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傲霜斗雪【ào shuāng dòu xuě】

    成语解释:傲视寒霜,抗击白雪。形容不畏严寒。比喻人身处逆境而不屈服。

    成语出处: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玉骨冰肌谁可匹,傲雪欺霜夺第一。”

  • 百花齐放【bǎi huā qí fàng】

    成语解释: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百花仙子只顾在此著棋,那知下界帝王忽有御旨命他百花齐放。”

  • 春回大地【chūn huí dà dì】

    成语解释:好象春天又回到大地。形容严寒已过,温暖和生机又来到人间。

    成语出处: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岁杪雨雪连日闷题二首》:“树头雪过梅犹在,地上春回柳未知。”

  • 春光明媚【chūn guāng míng mèi】

    成语解释:明媚:美好,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鲜明可爱。

    成语出处:元·宋方壶《斗鹌鹑·踏青》套曲:“时遇着春光明媚,人贺丰年,民乐雍熙。”

  • 春深似海【chūn shēn sì hǎi】

    成语解释:春天美丽的景色像大海一样深广。形容到处充满了明媚的春光。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0回:“这屋里那块‘四乐堂’的匾,可算挂定了!不然,这‘春深似海’的屋子,也就难免‘愁深似海’。”

  • 春花秋月【chūn huā qiū yuè】

    成语解释: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成语出处:南唐·李煜《虞美人》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春意盎然【chūn yì àng rán】

    成语解释:春意:春天的气象。盎然:丰满、浓厚的样子。形容春天的气氛很浓。

    成语出处:季羡林《难忘的一家人》:“此时宴会厅里,必然是笑声四起,春意盎然,情谊脉脉,喜气融融。”

  • 宠柳娇花【chǒng liǔ jiāo huā】

    成语解释:惹人宠爱的柳色、娇艳的花枝。形容春色。

    成语出处:宋李清照《念奴娇》词:“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 出淤泥而不染【chū yū ní ér bù rǎn】

    成语解释:淤泥:水底的污泥;染:沾。生长在淤泥中,而不被污泥所污染。

    成语出处:宋·朱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连而不妖。”

  • 斗色争妍【dòu sè zhēng yán】

    成语解释:形容花盛开,竞相逞美。

    成语出处:明·何景明《二月见梅》诗:“巡檐一笑卿相慰,斗色争妍非尔时。”

  • 富丽堂皇【fù lì táng huáng】

    成语解释:富丽:华丽;堂皇:盛大,雄伟。形容房屋宏伟豪华。也形容诗文词藻华丽。

    成语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4回:“只见当朝圣人出的三个富丽堂皇的题目,想着自然要取几篇笔歌墨舞的文章。”

  • 丰富多彩【fēng fù duō cǎi】

    成语解释:内容丰富,花色繁多。

    成语出处:峻青《秋色赋》:“一个不久前才由机关、工厂的业余戏剧爱好者所组织进来的吕剧团,演出了丰富多彩的节目,非常令人兴奋。”

  • 国色天香【guó sè tiān xiāng】

    成语解释:原形容颜色和香气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后也形容女子的美丽。

    成语出处:唐·李浚《摭异记》:“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 含苞欲放【hán bāo yù fàng】

    成语解释:苞:花苞;欲:将要;放:开放。形容花将开而未开时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又命摧花使者;往来保护;以期含苞吐萼之时;加之呈妍。”

  • 和风细雨【hé fēng xì yǔ】

    成语解释:和风:指春天的风。温和的风,细小的雨。比喻方式和缓,不粗暴。

    成语出处:南朝·陈·张正见《陪衡阳王游耆阇寺》:“清风吹麦垄,细雨濯梅林。”

  • 红杏出墙【hóng xìng chū qiáng】

    成语解释:形容春色正浓,情趣盎然。

    成语出处:宋·叶绍翁《游小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 花好月圆【huā hǎo yuè yuán】

    成语解释:花儿正盛开,月亮正圆满。比喻美好圆满。多用于祝贺人新婚。

    成语出处:宋·晁端礼《行香子》词:“莫思身外,且斗樽前,原花长好,人长健,月长圆。”

  • 花红柳绿【huā hóng liǔ lǜ】

    成语解释:红红的花,绿绿的柳条。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成语出处:五代·前蜀·魏承班《生查子》词:“花红柳绿间晴空。”

  • 花言巧语【huā yán qiǎo yǔ】

    成语解释:原指铺张修饰、内容空泛的言语或文辞。后多指用来骗人的虚伪动听的话。

    成语出处:《朱子语类》:“‘巧言’即今所谓花言巧语,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是也。”

  • 花团锦簇【huā tuán jǐn cù】

    成语解释:锦:有文彩的丝织品;簇:丛聚。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七:“自余是什么亲拟,将有限身心向无限中用,……。若无恁么事,饶你攒花簇锦,亦无用处。”

  • 火树银花【huǒ shù yín huā】

    成语解释: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雪亮。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成语出处: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尽桥铁锁开。”

  • 绿肥红瘦【lǜ féi hóng shòu】

    成语解释:绿叶茂盛,花渐凋谢。指暮春时节。也形容春残的景象。

    成语出处:宋·李清照《如梦令》词:“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落花流水【luò huā liú shuǐ】

    成语解释:原形容暮春景色衰败。后常用来比喻被打得大败。

    成语出处:唐·李群玉《奉和张舍人送秦炼师归岑公山》诗:“兰浦苍苍春欲暮,落花流水怨离襟。”五代南唐·李煜《浪淘沙》词:“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 柳莺花燕【liǔ yīng huā yàn】

    成语解释:指柳上莺歌,花间燕语。指美好的春景。

    成语出处:元·张可久《落梅风·闲居》曲:“青山隐居心自远,放浪他柳莺花燕。”

  • 绿暗红稀【lǜ àn hóng xī】

    成语解释:形容暮春时绿廕幽暗、红花凋谢的景象。

    成语出处: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三折:“如今春光将尽,绿暗红稀,将近四月也。”

  • 鸟语花香【niǎo yǔ huā xiāng】

    成语解释: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八回:“云雾渐淡,日色微明,四面也有人烟来往,各处花香鸟语,颇可盘桓。”

  • 桃腮柳眼【táo sāi liǔ yǎn】

    成语解释:形容初开的桃花和新绿的柳叶妩媚多姿。

    成语出处:朱自清《阿河》:“我再到韦君别墅的时候,水是绿绿的,桃腮柳眼,着意引人。”

  • 万紫千红【wàn zǐ qiān hóng】

    成语解释: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

    成语出处:宋·朱熹《春日》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五彩缤纷【wǔ cǎi bīn fēn】

    成语解释:五彩:各种颜色;缤纷:繁多交错的样子。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铺设得五彩缤纷,当中摆了姊姊画的那一堂寿屏,两旁点着五六对青烛。”

  • 五花八门【wǔ huā bā mén】

    成语解释: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成语出处:《虞初新志·孙嘉淦》:“伏龙以西,群峰乱峙,四布罗列,如平沙万幕,八门五花。”

  • 五颜六色【wǔ yán liù sè】

    成语解释:形容色彩复杂或花样繁多。引伸为各色各样。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四回:“惟各人所登之云,五颜六色,其形不一。”

  • 心花怒放【xīn huā nù fàng】

    成语解释:怒放:盛开。心里高兴得象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高兴。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十回:“平中丞此时喜得心花怒放,连说:‘难为他了,难为他了。’”

  • 雍容华贵【yōng róng huá guì】

    成语解释:形容态度文雅从容,庄重大方。

    成语出处:曹禺《王昭君》第一幕:“姜夫人雍容华贵地走下,盈盈和戚戚恭恭敬敬地陪送出去。”

  • 走马观花【zǒu mǎ guān huā】

    成语解释: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成语出处: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争奇斗艳【zhēng qí dòu yàn】

    成语解释:奇:奇异;艳:色彩鲜艳。形容百花竞放,十分艳丽。

    成语出处: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方物·芍药谱》:“名品相压,争妍斗奇,故者未厌,而新者已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