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白手起家【bái shǒu qǐ jiā】

    成语解释:白手:空手;起家:创建家业。形容在没有基础和条件很差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成语出处:《朱子语类》卷一0七:“今士大夫白屋起家,以致荣显。”

  • 百炼成钢【bǎi liàn chéng gāng】

    成语解释:比喻经过长期锻炼,变得非常坚强。

    成语出处:汉·陈琳《武军赋》:“铠则东胡阙巩,百炼精刚。”

  • 百折不挠【bǎi zhé bù náo】

    成语解释:折:挫折;挠:弯曲。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成语出处:汉·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 笨鸟先飞【bèn niǎo xiān fēi】

    成语解释:比喻能力差的人怕落后,做事比别人先动手。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一折:“我和你有个比喻:我似那灵禽在后,你这等坌(笨)鸟先飞。”

  • 勃然奋励【bó rán fèn lì】

    成语解释:勃然:奋发的样子;奋:奋发;励:激励。奋发起来,激励自己。

    成语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勃然奋励,不可恐慑也。”

  • 跛鳖千里【bǒ biē qiān lǐ】

    成语解释:跛脚的鳖只要半步也不停留,也能走千里。比喻只要坚持不懈,即使条件很差,也能成功。

    成语出处:《淮南子·说林训》:“跬步不休,跛鳖千里。”

  • 不拔之志【bù bá zhī zhì】

    成语解释:比喻意志坚决,不可动摇。

    成语出处:《南史·沈约传》:“执不拔之志,高卧东南。”

  • 不耻最后【bù chǐ zuì hòu】

    成语解释:因为跑到最后而感到可耻。比喻凡是只要坚持到底,就能达到目的。

    成语出处:《韩非子·喻老》:“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 不甘后人【bù gān hòu rén】

    成语解释:不甘心落在别人后面。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李将军列传》:“而广不甘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

  • 百丈竿头【bǎi zhàng gān tóu】

    成语解释:佛教语,百丈高的竿子,比喻道行达到很高境界。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景岑禅师》:“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 不知老之将至【bù zhī lǎo zhī jiāng zhì】

    成语解释:不知道老年即将来临。形容人专心工作,心怀愉快,忘掉自己的衰老。

    成语出处:《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 晨钟暮鼓【chén zhōng mù gǔ】

    成语解释:暮:傍晚。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晚上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成语出处:唐·李成用《山中》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 策顽磨钝【cè wán mó dùn】

    成语解释:鞭策愚顽,磨砺迟钝。极言勉力奋进。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二折:“我可也为甚的甘受贫,不厌勤,抵多少策顽磨钝,也只为不如人,学做儒人。”

  • 超世之才【chāo shì zhī cái】

    成语解释:有超越世人的才能。

    成语出处:宋·苏拭《晁错论》:“古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大器晚成【dà qì wǎn chéng】

    成语解释:大器:比喻大才。指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较晚。也用做对长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话。

    成语出处:《老子》:“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 得过且过【dé guò qiě guò】

    成语解释:且:暂且。只要能够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形容胸无大志。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小孙屠》第四出:“孩儿,我听得道你要出外打旋,怕家中得过且过,出去做甚的?”

  • 动心忍性【dòng xīn rěn xìng】

    成语解释:动心:使内心惊动;忍性:使性格坚韧。指不顾外界阻力,坚持下去。

    成语出处:《孟子·告子下》:“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

  • 发愤忘食【fā fèn wàng shí】

    成语解释: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成语出处:《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 废寝忘食【fèi qǐn wàng shí】

    成语解释: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成语出处: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 焚膏继晷【fén gāo jì guǐ】

    成语解释: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成语出处: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 奋发图强【fèn fā tú qiáng】

    成语解释:图:谋求。振作精神,以求强盛。

    成语出处:我祝愿中年一代的科学工作者奋发图强,革命加拼命,勇攀世界科学高峰。 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 积少成多【jī shǎo chéng duō】

    成语解释:积累少量的东西,能成为巨大的数量。

    成语出处:《战国策·秦策四》:“积薄而为厚,聚少而为多。”《汉书·董仲舒传》:“聚少成多,积小致巨。”

  • 疾风知劲草【jí fēng zhī jìn cǎo】

    成语解释:在猛烈的大风中,只有坚韧的草才不会被吹倒。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知道谁真正坚强。

    成语出处:《后汉书·王霸传》:“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疾风知尽草。”

  • 急起直追【jí qǐ zhí zhuī】

    成语解释:立即行动起来,努力追赶上去。

    成语出处:宋·孙觌《鸿庆居士文集》:“故今日之乱,且置无丰,元祐勿论,宜度时之所宜为者,急起而趋之,如拯焚救罔,不然,袭常祖故,以乱救乱,天下纷纷,何时而定也。”

  • 坚持不懈【jiān chí bù xiè】

    成语解释:坚持到底,一点不忪懈。

    成语出处:《清史稿 刘体重传》:“遇大雨,贼决河自卫。煦激励兵团,坚持不懈,贼穷蹙乞降,遂复濮洲。”

  • 坚定不移【jiān dìng bù yí】

    成语解释:稳定坚强,毫不动摇。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记·文宗开成五年》:“推心委任,坚定不移,则天下何忧不理哉!”

  • 坚强不屈【jiān qiáng bù qū】

    成语解释:屈:屈服。坚韧、刚毅,毫不屈服。

    成语出处:荀况《荀子·法行》:“坚刚而不屈,义也。”

  • 坚忍不拔【jiān rěn bù bá】

    成语解释:形容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成语出处:宋·苏轼《晁错论》:“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艰难困苦【jiān nán kùn kǔ】

    成语解释:形容处境艰苦,困难重重。

    成语出处:清 李渔《巧团圆 书帕》:“怎奈爹爹过于详慎,定要把艰难困苦之事试过几桩,才与他完姻缔好。”

  • 艰苦奋斗【jiān kǔ fèn dòu】

    成语解释:不怕艰难困苦,坚持英勇斗争。

    成语出处: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二章:“没有中国共产党在过去五十年间的艰苦奋斗,挽救新的亡国危险是不可能的。”

  • 将勤补拙【jiāng qín bǔ zhuō】

    成语解释:以勤奋弥补笨拙。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自到郡斋题二十四韵》:“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

  • 金石为开【jīn shí wèi kāi】

    成语解释:金石:金属和石头,比喻最坚硬的东西。连金石都被打开了。形容一个人心诚志坚,力量无穷。

    成语出处:汉·刘向《新序·杂事四》:“熊渠子见其诚心,而金石为之开,况人心乎?”

  • 尽力而为【jìn lì ér wéi】

    成语解释:用全部的力量去做。

    成语出处:《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 精益求精【jīng yì qiú jīng】

    成语解释: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还求更好。

    成语出处:《论语·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宋·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 九死未悔【jiǔ sǐ wèi huǐ】

    成语解释:纵然死上九回也不后悔。形容意志坚定,不认经历多少危险,也决不动摇退缩。

    成语出处:战国楚·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