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鹑衣百结【chún yī bǎi jié】

    成语解释:鹑:鹌鹑鸟;结:悬挂连缀。鹌鹑的尾巴短而秃,象打满补丁一样。形容衣服非常破烂。

    成语出处:《荀子·大略》:“子夏贫,衣若县鹑。”

  • 唇齿相须【chún chǐ xiāng xū】

    成语解释:犹唇齿相依。比喻关系密切,相互依靠。

    成语出处: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四海冶》:“宣镇东起四海冶、火焰山,接昌镇、黄花镇界。四海冶正直黄花镇北,适当山陵后背,乃唇齿相须之地。”

  • 当头棒喝【dāng tóu bàng hè】

    成语解释:佛教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常常用棒一击或大喝一声,促他醒悟。比喻严厉警告,促使人猛醒过来。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黄檗运禅师法嗣·临济义玄禅师》:“上堂,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亦竖拂子,僧便喝,师亦喝。僧拟议,师便打。”

  • 掉舌鼓唇【diào shé gǔ chún】

    成语解释:炫耀口才,夸夸其谈。

    成语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79回:“妆女的呈娇献媚,令人消魂;耍丑的掉舌鼓唇,令人捧腹。”

  • 德容兼备【dé róng jiān bèi】

    成语解释:德容:指女子的品德和容貌。兼备:都具备。品德和容貌都非常好。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0卷:“必用心访个德容兼备的,我老爷总肯是一般相看。”

  • 风言风语【fēng yán fēng yǔ】

    成语解释:没有根据的、不怀好意的、带有讥讽的话。另指私下议论暗中传说。

    成语出处:汉·焦赣《易林》:“华言风语,乱相诳误。”

  • 贵不召骄【guì bù zhào jiāo】

    成语解释:指显贵的人尽管不希望自己染上骄恣专横的习气,但它仍然在不知不觉中滋长起来了。

    成语出处:唐·杜牧《岐阳公主墓志铭》:“贵不召骄,富不期移,是此四者,倏相首尾。”

  • 喝西北风【hē xī běi fēng】

    成语解释:指没有东西吃。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1回:“叫我们管山吃山,管水吃水,都像你这一毛不拔,我们喝西北风。”

  • 哗众取宠【huá zhòng qǔ chǒng】

    成语解释:以浮夸的言论迎合群众,骗取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成语出处:《汉书·艺文志》:“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随时扬抑,违离道本,苟以哗众取宠。”

  • 结发夫妻【jié fà fū qī】

    成语解释:结发:束发,意即年轻时。年轻时结成的夫妻。指原配夫妻。

    成语出处:汉·苏武《诗四首》:“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 见智见仁【jiàn zhì jiàn rén】

    成语解释: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 骄生惯养【jiāo shēng guàn yǎng】

    成语解释:骄:通“娇”。指娇生惯养。

    成语出处:胡朴安《中华全国风物志·江苏·吴县之奇俗》:“富贵家之小孩,骄生惯养,大半身体柔弱,时膺疾病。”

  • 鸟语花香【niǎo yǔ huā xiāng】

    成语解释: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八回:“云雾渐淡,日色微明,四面也有人烟来往,各处花香鸟语,颇可盘桓。”

  • 鸟啼花落【niǎo tí huā luò】

    成语解释:形容凄凉的情景。

    成语出处:明·汪廷讷《种玉记·促晤》:“惜鸾帷,孤玉绦,几度凄凉。断肠的鸟啼花落,满目心伤。”

  • 妻荣夫贵【qī róng fū guì】

    成语解释:荣:荣耀。贵:显贵。指因妻子的显赫地位夫婿也能得到好处。参见“夫贵妻荣”。

    成语出处:

  • 仁义道德【rén yì dào dé】

    成语解释: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成语出处:唐·韩愈《原道》:“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

  • 尾大不掉【wěi dà bù diào】

    成语解释:掉:摇动。尾巴太大,掉转不灵。旧时比喻部下的势力很大,无法指挥调度。现比喻机构庞大,指挥不灵。

    成语出处:《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

  • 忘恩背义【wàng ēn bèi yì】

    成语解释:忘掉他人对己的恩德,做出背信弃义的事情。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六回:“只见蒋舒叫曰:“吾已降了魏也!”佥大怒,厉声骂曰:“忘恩背义之贼,有何面目见天下人乎!”拨回马复与魏兵接战。”

  • 香象绝流【xiāng xiàng jué liú】

    成语解释:佛教用语。比喻悟道精深。也形容评论文字精辟透彻。同“香象渡河”。

    成语出处:明·袁宗道《杂说》:“至如般若缘深,灵根夙植,伽陵破卵,香象绝流。”

  • 义愤填膺【yì fèn tián yīng】

    成语解释:义愤: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愤怒;膺:胸。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

    成语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五回:“珏斋不禁义愤填膺,自己办了个长电奏,力请宣战。”

  • 养威蓄锐【yǎng wēi xù ruì】

    成语解释:培植威力,积蓄锐气。

    成语出处:唐·于公异《李晟收复西京露布》:“养威蓄锐,真殄元凶。”

  • 宠辱皆忘【chǒng rǔ jiē wàng】

    成语解释:受宠或受辱都毫不计较。常指一种通达的超绝尘世的态度。

    成语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 流离琐尾【liú lí suǒ wěi】

    成语解释:比喻处境由顺利转为艰难。

    成语出处:《诗·邶风·旌丘》:“琐兮尾兮,流离之子”。

  • 穷乡僻壤【qióng xiāng pì rǎng】

    成语解释:壤:地。荒远偏僻的地方。

    成语出处:明·李时勉《北京赋》:“穷陬僻壤,无一物之不遂。”

  • 须弥芥子【xū mí jiè zǐ】

    成语解释:意思是偌大一个须弥山塞进一粒小小的菜籽之中刚刚合适。形容佛法无边,神通广大。也形容诗文波诡变幻,才思出众。

    成语出处:《维摩经不思议品》:“若菩萨住是解脱者,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

  • 语笑喧哗【yǔ xiào xuān huá】

    成语解释:大声说笑。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金鼓不许乱鸣,不许交头接耳,不许语笑喧哗。”

  • 图穷匕见【tú qióng bǐ xiàn】

    成语解释:图:地图;穷:尽;见: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成语出处:《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 子夏悬鹑【zǐ xià xuán chún】

    成语解释:鹑:鹑鸟尾秃有如补绽百结。指子夏生活寒苦却不愿做官,衣服破烂打结,披在身上像挂着的鹑鸟尾一样。形容人衣衫褴褛,生活困顿却清高自持,安贫乐道。

    成语出处:《荀子·大略》:“子夏家贫,衣若悬鹑。”

  • 锐不可当【ruì bù kě dāng】

    成语解释:锐:锐气;当:抵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成语出处:《后汉书·吴汉传》:“其锋不可当。”

  • 膺箓受图【yīng lù shòu tú】

    成语解释:①指帝王得受图箓,应运而兴。图,河图;箓,符命。②道教指经过修炼,受天地道箓而名列仙籍。

    成语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