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百折不挠【bǎi zhé bù náo】

    成语解释:折:挫折;挠:弯曲。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成语出处:汉·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 闭户读书【bì hù dú shū】

    成语解释: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成语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第八》第三卷:“盖须切磋起明也。见闭户读书,师心自是。”

  • 秉笔直书【bǐng bǐ zhí shū】

    成语解释:写史书根据事实记录,不隐讳。

    成语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35回:“我是秉笔直书,悬之国门,不能增损一字。”

  • 博古通今【bó gǔ tōng jīn】

    成语解释: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成语出处:《孔子家语·观周》:“吾闻老聃博古知今。”

  • 博览群书【bó lǎn qún shū】

    成语解释: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成语出处:《周书·庾信传》:“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

  • 博学多才【bó xué duō cái】

    成语解释: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成语出处:《晋书·郤诜传》:“诜博学多才,环伟倜傥,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

  • 博学多闻【bó xué duō wén】

    成语解释: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成语出处:《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荀子·修身》:“多闻曰博。”

  • 不拔之志【bù bá zhī zhì】

    成语解释:比喻意志坚决,不可动摇。

    成语出处:《南史·沈约传》:“执不拔之志,高卧东南。”

  • 不得要领【bù dé yào lǐng】

    成语解释:要:古“腰”字;领:衣领。要领:比喻关键。抓不住要领或关键。

    成语出处:《史记·大宛列传》:“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

  • 不愧下学【bù kuì xià xué】

    成语解释:不耻下问,虚心向地位低的人学习。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四》:“是以君王无羞亟问,不愧下学。”

  • 才高八斗【cái gāo bā dǒu】

    成语解释:比喻人极有才华。

    成语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 穿壁引光【chuān bì yǐn guāng】

    成语解释:穿:凿通;引:引进。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成语出处:《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 刺股读书【cì gǔ dú shū】

    成语解释:比喻刻苦攻读。

    成语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

  • 刺股悬梁【cì gǔ xuán liáng】

    成语解释:形容刻苦学习。

    成语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十三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 超世之才【chāo shì zhī cái】

    成语解释:有超越世人的才能。

    成语出处:宋·苏拭《晁错论》:“古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大书特书【dà shū tè shū】

    成语解释:书:写。大写特写。指对意义重大的事情特别郑重地加以记载。

    成语出处:唐·韩愈《答元侍御书》:“而足下年尚强,嗣德有继,将大书特书,屡书不一书而已也。”

  • 丹书铁契【dān shū tiě qì】

    成语解释: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

    成语出处:《汉书·高帝纪下》:“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

  • 丹书铁券【dān shū tiě quàn】

    成语解释: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

    成语出处:《后汉书·祭遵传》:“丹书铁券,传于无穷。”

  • 道山学海【dào shān xué hǎi】

    成语解释: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林游学》:“道山学海功非浅,孔思周情文可传。”

  • 读书三到【dú shū sān dào】

    成语解释: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成语出处:宋·朱熹《训学斋规》:“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紧。”

  • 读书三余【dú shū sān yú】

    成语解释: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余时间。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志·董遇传》云:“人有从学者,……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

  • 读书种子【dú shū zhǒng zǐ】

    成语解释: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成语出处:宋·周密《齐东野语·书种文种》:“山谷云:‘士大夫子弟,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当名世矣。’”

  • 读书得间【dú shū dé jiàn】

    成语解释:间:间隙。比喻窍门。读书得了窍门。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4回:“你真可谓读书得间了!你说的一点不错。”

  • 笃实好学【dǔ shí hào xué】

    成语解释:笃实:踏实,实在。认真踏实,爱好学问。

    成语出处:《北史·张衮传》:“衮笃实好学,有文才。”

  • 笃学不倦【dǔ xué bù juàn】

    成语解释:笃学:专心好学;倦:疲倦。专心好学,不知疲倦。

    成语出处:明·方孝儒《与郑叔度书》:“中下淳明慈良,有君子之器,又笃学不倦,其至于古人也奚御,愿益加之意,以果所望。”

  • 笃学好古【dǔ xué hào gǔ】

    成语解释:笃学:专心好学。指专心致至地学习古代曲籍。

    成语出处:《三国志·吴志·孙瑜传》:“济阴人马普笃学好古,瑜厚礼之。”

  • 断织劝学【duàn zhī quàn xué】

    成语解释: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成语出处:《后汉书:乐羊子妻传》载:“远寻师,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今若断斯织也,则损失成功,……,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

  • 钝学累功【dùn xué lěi gōng】

    成语解释:钝:迟钝,笨拙;累:积聚。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成语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钝学累功,不妨精熟。”

  • 废寝忘食【fèi qǐn wàng shí】

    成语解释: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成语出处: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 废书而叹【fèi shū ér tàn】

    成语解释: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成语出处:《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

  • 焚书坑儒【fén shū kēng rú】

    成语解释:焚:烧;坑:把人活埋;儒:指书生。焚毁典籍,坑杀书生。

    成语出处:汉·孔安国《〈尚书〉序》:“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

  • 浮光掠影【fú guāng lüè yǐng】

    成语解释: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成语出处:唐·禇亮《临高台》诗:“浮光随日度,漾影逐波深。”

  • 根深叶茂【gēn shēn yè mào】

    成语解释:茂:繁茂。根扎得深,叶子就茂盛。比喻基础牢固,就会兴旺发展。

    成语出处:汉·刘安《屏风赋》:“维兹屏风,出自幽谷,根深枝茂,号为乔木。”

  • 攻苦食淡【gōng kǔ shí dàn】

    成语解释:攻:做;若:艰苦;淡:清淡。做艰苦的工作,吃清淡的食物。形容刻苦自励。

    成语出处:《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吕后与陛下攻苦食啖(淡)。”

  • 攻苦食俭【gōng kǔ shí jiǎn】

    成语解释:犹攻苦食淡。形容刻苦自励。

    成语出处:明·王世贞《觚不觚录》:“余举进士,不能攻苦食俭。”