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

    成语出处:《诗经·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 衣香鬓影【yī xiāng bìn yǐng】

    成语解释:形容妇女的衣着穿戴十分华丽(多指人多的场合)。借指妇女。

    成语出处:北周·庾信《春赋》:“屋里衣香不如花。”唐·李贺《咏怀》诗:“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

  • 趾高气扬【zhǐ gāo qì yáng】

    成语解释:趾高:走路时脚抬得很高;气扬:意气扬扬。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成语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桓公十三年》:“莫敖必败,举趾高,心不固矣。”

  • 龇牙咧嘴【zī yá liě zuǐ】

    成语解释:龇:露齿。张着嘴巴,露出牙齿。形容凶狠或疼痛难忍的样子。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回:“即咨牙咧嘴道:‘不好吃!不好吃!’”

  • 表里如一【biǎo lǐ rú yī】

    成语解释:表:外表;里:内心。表面和内心象一个东西。形容言行和思想完全一致。

    成语出处:《朱子全书·论语》:“行之以忠者,是事事要着实,故某集注云:‘以忠,则表里如一。’”

  • 白日绣衣【bái rì xiù yī】

    成语解释:旧时比喻富贵后还乡,向乡亲们夸耀。

    成语出处:汉·应劭《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伐木血出以为怪者》:“(张辽)以二千石之尊过乡里,荐祝祖考。白日绣衣,荣羡如此。”

  • 眉清目秀【méi qīng mù xiù】

    成语解释:形容人容貌清秀不俗气。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合同文学》第一折:“有个小孩唤做按住,今年三岁,生得眉清目秀,是好一个孩儿也。”

  • 面红耳赤【miàn hóng ěr chì】

    成语解释:脸笔耳朵都红了。形容因激动或羞渐而脸色发红。

    成语出处:《朱子语类》卷二九:“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于头红耳赤;子文却三仕三已,略无喜愠。”

  • 明眸皓齿【míng móu hào chǐ】

    成语解释:明亮的眼睛,洁白的牙齿。形容女子容貌美丽,也指美丽的女子。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植《洛神赋》:“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 目光炯炯【mù guāng jiǒng jiǒng】

    成语解释:炯炯:明亮的样子。两眼明亮有神。

    成语出处:清·叶廷琯《鸥陂渔话·葛苍公传》:“先达葛苍公讳麟,号瞿庵,性敏多才,状奇伟,目光炯炯有英气,胆力过人。”

  • 衣衫褴褛【yī shān lán lǚ】

    成语解释:褴褛:破烂。衣服破破烂烂。

    成语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训之以若敖,蚡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杜预注:“蓝缕:敝衣。”

  • 仪表堂堂【yí biǎo táng táng】

    成语解释:仪表:人的外表,风度;堂堂:仪容庄严大方的样子。形容人的容貌端正。

    成语出处:郭沫若《蔡文姬》第二幕:“曹丞相魁梧奇伟,仪表堂堂。”

  • 丰姿绰约【fēng zī chuò yuē】

    成语解释:丰姿:风姿,风度姿态。绰约:柔美的样子。形容女子体态柔美,神采飘逸。同“丰神绰约”。

    成语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七回 :“一回头时,却见那轿子里坐着个十四五岁的不长不短、不肥不瘦的女郎,面如瓜子,脸若桃花,两条欲蹙不蹙的蛾眉,一双似开非开的凤眼,似曾相识,莫道无情,正是说不尽的体态风流,丰姿绰约。”

  • 炯炯有神【jiǒng jiǒng yǒu shén】

    成语解释:炯炯:明亮的样子。形容人的眼睛发亮,很有精神。

    成语出处:明·李开先《闲居集·九·泾野吕亚卿传》:“先生头颅圆阔,体貌丰隆,海口童颜,轮耳方面,两目炯炯有神,须虽整秀,异不多耳。”

  • 神采飞扬【shén cǎi fēi yáng】

    成语解释:形容兴奋得意,精神焕发的样子。

    成语出处:丁玲《梦珂》:“她居然很能够安逸的,高贵的,走过去握那少年导演的手,又用那神采飞扬的眼光去照顾一下全室的人。”

  • 文质彬彬【wén zhì bīn bīn】

    成语解释:文:文采;质:实质;彬彬:形容配合适当。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成语出处:《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衣冠齐楚【yī guān qí chǔ】

    成语解释:冠:帽子。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8卷:“那太医衣冠齐楚,气宇轩昂。”

  • 衣裳楚楚【yī cháng chǔ chǔ】

    成语解释:裳:裙子;楚楚:鲜明整洁的样子。形容穿戴整齐漂亮

    成语出处:《诗经·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