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髀肉复生【bì ròu fù shēng】

    成语解释: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

  • 放虎归山【fàng hǔ guī shān】

    成语解释: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

    成语出处:晋·司马彪《零陵先贤传》:“璋遣法正迎刘备,巴谏曰:‘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既入,巴复谏曰:‘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璋不听。”

  • 弘毅宽厚【hóng yì kuān hòu】

    成语解释:弘毅:意志坚强,志向远大。志向远大而待人宽大厚道。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志·先主(刘备)传评》:“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疬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 礼贤下士【lǐ xián xià shì】

    成语解释: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对一般有才能的人不计自己的身分去结交。

    成语出处:《新唐书·李勉传》:“其在朝廷,鲠亮廉介,这宗臣表,礼贤下士有始终,尝引李巡、张参在幕府。”

  • 弄假成真【nòng jiǎ chéng zhēn】

    成语解释:本来是假装的,结果却弄成了真的。

    成语出处:宋·邵雍《弄笔吟》:“弄假像真终是假,将勤补拙总轮勤。”

  • 求贤如渴【qiú xián rú kě】

    成语解释:慕求贤人,如渴思饮。形容求贤心情十分迫切。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周举传》:“昔在前世,求贤如渴。”

  • 柔能克刚【róu néng kè gāng】

    成语解释:指以柔弱的手段能够制服刚强的人。同“柔能制刚”。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某素知刘备宽以待人,柔能克刚,英雄莫敌。”

  • 三顾茅庐【sān gù máo lú】

    成语解释: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成语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三足鼎立【sān zú dǐng lì】

    成语解释: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成语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 三顾草庐【sān gù cǎo lú】

    成语解释: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同“草庐三顾”。

    成语出处: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

  • 先礼后兵【xiān lǐ hòu bīng】

    成语解释:礼:礼貌;兵:武力。先按通常的礼节同对方交涉,如果行不能,再用武力或其他强硬手段解决。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一回:“刘备远来救援,先礼后兵,主公当用好言答之,以慢备心,然后进兵攻城,城可破也。”

  • 虚情假意【xū qíng jiǎ yì】

    成语解释:虚:假。装着对人热情,不是真心实意。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回:“那妖精巧语花言,虚情假意的答道:‘主公,微臣自幼儿好习弓马,采猎为生。’”

  • 犹豫不决【yóu yù bù jué】

    成语解释:犹豫:迟疑。拿不定主意。

    成语出处:《战国策·赵策三》:“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周书·贺拔胜传》:“今乃顿兵不进,犹豫不决。”

  • 有始有终【yǒu shǐ yǒu zhōng】

    成语解释:有开头也有收尾。指做事能坚持到底。

    成语出处:《论语·子张》:“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魏书·袁翻传》:“伏愿天地成造,有始有终,矜臣疲病,乞臣骸骨。”

  • 有借无还【yǒu jiè wú huán】

    成语解释:指借别人东西耍赖不归还。

    成语出处:梁实秋《书》:“大概都是有感于书之有借无还。”

  • 纵虎归山【zòng hǔ guī shān】

    成语解释: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

    成语出处:晋·司马彪《零陵先贤传》:“璋遣法正迎刘备,巴谏曰:‘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既入,巴复谏曰:‘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璋不听。”

  • 龙凤呈祥【lóng fèng chéng xiáng】

    成语解释:指吉庆之事。

    成语出处:《孔丛子·记问》:“天子布德,将致太平,则麟凤龟龙先为之呈祥。”

  • 龙蟠虎踞【lóng pán hǔ jù】

    成语解释:象龙盘着,象虎蹲着。形容地势雄伟险要。特指南京。

    成语出处:晋·吴勃《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

  • 笼络人心【lǒng luò rén xīn】

    成语解释:笼络:笼和络原是羁绊牲口的工具,引伸为用手段拉拢。耍弄手段,拉拢别人。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痛史》第二十回:“因为当时那元主,要笼络人心,访求宋朝遗逸,中外鞑官和一班反颜事敌的宋朝旧臣,都交章保荐谢枋得。”

  • 求贤若渴【qiú xián ruò kě】

    成语解释:象口渴思饮那样访求贤士。形容罗致人才的迫切。

    成语出处:《后汉书·周举传》:“昔在前世,求贤如渴。”

  • 求田问舍【qiú tián wèn shě】

    成语解释:舍:房子。多方购买田地,到处问询屋介。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书·陈登传》:“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

  • 太平盛世【tài píng shèng shì】

    成语解释:安定、兴盛的时代。

    成语出处:明 沈德符《野获编》:“余谓太平盛世,元夕张灯,不为过侈。”

  • 优柔寡断【yōu róu guǎ duàn】

    成语解释:优柔:犹豫不决;寡:少。指做事犹豫,缺乏决断。

    成语出处:《韩非子·亡征》:“缓心而无成,柔茹而寡断,好恶无决,而无所定立者,可亡也。”

  • 如鱼得水【rú yú dé shuǐ】

    成语解释:好象鱼得到水一样。比喻有所凭借。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 收买人心【shōu mǎi rén xīn】

    成语解释:指用金钱、感情等笼络人心

    成语出处: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31回:“他也知道收买民心,开仓赈济,并恤被兵之家,四县亦如此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