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波光粼粼【bō guāng lín lín】

    成语解释:波光:阳光或月光照在水波上反射过来的光。粼粼:形容水石明净。波光明净。

    成语出处:阿来《尘埃落定》第七章:“月亮升起来,照着波光粼粼的小河。”

  • 础润而雨【chǔ rùn ér yǔ】

    成语解释:柱子的基石润湿了,就是要下雨的征候。比喻见到一点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方向。

    成语出处:《淮南子·说林训》:“山云蒸,柱础润。”宋·苏洵《辨奸论》:“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

  • 得月较先【dé yuè jiào xiān】

    成语解释: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比喻能优先得到利益或便利的某种地位或关系。

    成语出处:宋·俞文豹《清夜录》:“范文正公镇钱塘,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见录,乃献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

  • 月夕花朝【yuè xī huā zhāo】

    成语解释:月明的夜晚,花开的早晨。形容良辰美景。

    成语出处: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你则待要爱纤腰,可便似柔条,不离了舞榭歌台,不俫更那月夕花朝,想当日个按六幺,舞霓裳未了,猛回头烛灭香消。”

  • 风清月皎【fēng qīng yuè jiāo】

    成语解释:轻风清凉,月光皎洁。形容夜景优美宜人。

    成语出处:唐·无名氏《薛昭传》:“及夜风清月皎,见阶间有三美女,笑话而至。”

  • 风清月朗【fēng qīng yuè lǎng】

    成语解释:风凉爽,月明亮。

    成语出处: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支诺皋下》:“时春季夜间,风清月朗。”

  • 风清月明【fēng qīng yuè míng】

    成语解释:微风清凉,月光明朗。形容夜景美好。同“风清月朗”。

    成语出处:明·刘基《横碧楼记》:“又闻柯亭有美竹,可为笛,风清月明,登楼一吹,可以来凤凰,惊蛰龙,真奇事也。”

  • 浮光跃金【fú guāng yuè jīn】

    成语解释:月光照在浮动的水面上,金光跳跃。

    成语出处:

  • 皓月千里【hào yuè qiān lǐ】

    成语解释:范围极为广阔的千山万水都处于皎洁的月光照射之下。形容月光皎洁,天气暗和。

    成语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璧。”

  • 花好月圆【huā hǎo yuè yuán】

    成语解释:花儿正盛开,月亮正圆满。比喻美好圆满。多用于祝贺人新婚。

    成语出处:宋·晁端礼《行香子》词:“莫思身外,且斗樽前,原花长好,人长健,月长圆。”

  • 积案盈箱【jī àn yíng xiāng】

    成语解释:案:桌;盈:满。堆满书桌,塞满书箱。形容书籍、文稿、卷宗等非常多。

    成语出处:《隋史·李谔传》:“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惟是风云之状。”

  • 近水楼台【jìn shuǐ lóu tái】

    成语解释: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比喻能优先得到利益或便利的某种地位或关系。

    成语出处:宋·俞文豹《清夜录》:“范文正公镇钱塘,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见录,乃献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

  • 连篇累牍【lián piān lěi dú】

    成语解释:累:重叠;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

    成语出处:《隋书·李谔传》:“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

  • 良辰美景【liáng chén měi jǐng】

    成语解释:美好的时光和景物。

    成语出处: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 沐日浴月【mù rì yù yuè】

    成语解释:指受日月光华的润泽。

    成语出处:传说禹登南岳,获金简玉字之书,有文曰:“祝融司方发其英,沐日浴月百宝生。”《花月痕》第四九回:“,妖气尽豁,脱履人间,天高地阔。”

  • 千山万水【qiān shān wàn shuǐ】

    成语解释: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

    成语出处:唐·张乔《寄维阳故人》诗:“离别河边绾柳条,千山万水玉人遥。”

  • 时运不济【shí yùn bù jì】

    成语解释:时机和命运不佳。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先对莫翁道:‘寄儿蒙公公相托,一向看牛不差。近来时运不济,前日失了两牛,今蹇驴又生病,寄儿看管不来。’”

  • 映月读书【yìng yuè dú shū】

    成语解释: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成语出处:《南史·江泌传》:“泌少贫,昼日斫屧为业,夜读书随月光,光斜则握卷升屋,睡极堕地则更登。”

  • 月地云阶【yuè dì yún jiē】

    成语解释:指天上。也比喻景物美好的境界。

    成语出处:唐·牛僧儒《周秦行纪》诗:“香风引到大罗天,月地云阶拜洞仙。”

  • 月白风清【yuè bái fēng qīng】

    成语解释:形容幽静美好的夜晚。

    成语出处:宋·苏轼《后赤壁赋》:“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 月黑风高【yuè hēi fēng gāo】

    成语解释:比喻没有月光风也很大的夜晚。比喻险恶的环境。

    成语出处:元·元怀《拊掌录》:“欧阳公与人行令,各作诗两句,须犯徒以上罪者……一云:‘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

  • 月落星沉【yuè luò xīng chén】

    成语解释:月亮落山,星光暗淡了。指天将亮时。

    成语出处:五代蜀·韦庄《酒泉子》词:“月落星沉,楼上美人春睡。”

  • 月明千里【yuè míng qiān lǐ】

    成语解释:月光普照大地。后多用作友人或恋人相隔遥远,月夜倍增思念的典故。

    成语出处:南朝宋·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 月下花前【yuè xià huā qián】

    成语解释:本指游乐休息的环境。后多指谈情说爱的处所。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老病》诗:“尽听笙歌夜醉眠,若非月下即花前。”

  • 月下老人【yuè xià lǎo rén】

    成语解释:原指主管婚姻的神仙。后泛指媒人。简称“月老”。

    成语出处:唐·李复言《续幽怪录》记载传说故事:唐朝的韦固路过宋城,遇一老人在月光下翻检一本书。询问后,知道老人是专管人间婚姻的神,翻检的书是婚姻簿子。

  • 月盈则食【yuè yíng zé shí】

    成语解释:盈:满;食:通“蚀”。月亮圆的时候就容易发生月蚀。比喻事物盛到极点就会衰落。

    成语出处:《周易·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

  • 月露之体【yuè lù zhī tǐ】

    成语解释:喻指辞藻华美而内容空乏的诗文。

    成语出处:语本《隋书·李谔传》:“江左齐梁,其弊弥甚……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

  • 月下老儿【yuè xià lǎo ér】

    成语解释:神话传说中掌管婚姻之神。借指媒人。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七回:“管姻缘的有一位月下老儿,预先注定,暗里只用一根红丝,把这两个人的脚绊住……若是月下老人不用红线栓的,再不能到一处。”

  • 月落参横【yuè luò shēn héng】

    成语解释:月亮已落,参星横斜。形容天色将明。

    成语出处:唐·柳宗元《龙城录·赵师雄醉憩梅花下》:“时东方已白,师雄起视,乃在大梅花树下,上有翠羽啾嘈,相须月落参横,但惆怅而尔。”

  • 月异日新【yuè yì rì xīn】

    成语解释:月月不同,日日更新。形容变化、发展很快。

    成语出处:孙中山《上李鸿章书》:“比见国家奋筹富强之术,月异日新,不遗余力,骎骎乎将与欧洲并驾矣。”

  • 月满则亏【yuè mǎn zé kuī】

    成语解释:月圆则缺。比喻事物发展到极点则开始衰退。

    成语出处:《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语曰‘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地之常数也。”

  • 月圆花好【yuè yuán huā hǎo】

    成语解释:花儿正盛开,月亮正圆满。比喻美好圆满。多用于祝贺人新婚。

    成语出处:宋·晁补之《御街行》词:“幽期莫误香闺恨,罗带今朝褪。月圆花好一般春,触处总堪乘兴。”

  • 月貌花容【yuè mào huā róng】

    成语解释:如花似月的容貌。形容女子美貌。

    成语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清腔类·李子花》:“可惜了月貌花容,颠倒做败柳残花。”

  • 月晕础润【yuè yūn chǔ rùn】

    成语解释:比喻事情将会发生的先兆。

    成语出处:梁启超《新民说》第十八节:“今日中国之现象,其月晕础润之几既动矣。若是乎,则智育将为德育之蠹;而名德育而实智育者,益且为德育之障也。”

  • 月没参横【yuè mò shēn héng】

    成语解释:月亮已落,参星横斜。形容夜深。

    成语出处:《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一·善哉行》:“月没参横,北斗阑干;亲友在门,饥不及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