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百感交集【bǎi gǎn jiāo jí】

    成语解释:感:感想;交:同时发生。各种感触交织在一起。形容感触很多,心情复杂。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见此茫茫,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

  • 动人心弦【dòng rén xīn xián】

    成语解释:把心比作琴,拨动了心中的琴弦。形容事物激动人心。

    成语出处:徐迟《长江大桥的美是社会主义的美》:“许多动人心弦的建筑物呢?还只在蓝图上。”

  • 感恩戴德【gǎn ēn dài dé】

    成语解释:戴:尊奉,推崇。感激别人的恩惠和好处。

    成语出处:《三国志·吴志·骆统传》:“今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

  • 感激涕零【gǎn jī tì líng】

    成语解释:涕:眼泪;零:落。因感激而流泪。形容极度感激。

    成语出处:唐·刘禹锡《平蔡行》诗:“路旁老人忆旧事,相与感激皆涕零。”

  • 感人肺腑【gǎn rén fèi fǔ】

    成语解释:使人内心深深感动。

    成语出处:唐 刘禹锡《唐故相国李公集记》:“今考其文至论事疏,感人肺肝,毛发皆耸。”

  • 鼓舞欢欣【gǔ wǔ huān xīn】

    成语解释:形容高兴而振奋。同“欢欣鼓舞”。

    成语出处:《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一个个鼓舞欢欣,出门上马而去。”

  • 欢蹦乱跳【huān bèng luàn tiào】

    成语解释:形容青少年健康活泼、生命力旺盛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2回:“匀出你们欢迸乱跳这俩去买瓦;留下房上滚下来的,合炉坑里掏出来的那俩,先把这院子破瓦拣开。”

  • 欢欣鼓舞【huān xīn gǔ wǔ】

    成语解释:欢欣:欣喜;鼓舞:振奋。形容高兴而振奋。

    成语出处:宋·苏轼《上知府王龙图书》:“自公始至,释其重荷……是故莫不欢欣鼓舞之至。”

  • 欢呼雀跃【huān hū què yuè】

    成语解释:高兴得像麻雀那样跳跃起来。形容十分欢乐的情景。

    成语出处:庄周《庄子 在宥》:“鸿蒙方将拊髀雀跃而游。”

  • 欢聚一堂【huān jù yī táng】

    成语解释:欢乐愉快地聚集在一起。

    成语出处: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今天,我国各民族的文学家、戏剧家、美术家、音乐家……文艺工作者的代表欢聚一堂。”

  • 欢声雷动【huān shēng léi dòng】

    成语解释:欢笑的声音象雷一样响着。形容热烈欢乎的动人场面。

    成语出处:唐·令狐楚《贺敕表》:“欢声雷动,喜气云腾。”

  • 欢天喜地【huān tiān xǐ dì】

    成语解释:形容非常高兴。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我现将著夫人诰欶,县君名称,怎生待欢天喜地,两只手儿亲付与他。”

  • 慷慨激昂【kāng kǎi jī áng】

    成语解释:精神振奋,情绪激昂,充满正气。

    成语出处:汉·李陵《录别诗》:“悲意何慷慨,清歌正激扬。”唐·柳宗元《上权舆补阙温卷决进退启》:“今将慷慨激昂,奋攘布衣,纵谈作者之筵,曳裾名卿之门。”

  • 热泪盈眶【rè lèi yíng kuàng】

    成语解释:盈:充满;眶:眼眶。因感情激动而使眼泪充满了眼眶,形容感动至极或非常悲伤。

    成语出处:姚雪垠《李自成》:“崇祯继续向祖宗祷告,满怀凄怆,热泪盈眶,几乎忍不住要在祖宗前痛哭一场。”

  • 手舞足蹈【shǒu wǔ zú dǎo】

    成语解释:蹈:顿足踏地。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了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也手乱舞、脚乱跳的狂态。

    成语出处:《诗经·周南·关雎·序》:“永(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 喜不自胜【xǐ bù zì shèng】

    成语解释:胜:能承受。喜欢得控制不了自己。形容非常高兴。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小生去时,承夫人亲自饯行,喜不自胜。”

  • 喜形于色【xǐ xíng yú sè】

    成语解释:形:表现;色:脸色。内心的喜悦表现在脸上。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成语出处:唐·吴兢《贞观政要·纳谏》:“太宗闻其言,喜形于色,谓群臣曰:‘……及见魏征所论,始觉大非道理。’”

  • 喜出望外【xǐ chū wàng wài】

    成语解释:望:希望,意料。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成语出处:宋·苏轼《与李之仪书》:“契阔八年,岂谓复有见日?渐近中原,辱书尤数,喜出望外。”

  • 喜眉笑眼【xǐ méi xiào yǎn】

    成语解释:形容面带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

    成语出处:柳青《铜墙铁壁》第十章:“好像迎接贵客一样,喜眉笑眼朝着沟里张望。”

  • 笑逐颜开【xiào zhú yán kāi】

    成语解释:逐:追随;颜:脸面,面容;开:舒展开来。笑得使面容舒展开来。形容满脸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二回:“宋江见了,喜从天降,笑逐颜开。”

  • 谢天谢地【xiè tiān xiè dì】

    成语解释:表示目的达到或困难解除后满意轻松的心情。

    成语出处:明·冯惟敏《正官端正好·徐我亭归田》:“祖孙空切陈情表,母子遥悬陟屺怀,到如今谢天谢地全恩爱。”

  • 心潮澎湃【xīn cháo péng pài】

    成语解释:澎湃:波涛冲击的声音。心里象浪潮翻腾。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

    成语出处:臧克家《得识郭老五十年》:“字里行间,有一种高亢的声音在呼喊,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在撼人,有一种呼风唤雨的革命精神和雄壮气魄使得你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 心花怒放【xīn huā nù fàng】

    成语解释:怒放:盛开。心里高兴得象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高兴。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十回:“平中丞此时喜得心花怒放,连说:‘难为他了,难为他了。’”

  • 欣喜若狂【xīn xǐ ruò kuáng】

    成语解释:欣喜:快乐;若:好象;狂:失去控制。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清·霁园主人《夜谭随录·护军女》:“少年得其应答,惊喜若狂。”

  • 兴高采烈【xìng gāo cǎi liè】

    成语解释:兴:原指志趣,后指兴致;采:原指神采,后指精神;烈:旺盛。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成语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步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

  • 欢迸乱跳【huān bèng luàn tiào】

    成语解释:形容活泼、欢乐之极。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2回:“匀出你们欢迸乱跳这俩去买瓦,留下房上滚下来的合炉坑里掏出来的那俩先把这院子破瓦拣开。”

  • 欢忭鼓舞【huān biàn gǔ wǔ】

    成语解释:形容欢乐振奋,感情激动。同“欢忻鼓舞”。

    成语出处:

  • 欢呼鼓舞【huān hū gǔ wǔ】

    成语解释:形容欢乐兴奋之极。

    成语出处:宋·苏轼《缴进免五谷力胜税钱议札子》:“去岁扈从南郊,亲见百姓父老,瞻望圣颜,欢呼鼓舞。”

  • 欢若平生【huān ruò píng shēng】

    成语解释:像平素久以相交一样地欢乐。

    成语出处:清·张元赓《张氏卮言·陈友石》:“即邀至船中,茶罢对奕,欢若平生。”

  • 欢喜若狂【huān xǐ ruò kuáng】

    成语解释:欢喜:高兴的样子。高举得象发狂一样。

    成语出处:郭沫若《怎样使双十节更值得纪念》:“武汉三镇的人真是欢喜若狂,一直热闹了一个通夜。”

  • 欢忻鼓舞【huān xīn gǔ wǔ】

    成语解释:形容欢乐振奋,感情激动。

    成语出处:清·王夫之《读通鉴论·三国》:“故因名以劝实,因文以全质,而天下欢忻鼓舞于敦实崇质之中。”

  • 情不自禁【qíng bù zì jìn】

    成语解释:禁:抑制。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成语出处:南朝梁·刘遵《七夕穿针》诗:“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

  • 群情鼎沸【qún qíng dǐng fèi】

    成语解释:形容群众的情绪异常激动,平静不下来。

    成语出处:丁中江《北洋军阀史话》:“忽遘此变,群情鼎沸,副总统及各督军、省长,驰电督责。”

  • 乐不可支【lè bù kě zhī】

    成语解释:支:撑住。快乐到不能撑持的地步。形容欣喜到极点。

    成语出处:《后汉书·张堪传》:“桑无附枝,麦穗两歧,张君为政,乐不可支。”

  • 喜气洋洋【xǐ qì yáng yáng】

    成语解释:洋洋:得意的样子。充满了欢喜的神色或气氛。

    成语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