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白龙鱼服【bái lóng yú fú】

    成语解释:白龙化为鱼在渊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隐藏身分,改装出行。

    成语出处:汉·刘向《说苑·正谏》:“昔日龙下清冷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 汉·张衡《东京赋》:“白龙鱼服,见困豫且。”

  • 白鱼赤乌【bái yú chì wū】

    成语解释:为祥瑞之兆。

    成语出处:《史记·周本纪》:“武王渡河,中流,白鱼跃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既渡,有火自上复于下,至于王屋,流为乌,其色赤,其声魄云。”

  • 悲痛欲绝【bēi tòng yù jué】

    成语解释:绝:穷尽。悲哀伤心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七章:“她那人间的爱人悲痛欲绝,日日在她变成的土山下面,跪着呜咽哭啼,直到死在这山脚下。”

  • 沉鱼落雁【chén yú luò yàn】

    成语解释:鱼见之沉入水底,雁见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成语出处:《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 池鱼笼鸟【chí yú lóng niǎo】

    成语解释:池里的鱼,笼里的鸟。比喻受束缚而失去自由的人。

    成语出处:晋·潘岳《秋兴赋》:“譬犹池鱼笼鸟,有江湖山薮之思。”

  • 池鱼之殃【chí yú zhī yāng】

    成语解释:比喻受牵连而遭到的祸害。

    成语出处:《剪灯新话·三山福地传》:“汝宜择地而居,否则恐预池鱼之殃。”

  • 春雨如油【chūn yǔ rú yóu】

    成语解释:春雨贵如油。形容春雨可贵。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一:“春雨一滴滑如油。” 明·解缙《春雨》:“春雨贵如油,下得满街流,滑倒解学士,笑坏一群牛。”

  • 池鱼幕燕【chí yú mù yàn】

    成语解释:比喻处境危险极易遭殃的人。

    成语出处:明·刘基《驿传杭台消息石末公有诗见寄次韵奉和并寓悲感》之一:“池鱼幕燕依栖浅,轩鹤冠猴宠渥新。”

  • 得鱼忘筌【dé yú wàng quán】

    成语解释:筌:捕鱼用的竹器。捕到了鱼,忘掉了筌。比喻事情成功以后就忘了本来依靠的东西。

    成语出处:《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

  • 动荡不安【dòng dàng bù ān】

    成语解释:荡:摇动。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成语出处:欧阳山《三家巷》第十八章:“他和陈文婷谈起,两人都觉得纵然社会上动荡不安,革命的前途还是光明的,乐观的。”

  • 鳄鱼眼泪【è yú yǎn lèi】

    成语解释:鳄鱼:一种生性凶残,捕食人、畜的爬行动物。传说鳄鱼在吞食人畜时,边吃边流眼泪。比喻恶人的假慈悲。

    成语出处: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14章:“‘她也是他们一伙的,别以为她会哭,哭的多伤心呀,’她想,‘那不过是鳄鱼的眼泪罢了!’”

  • 风风雨雨【fēng fēng yǔ yǔ】

    成语解释:不断地刮风下雨。比喻障碍重重。又比喻时代动荡,谣言纷传。

    成语出处:元·张可久《晋天乐·忆鉴湖》:“风风雨雨清明,莺莺燕燕关情。”

  • 风调雨顺【fēng tiáo yǔ shùn】

    成语解释:调:调和;顺:和协。风雨及时适宜。形容风雨适合农时。

    成语出处:《旧唐书·礼仪志一》引《六韬》:“既而克殷,风凋雨顺。”

  • 风潇雨晦【fēng xiāo yǔ huì】

    成语解释:形容风急雨骤,天色昏暗。也比喻形势险恶。

    成语出处:《诗·郑风·风雨》:“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 风雨交加【fēng yǔ jiāo jiā】

    成语解释:又是刮风,又是下雨。比喻几种灾难同时袭来。

    成语出处:清 梁章钜《浪迹续谈 除夕元旦两诗》:“冬至前后,则连日阴噎,风雨交加,逾月不止。”

  • 风雨飘摇【fēng yǔ piāo yáo】

    成语解释:飘摇:飘荡。在风雨中飘荡不定。比喻局势动荡不安,很不稳定。

    成语出处:《诗经·豳风·鸱号》:“予室翘翘,风雨所飘摇。”

  • 风雨如晦【fēng yǔ rú huì】

    成语解释:指白天刮风下雨,天色暗得象黑夜一样。形容政治黑暗,社会不安。

    成语出处:《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 风雨同舟【fēng yǔ tóng zhōu】

    成语解释: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成语出处:《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 风雨无阻【fēng yǔ wú zǔ】

    成语解释:不受刮风下雨的阻碍。指预先约好的事情,一定按期进行。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七回:“宝钗说道:‘一月只要两次就够了。拟定日期,风雨无阻。’”

  • 釜底游鱼【fǔ dǐ yóu yú】

    成语解释:在锅里游着的鱼。比喻处在绝境的人。也比喻即将灭亡的事物。

    成语出处:《后汉书·张纲传》:“若鱼游釜中,喘息须臾间耳。”

  • 釜中游鱼【fǔ zhōng yóu yú】

    成语解释:在锅里游着的鱼。比喻处在绝境中的人。也比喻即将灭亡的事物。

    成语出处:《后汉书·张纲传》:“若鱼游釜中,喘息须臾间耳。”

  • 风霜雨雪【fēng shuāng yǔ xuě】

    成语解释:比喻经历了种种艰难困苦。

    成语出处:元·马致远《黄梁梦》第四折:“一梦中十八年,见了酒色财气,人我是非,贪嗔痴爱,风霜雨雪。”

  • 釜中之鱼【fǔ zhōng zhī yú】

    成语解释:在锅里游着的鱼。比喻不能久活。

    成语出处:《元史·王荣祖传》:“彼小国负险自守,釜中之鱼,非久自死。”

  • 风雨晦暝【fēng yǔ huì míng】

    成语解释:指风雨交加,天色昏暗犹如黑夜。

    成语出处:唐·王度《古镜记》:“遂起视之,则风雨晦暝,缠绕此树,电光晃耀,忽上忽下。”

  • 和风细雨【hé fēng xì yǔ】

    成语解释:和风:指春天的风。温和的风,细小的雨。比喻方式和缓,不粗暴。

    成语出处:南朝·陈·张正见《陪衡阳王游耆阇寺》:“清风吹麦垄,细雨濯梅林。”

  • 呼风唤雨【hū fēng huàn yǔ】

    成语解释:旧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比喻人具有支配自然的伟大力量。也可形容反动势力猖獗。

    成语出处:元·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一折:“轻咳嗽早呼风唤雨,谁不知他气卷江湖。”

  • 挥汗成雨【huī hàn chéng yǔ】

    成语解释:挥:洒,泼。用手抹汗,汗洒下去就跟下雨一样。形容人多。

    成语出处:《战国策·齐策一》:“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

  • 浑水摸鱼【hún shuǐ mō yú】

    成语解释:浑水:不清的水。比喻乘混乱的时候从中捞取利益。

    成语出处:老舍《四世同堂 惶惑 十》:“假若事情已定,他大可以马上去浑水摸鱼,管什么上海开仗不开仗。”

  • 混水摸鱼【hùn shuǐ mō yú】

    成语解释:比喻乘混乱的时候从中捞取利益。

    成语出处:马南邨《燕山夜话 一个鸡蛋的家当》:“而他打算把这个拾来的鸡蛋,寄在邻居母鸡生下的许多鸡蛋里一起去孵,其目的更显然是混水摸鱼。”

  • 活蹦乱跳【huó bèng luàn tiào】

    成语解释:欢蹦乱跳,活泼、欢乐,生气勃勃的样子。

    成语出处:曹禺《日出》第四幕:“我一定可以把小东西还是活蹦乱跳地找回来。”

  • 艰难困苦【jiān nán kùn kǔ】

    成语解释:形容处境艰苦,困难重重。

    成语出处:清 李渔《巧团圆 书帕》:“怎奈爹爹过于详慎,定要把艰难困苦之事试过几桩,才与他完姻缔好。”

  • 急风骤雨【jí fēng zhòu yǔ】

    成语解释:急剧的风雨。常用以形容声势浩大而迅猛。

    成语出处:章炳麟《五无论》:“至于神话,希腊、印度皆立男女二神,而急风骤雨则群指为天神战斗之事。”

  • 枯鱼之肆【kū yú zhī sì】

    成语解释:比喻无法挽救的绝境。

    成语出处:《庄子·外物》:“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此言,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矣。”

  • 狂风骤雨【kuáng fēng zhòu yǔ】

    成语解释:原形容大风大雨。后也比喻处境险恶或声势猛烈。

    成语出处:《老子》第二十三章:“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 泪如雨下【lèi rú quán yǒng】

    成语解释:眼泪象雨水似的直往下流。形容悲痛或害怕之极。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八回:“林冲见说,泪如雨下,便道:‘上下,我与你二位往日无仇,近日无冤,你二位如何救得小人,生死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